出自:玉林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前数学教育

[单选题,10分] 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
[单选题,10分] 按照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划分,学前数学教育评价包括 A.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乃至课程的评价 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C.常模参照性评价与目标参照性评价 D.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
[单选题,10分] 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最概括的陈述是 A.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B.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 C.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 D.幼儿园培养目标
[单选题,10分] 儿童的精神需要主要有游戏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 ) A.玩的需要 B.父母的需要 C.爷爷奶奶的需要 D.交往的需要
[单选题,10分] 儿童空间概念发展的特点是 A.从相对的空间概念逐步过渡到绝对的空间概念 B.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参照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参照 C.进行空间定位时,儿童最初是以视觉估计物体之间的空间安排 D.儿童对空间方位关系的辨别与他的思维能力无关
[单选题,10分] 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 A.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 B.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 C.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 D.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多选题,10分] ( )是幼儿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A.直观形象法 B.语言法 C.角色扮演法 D.表扬鼓励法
[多选题,10分] 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 ) A.全国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多选题,10分] 幼儿教育过程中选择文化内容的依据是( ) A.国情 B.乡情 C.儿童水平 D.幼儿园实际
[多选题,10分]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实质问题是( ) A.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 B.小学幼儿园化问题 C.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D.幼儿的读写算问题
[单选题,10分] 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始于 A.辨数 B.认数 C.点数 D.数数
[单选题,10分] 儿童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或明显的飞跃期)一般出现在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单选题,10分] 儿童享有哪些权利( ) A.教育权 B.生存权 C.发展权 D.赠与权
[单选题,10分] 儿童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展到“数概念”的过程,说明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同化到顺应 C.从外部动作到内化动作 D.从不自觉到自觉
[单选题,10分] 儿童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对物体之间 A.特点的感知 B.属性的认识 C.数量的辨别 D.关系的理解
[单选题,10分] 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多选题,10分] 最益于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练法 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
[多选题,10分] 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 A.记忆知识 B.思维能力 C.掌握技能 D.非智力因素
[多选题,10分] 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取决于教育内容的( ) A.知识性 B.科学性 C.丰富性 D.专业性
[多选题,10分] 幼儿园课程内容分为( ) A.健康 B.语言 C.社会 D.艺术
[单选题,10分] 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 )中发生的 A.游戏情境 B.语言情境 C.社会情境 D.家庭情境
[单选题,10分] 儿童主动建构数概念,必须通过 A.学习材料的引导 B.老师的引导 C.自己的活动 D.环境的创设
[单选题,10分] 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 A.自己的动作 B.其他物体 C.自己的身体 D.其他人
[单选题,10分] 儿童最容易感知的量是 A.粗细 B.高矮 C.轻重 D.大小
[单选题,10分]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的是( )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D.英国幼儿教育协会
[单选题,10分] 高斯投影分带的原因是( ) A.距离投影变形大 B.坐标值太大 C.计算困难 D.分幅困难
[多选题,10分] 属于陈鹤琴课程编写十大原则的是( ) A.大众性 B.儿童性 C.娱乐性 D.言语性
[多选题,10分] 学前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 ) A.测验 B.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算术、认字的水平 C.考试 D.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多选题,10分] 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片,这属于( )方面的适应能力 A.运动性 B.人际交往 C.独立性 D.规则意识
[多选题,10分]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实践的差异体现在( ) A.生活环境 B.教育目标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单选题,10分] 个人本位儿童观认为( ) A.儿童是国家的财富 B.儿童是小大人 C.儿童是父母的财产 D.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
[单选题,10分] 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研究,3岁左右幼儿的数概念处于 A.数目和物体数量间的联系建立阶段 B.数量的感知阶段 C.数的运算阶段 D.数的运用阶段
[单选题,10分]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内容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教育手段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环境
[单选题,10分] 癸卯学制规定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 A.幼稚园 B.蒙养院 C.蒙学院 D.幼儿园
[单选题,10分] 国家规定保育员的最低学历是( ) A.初中毕业学历 B.中专学历 C.高中毕业学历 D.小学毕业学历
[单选题,10分] 从数学教育总目标到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是逐级的 A.概括化 B.笼统化 C.具体化 D.一般化
[多选题,10分] 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 )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 A.探究模式 B.游戏模式 C.目标模式 D.过程模式
[多选题,10分] 能有效地提高幼儿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地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教育方法是( ) A.讨论法 B.复述法 C.故事法 D.提问法
[多选题,10分] 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主要有( ) A.分科课程 B.核心课程 C.活动课程 D.游戏课程
[多选题,10分] 幼儿园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 ) A.体现与依托 B.依据 C.基础 D.前提
[单选题,10分]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格塞尔 C.高尔顿 D.吴伟士
[单选题,10分] 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 )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 B.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 C.儿童的自选活动 D.儿童的游戏活动
[单选题,10分] 活动性原则源自于( )的“做中学” A.皮亚杰 B.夸美纽斯 C.福禄倍尔 D.杜威
[单选题,10分] 健康领域的活动要(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A.发扬 B.结合 C.充分尊重 D.关注爱护
[单选题,10分] 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教育运用了( ) 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单选题,10分] 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注意倾听 B.言语专业化 C.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 D.用点头、抚摸鼓励幼儿
[多选题,10分] 陈鹤琴提出的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是( ) A.三角法 B.圆周法 C.混合法 D.直进法
[多选题,10分] “五指课程”的课程目标是( ) A.做人 B.身体 C.智力 D.情绪
[多选题,10分] ( )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 A.爷爷奶奶 B.家长 C.幼儿教师 D.小学教师
[多选题,10分] 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强烈和持久的是( ) A.家庭 B.学校 C.社区 D.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