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北大学语文

屈原在深厚的楚文化基础上,并吸收中原文化的营养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叫
下列作品中不是朱自清所作的是
下列关于李白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新月派”诗人( )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巴金所作的是( )。
与《公羊传》以及《毂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A. 《史记》   B. 《吕氏春秋》   C. 《左传》   D. 《战国策》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 )的词句。 A. 李清照   B. 苏轼   C. 秦观   D. 柳永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下列哪个诗派的艺术主张( ) A. 元白诗派 B. 韩孟诗派   C. 江西诗派   D. 边塞诗派
)茅盾的散文( )呈现出典型的连缀结构,全文主要内容由六幅画面组成。 A. 《中年》   B. 《湘行散记》 C. 《海市》   D. 《风景谈》
下列作品与人物搭配中错误的是( ) A. 周朴园——《雷雨》 B. 陈白露——《日出》 C. 常四爷——《茶馆》 D. 四凤——《原野》
下列诗歌中属于《诗经》婚恋诗的是( ) A. 《采薇》 B. 《氓》 C. 《硕鼠》  D. 《关雎》 E. 《蒹葭》
)宋代诗人陆游诗作风格多样,其慷慨悲壮近杜甫,有人誉其 为一代“诗史”;豪迈奔放近李白,有人呼其为“小太白”。
诗经》中的颂包括《周颂》、《商颂》和
商鞅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严密思想体系,完全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亲自编纂的一部笔记体小说。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诗人杜甫的《无题》
关汉卿的剧作以《窦娥冤》思想成就最高,堪称一代悲剧之杰作。
根据地域和乐调的不同,全书分风、雅、颂三大类。
)唐代诗人韦应物诗作中成就最高的类别是( ) A. 爱情诗   B. 山水诗   C. 以山水为依托的抒情诗   D. 边塞诗 E. 政治诗
下列关于《西厢记》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A. 作者是王实甫。  B. 故事源于唐代白居易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C. 《长亭送别》这一折表现了崔莺莺在与张生离别之际的微妙复杂心理。  D. 《长亭送别》这一折营造了哀婉悱恻、情景交融的意境。
)下列关于柳宗元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他与韩愈并称“韩柳”。 B. 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又喜佛老,立主统合儒释。   C. 他是晚唐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   D. 他被称为“游记之祖”。
)五代时期,在偏安一隅的区域形成两个词体的创作中心,从而形成两个著名的词派,一个是( ),一个是南唐词派。 A. 婉约派   B. 豪放派   C. 花间派   D. 骚雅派
)的小说属于“社会剖析派”,追求明晰的政治倾向,力图反映社会生活的整体性。 A. 朱自清   B. 茅盾   C. 王小波   D. 汪曾祺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 )散文集。 A. 地理   B. 历史   C. 政论   D. 辩论
)与《公羊传》以及《毂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A. 《史记》   B. 《吕氏春秋》   C. 《左传》   D. 《战国策》
( )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源于老子而又有新变。 A. 庄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下列关于《长恨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这首诗体现了故事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在叙事中抒情。  B. 诗歌通篇充满了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惋惜和同情,歌颂了男女主人共坚贞不渝的爱情,是一曲爱情的赞歌。 C. 这是一首五言歌行体的诗歌,语言精练概括,比喻精妙。  D. 脍炙人口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便出自于这首诗歌。
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中正确的有( ) A. 白朴——《救风尘》 B. 关汉卿——《梧桐雨》 C. 马致远——《汉宫秋》 D. 孔尚任——《黄粱梦》
诗经》采用了赋、比、 的艺术手法。
)我国现代小说最早诞生的是以1918年5月鲁迅的 为代表的白话小说。
《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乌篷船》都是的著名散文。
小说的特点是力图用现代意识探寻民族文化的得失,以及民族精神重建的可能性,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等
一文体现了杨绛知性散文的特征。
蒲松龄的《叶生》这篇小说,主要批判的是封建科举制度。
)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作品,突出文化信息,引入人生和文化哲理的思考,被冠以“文化散文”的名目,吸引了大批读者,代表作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绝句的显著特征是每首八句。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基本的主张有“非攻”、“无为”、“尚贤”、“兼爱”等,墨子的思想被记录在《墨子》中。
一次慈善家好不容易帮助某个青年治好了腿疾,没想到这个青年后来成了抢劫犯。这位慈善家深有感慨地说:“我只是想让他尽快走起来,却没有教他应该往哪里走。”请以此事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