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无机化学

下列各对物质,哪一对可以用适当的量组成缓冲溶液? 选项 A:NaOH+NH3.H20 B: C: D:
BaSO4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选项 A: B:1mol.NaCL C: D:
则同温度下的Ksp为 选项 A:1.76×10﹣5 B: C: D: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选项 A:化合反应 B:一级反应 C:基元反应 D:复合反应
质量浓度为溶液产生的渗透压相当于哪种溶液产生的渗透压 选项 A: B: C:
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是 选项 A:缓冲溶液的PH值和缓冲比 B:共轭酸的PKa和共轭碱的PKb C:缓冲溶液的共轭碱浓度与共轭酸浓度及二者之比 D: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共轭酸的PKa
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选项 A:凝固点降低 B:沸点升高 C:渗透压力 D:蒸气压下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A:一级反应的半衰期是一个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的常数 B:二级反应反应物1/c与t成线性关系 C:零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浓度][时间]-1 D:根据有效碰撞理论,化学反映的活化能越大,反映速率越快
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公式中m所代表的是溶液中 选项 A: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B:溶质的摩尔分数 C:溶剂的摩尔分数 D:溶质的体积摩尔浓度
Ag2CrO4的溶解度为,则其Ksp应为 选项 A: B: C:4S2 D:
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越正,反映速率越快 B:越负,反映速率越快 C:活化能越大,反映速率越快 D:活化能越小,反映速率越快
下列水溶液凝固点最高的是 选项 A: B: C: D:
血红细胞置于下列哪种溶液中将会引起皱缩现象? 选项 A:15g.1﹣1NaC1溶液 B: C: D:生理盐水和50g.L葡萄糖溶液等体积混合成的溶液
人的血浆在-0.56℃凝固,则37℃血浆的渗透浓度为(已知Kf=1.86) 选项 A: B:301mmo1.L﹣1 C: D:
将红细胞置于体积比为1∶2的生理盐水和50g/L葡萄糖混合溶液中,红细胞 选项 A:皱缩 B:膨胀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
某缓冲溶液的共轭碱的Kb=1.0×10-6,从理论上推算其缓冲范围在 选项 A:5~7 B:6~8 C:7~9 D:8~10
AgCl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选项 A: B: C:0.1mol/LNaNO3 D:纯水
37℃时血液的渗透压为775 kPa,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静脉注射液的浓度为 选项 A: B: C: D:0.301mol.L﹣1
难溶硫化物有的溶于盐酸溶液,有的则不溶,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选项 A:酸碱性不同 B:溶解速度不同 C:溶度积常数不同 D:晶体结构不同
测定高分子化合物血红素相对分子质量的最适宜方法是 选项 A:蒸气压下降法 B:沸点升高法 C:凝固点下降法 D:渗透压力法
将少量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某溶剂中,则溶液的蒸汽压比纯溶剂的蒸汽压 选项 A:低 B:高 C:不变 D:无法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 选项 A: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B: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C:活化能降低 D: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质量浓度为50.0g/L的葡萄糖溶液(M=180)的渗透浓度为 选项 A: B: C:378.0mmol/L D:
下列各物质均配成0.10mol/L的溶液,相同温度下,它们的渗透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选项 A: B: C:A1(NO3)3.MgC12,KNO3 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C: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物在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之和 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海水中Mg2离子浓度为5×10﹣2mol.L,预除去99%的Mg,PH应大于多少 选项 A:3.72 B:10.28 C:4.72 D:9.28
醋酸的电离常数是制备pH=5.75缓冲溶液,醋酸钠和醋酸的浓度比是 选项 A:10 B:1/10 C:6.3/35 D:6.3/175
关于缓冲溶液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A:缓冲溶液的PH值必等于7 B:缓冲溶液具有抗碱性 C:缓冲溶液具有抗稀释性 D:缓冲溶液具有抗酸性
测定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时,如果葡萄糖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根据判断测得的值比不含杂质时为 选项 A:大 B:小 C:无影响 D:无法测定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A:缓冲作用原理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足够浓度的共轭酸与共轭碱,通过质子转移平衡的移动,调节溶液的PH值不发生显著变化 B:缓冲溶液的PH值取决于共轭酸的离解常数与缓冲比 C:在缓冲比等于1时,缓冲溶液具有最大的缓冲容量 D:缓冲容量的大小与缓冲对的性质有关
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中抗碱成分是 选项 A: B:蛋白质 C: D:
有三份溶液:。在相同温度下,三份溶液蒸汽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a>b>c B:b>a>c C:c>a>b D:a>c>b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选项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 选项 A:加快分子运动的速度,增加分子碰撞的机会 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D:以上都对
下列溶液中,凝固点降低最多的是 选项 A: B: C: D:
室温下,微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时,溶液的 选项 A:溶解度不变 B:溶度积不变 C: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不变 D:溶解度和溶度积都不变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选项 A:对峙反应 B:平行反应 C:连串反应 D:基元反应
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葡萄糖的分子量时,如果葡萄糖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则测得的分子量 选项 A:偏低 B:偏高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A:反应级数并不一定与反应式中各反应物系数之和相等。 B:由实验测得的速率方程式,与按照基元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写出来的速率方程式完全一致,凭此就可以认为该反应肯定是基元反应 C:反应分子数由反应机理决定,仅由反应速率方程式不能确定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与反应速率方程式有关,不论基元反应还是非基元反应,一般都可以根据反应的速率方程式求得反应级数 D:、反应分子数只能取正整数:反应级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或零,有的反应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表示级数
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主要原因是 选项 A:增加了分支总数 B:增加了单位体积中活化分子分数 C: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提高分子运动速率
在讨论稀溶液蒸气压降低的规律时,溶质必须是 选项 A:挥发性物压 B:电解质 C:非挥发性物质 D:气体物质
医药上关于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概念正确的是 选项 A:与外界大气压101.3kPa相等蒸气压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B:37℃时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同蒸气压的溶液称为等渗液,范围在680—780kPa间,如15%葡萄糖溶液 C:蒸气压范围在719.4—820kPa的溶液称等渗液如0.9%生理盐水 D:将细胞放入高渗液中将发生细胞膨胀破裂现象称溶血现象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选项 A:反应速率常数是温度的函数,也是浓度的函数 B:A、B两反应比较,若A的反应速率常数大于B,则A的反应速率也大于B C:反应级数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大 D:活化能的大小不一定总能表示一个反应的快慢,但可以表示反应速率常数受温度的影响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选项 A:两种难溶强电解质相比较,标准溶度积常数较大的,其溶解度肯定也较大 B:将难溶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时,难溶强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C:难溶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所以难溶强电解质均为弱电解质 D:难溶强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时,电解质离子浓度的乘积就是该难溶强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
判断下列说法,何者是正确的 选项 A:质量作用定律是一个普遍的规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B: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而与物质的浓度无关 C:同一反应,加入的催化剂不同,但活化能的降低是相同的 D: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的
则下列正确的是 选项 A:有沉淀析出 B:无沉淀析出 C:为饱和溶液 D:无法确定
下列各对物质,哪一对可以用适当的量组成缓冲溶液? 选项 A: B: C: D:
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选项 A: B:1mol.L-1NaC1 C: D:
PbI2在0.130mol.L-1的Pb(AC)2溶液中的溶解度是5.7×10-3mol.L-1,则同温度下的Ksp为 选项 A,1.76×10-5 B: C: D:
质量浓度为溶液产生的渗透压相当于哪种溶液产生的渗透压 选项 A: B: C:1mol/LNaC1溶液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