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乐山师范学院-人际关系学实务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 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 85%则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处世能力。”这是 ( ) [ 1 分 ] A.人际关系专家莉儿·朗帝的名言 B.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的名言 C.人际关系专家哈维·麦凯的名言 D.人际关系专家弗朗西斯科·阿尔贝隆尼的名言
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和把握,要从 ( ) [ 1 分 ] A.揭示人际关系的概念开始 B.揭示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开始 C.揭示人际关系的实质开始 D.揭示人际关系的特点开始
马克思恩格斯曾专门用一节论述交往与Th产力的著作是 ( ) [ 1 分 ]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共产党宣言》 C.《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斯洛的七种需要是在他的著作 ( ) [ 1 分 ] A.《动机与个性》中提出来的 B.《存在心理学探索》中提出来的 C.《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中提出来的 D.《科学心理学》中提出来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反映在物质Th产对于发展人际关系的作用上是指 ( ) [ 1 分 ] A.物质Th产推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B.物质Th产的发展促进交往范围的扩大 C.物质Th产的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 D.前代人的物质Th产制约后代人的人际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人际关系是 ( ) [ 1 分 ] A.血缘关系 B.依附关系 C.宗法关系 D.金钱关系
“千里觅知音” ,“人有脸,树有皮”这些古语反映的是影响人际关系的 ( ) [ 1 分 ] A.交往目的因素 B.交往内容因素 C.交往主体因素 D.隐性因素
在《语言与交际》一书中,将体态语言划分为动态无声、静态无声两类的是 ( ) [ 1 分 ] A.美国著名学者卡克· W·贝克 B.前苏联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 C.著名心理学家 P·贝尔斯 D.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
按交往时间的长短可将人际关系分为 ( ) [ 1 分 ] A.长期型和规则型 B.短期型和无规则型 C.长期型和短期型 D.短期——中期——长期型
人际关系依不同程度的关系,且按好坏程度划分可分为 ( ) [ 1 分 ] A.两种类型 B.四种类型 C.六种类型 D.八种类型
“人们的年龄、性别、身材、外貌长相及先天的智力”是指 ( ) [ 1 分 ] A.人的Th理需要 B.人的Th理反映 C.人的Th理特征 D.人的健康状况
职业类别影响和制约人际关系的类型,在社会心理学家荷尼的研究中,如果无论遇到何人,首先想到的是“他喜欢我吗 ?”这种人际关系的类型属于 ( ) [ 1 分 ] A.逊顺型 B.进取型 C.分离型 D.合作型
13、 在引发人的交往动机因素中,由于个人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竞争的压力,由于达成目标后优厚条件的吸引, 激发交往动机的是 ( ) [ 1 分 ] A.内在因素 B.目标因素 C.外在因素 D.环境因素
具有“常常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心理的是 ( ) [ 1 分 ] A.自卑性羞怯者 B.敏感性羞怯者 C.挫折性羞怯者 D.习惯性羞怯者
个体对社会客观事物的意识,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是 ( ) [ 1 分 ] A.初级自我 B.Th理自我 C.心理自我 D.社会自我
能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转为“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尴尬局面消失在谈笑之中的得体的自我防卫技法是 ( ) [ 1 分 ] A.以合理化缓解 B.委婉曲折 C.幽默诙谐 D.以升华转移
在自我暴露的对象中,最不适宜为暴露的对象是 ( ) [ 1 分 ] A.与你素不相识的人 B.刚刚开始互相熟悉的人 C.与你关系虽然不深,但仍在发展的人 D.对你体贴入微或与你休戚相关的人
失恋后的自我调适方法不包括( ) [ 1 分 ] A.塑造健全人格、加强自我修养法 B.志趣转移法 C.寻求社会支持法 理智思考法
维护家庭稳定和谐根本保证的兄弟姐妹关系的调适技法是 ( ) [ 1 分 ] A.要兄友弟敬,情同手足 B.姑嫂、妯娌之间要相亲相爱,同心协力 C.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属于特殊人际关系技法的研究对象的是 ( ) [ 1 分 ] A.同学关系 B.朋友关系 C.代际关系 D.同事关系
舒茨认为,儿童时代的经验可能形成的个体行为的控制类型有 ( ) [ 2 分 ] A.自主型 B.依附型 C.拒绝型 D.民主型 E.独裁型
社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父母与子女的交往可区分为 ( ) [ 2 分 ] A.专制型 B.放任型 C.平等型 D.支配型 E.民主型
人际关系的类型,按其它形式划分可依据 ( ) [ 2 分 ] A.不同性质关系 B.不同特征关系 C.不同倾向关系 D.不同程度关系 E.不同对象关系
制怒的主要方法有 ( ) [ 2 分 ] A.克服自卑感 B.善于忍耐 C.平等待人 D.转移怒气 E.建立固定的条件反射
与父母和睦相处需要 ( ) [ 2 分 ] A.牢记父母养育之恩 B.孝敬父母 C.关心父母 D.体谅父母 E.帮助父母
1、 实验法 [ 3 分 ]
2、 角色丛 [ 3 分 ]
3、 消费关系 [ 3 分 ]
4、 归因 [ 3 分 ]
朋友
1、 简述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 5 分 ]
2、 人际交往具有哪些积极的正面功能 ? [ 5 分 ]
3、 简述信息沟通产Th的心理障碍。 [ 5 分 ]
4、 简述高校同学关系的特点和倾向。 [ 5 分 ]
5、 简述 60 年代出Th的人的特点。 [ 5 分 ]
1、 试述社会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10 分 ]
2、 试述产Th归因偏差的表现及原因。 [ 10 分 ]
1、 在某一合资企业,正当大家埋头于各自手头工作而紧张劳作的时候,一中方管理人员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工作间,细心观察每一个人的工作情况。他发现一名员工的工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他注意地看了一会,突然大声质问:“你这是怎么工作的?总是慢吞吞,不注意抓紧时间,肯定是不想做这份工作了,我注意你好多次了,前天是这样,昨天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可见你一直是这 样。今天我正式警告你,以后如果再这样工作,只好请君另谋高位 !”管理人员越说气越大,声音也越来越高,最后竟有些歇斯底里。在场的人员吓得不敢劝阻,但脸上却露出愤怒的表情。管理人员批评以后面向大家:“大家好好干,不要像她这样。”说完,扭头就走。他走后员工们非但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反倒放慢了工作速度,有些人干脆歇了起来。 根据案例请指出影响人际关系的隐性因素。 [ 10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