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阳理工学院-小学教育学

( )在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本题2.0分) A、 卢梭 B、 凯洛夫 C、 杜威 D、 朗格朗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刻地说明着( )。(本题2.0分) A、 教育的经济功 B、 教育的文化功能 C、 教育的自然功能 D、 教育的道德功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本题2.0分)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 )决定的。(本题2.0分) A、 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 B、 人们的认识活动规律 C、 教育自身的性质 D、 教育自身的活
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本题2.0分)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生产方式 D、 上层建筑
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本题2.0分) A、 教育的形成 B、 教育的类别 C、 教育的层次 D、 教育的历史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本题2.0分) A、 程序性课程 B、 练习性课程 C、 地方性课程 D、 实践性课程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本题2.0分) A、 说服法 B、 陶冶法 C、 实际锻炼法 D、 榜样示范法
( )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整个过程。(本题2.0分) A、 小学德育目标 B、 小学教育目的 C、 国家德育目标 D、 基础教育本质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本题2.0分) A、 个人本位论 B、 宗教本位论 C、 社会本位论 D、 兴趣本位论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本题2.0分) A、 社会文化 B、 精神文化 C、 人文文化 D、 地方文化
课外活动的基础是( )。(本题2.0分) A、 校园设施 B、 教师引导 C、 学生兴趣 D、 个人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中,规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弟子三千的私学是( )。(本题2.0分) A、 苟子私学 B、 孟子私学 C、 孔子私学 D、 韩非子私学
20世纪20年代,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实践生活教育理论,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 )(本题2.0分) A、 鲁迅 B、 徐特立 C、 陶行知 D、 梁启超
( )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本题2.0分) A、 和谐的校园环境 B、 有效的教学方法 C、 科学的课程资源 D、 良好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 )。(本题2.0分) A、 目的性 B、 自然性 C、 遗传性 D、 获得性
老师让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本题2.0分) A、 品德评价法 B、 榜样示范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实际锻炼法
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 )。(本题2.0分) A、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 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 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D、 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在教育浩动中被称作是( )。(本题2.0分) A、 智力因素 B、 非智力因素 C、 社会因素 D、 家庭因素
(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题2.0分) A、 科学的教材设计 B、 优秀的教师 C、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D、 正确的教学原则
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本题2.0分) A、 分层教学 B、 合作学习 C、 小班教学 D、 复式教学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本题2.0分) A、 教育方针 B、 教育政策 C、 教育目的 D、 教育目标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本题2.0分) A、 《大教学论》 B、 《教育漫话》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本题2.0分)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融合课程
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本题2.0分) A、 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 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下列哪种理论的影响(本题2.0分)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辐合决定论 D、 心理决定论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本题2.0分) A、 个性的自由发展 B、 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C、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 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本题2.0分) A、 “兼爱、非攻” B、 “弃仁绝义”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本题2.0分) A、 发展性功能 B、 个体性功能 D、 社会性功能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本题2.0分) A、 汉武帝 B、 汉武帝
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本题2.0分) A、 教育的多元化 B、 教育的民主化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本题2.0分) A、 教育规律 B、 教育价值 C、 教育现象 D、 教育问题
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本题2.0分) A、 《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B、 《教育法》和《教师法》 C、 《宪法》和《民法》 D、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本题2.0分) A、 知识 B、 能力 C、 直接经验 D、 间接经验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本题2.0分) A、 大众性 B、 公平性 C、 终身性 D、 未来性
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专著是(本题2.0分) A、 《普通教育学》 B、 《民本主义与教育》 C、 《大教学论》 D、 《理想国》
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本题2.0分) A、 普及义务教育 B、 普及基础教育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一规律的反映。(本题2.0分)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本题2.0分) A、 认识活动 B、 实践活动 C、 交往活动 D、 课堂活动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本题2.0分)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可夫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说明学习是( )。(本题2.0分) A、 形成思想的必要条件 B、 掌握技能的必要条件 C、 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 D、 有机体适应阶段的必要条件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最终是要让学生( )。(本题2.0分) A、 学会生存 B、 学会思考 C、 学会学习 D、 学会分析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本题2.0分) A、 中性刺激 B、 无条件刺激 C、 条件反应 D、 无条件反应
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本题2.0分) A、 望而生畏 B、 谈梅生津 C、 见风流泪 D、 尝梅生津
小狗听到主人叫它的名字就能跑过来,这是( )的反应。(本题2.0分) A、 第一信号系统 B、 非条件反射 C、 第二信号系统 D、 第三信号系统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指( )。(本题2.0分) A、 消退 B、 刺激比较 C、 刺激泛化 D、 刺激分化
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属于刺激( )。(本题2.0分) A、 获得 B、 消退 C、 分化 D、 泛化
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本题2.0分) A、 顿悟的过程 B、 同化顺应的过程 C、 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D、 尝试一错误的过程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有机体在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该过程实现的途径是( )。(本题2.0分) A、 尝试过程 B、 试误过程 C、 联结过程 D、 反馈过程
桑代克的学习三律指的是( )。(本题2.0分) A、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B、 准备律、练习律、类化律 C、 练习律、思考律、迁移律 D、 练习律、因果律、近因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