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测量
四边形闭合导线四个内角的观测值分别为122°22′22″、97°03′13″、104°18′12″和36°16′21″,则该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 )。 A) +4″ B) -4″ C) +8″ D) -8″
往返丈量一段距离,D均=85.650m ,往返距离之差为0.025m,问其精度应为( )。 A) 0.00011 B) 3/4567 C) 1.1*10-4 D) 1/3426
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地形点的最大间距为( )。 A) 15m B) 30m C) 50m D) 100m
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 ) 。 A) 反符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B) 反符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 反符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 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 A) 90° B) 180° C) 270° D) 360°
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 A) x轴,向东为正 B) y轴,向东为正 C) x轴,向北为正 D) y轴,向北为正
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254m,其往返较差为+51mm,则相对误差为( )。 A) 0.051m B) 1/4900 C) 1/5000 D) 0.002
水准仪的粗略整平是通过调节( )来实现的。 A) 微倾螺旋 B) 脚螺旋 C) 对光螺旋 D) 微动螺旋
水准测量时,由于扶尺者向前、后倾斜,使得读数( )。 A) 变大 B) 变小 C) 都有可能 D) 不变
DJ6经纬仪中的6表示( )。 A) 读数误差6″ B) 一测回水平方向误差不超过6″ C) 第6代经纬仪 D) 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不超过6″
估读误差对水准尺读数所造成的误差是( )。 A) 固定误差 B) 比例误差系数 C) 比例误差 D) 固定误差系数
已知A点坐标XA=140m,YA=70m;B点坐标XB=90m,YB=120m。试计算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AB及其坐标方位角αAB。( ) A) DAB=71.71m,αAB=137° B) DAB=80.81m,αAB=130° C) DAB=70.71m,αAB=135° D) DAB=70.11m,αAB=125°
测回法测水平角时,如要测四个测回,则第二测回起始读数为( )。 A) 0°00′00" B) 45°00′00" C) 90°00′00" D) 135°00′00"
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是( )。 A) 水平面 B) 参考椭球面 C) 铅垂面 D) 大地水准面
测量中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的半径范围是( )。 A) 5km B) 10km C) 15km D) 20km
将地物、地貌按一定比例尺垂直投影在某一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图是( )。 A) 地图 B) 地形图 C) 平面图 D) 断面图
经纬仪测绘法中,在测站安置经纬仪并且量取仪器的高度,其作用是( )。 A) 控制仪器高度 B) 测定目标点的高程 C) 测定后视点的高程 D) 计算视距
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的分幅方法是( ) A) 梯形分幅 B) 矩形分幅 C) 自由分幅 D) 经纬格网分幅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 A) 斜线距离 B) 水平距离 C) 折线距离 D) 铅垂距离
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 ) A) 反符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B) 反符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 反符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 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观测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值称为( )。 A) 真误差 B) 似真值 C) 改正数 D) 最大似然值
在地形图上表示地貌是以 ( ) A) 比例符号 B) 非比例符号 C) 等高线 D) 线形符号
经纬仪测绘法中,在测站安置经纬仪并且量取仪器的高度,其作用是( ) A) 控制仪器高度 B) 测定目标点的高程 C) 测定后视点的高程 D) 计算视距
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高程为35.712m,后视读数为0.983 m ,前视读数为1.149 m ,则A、B两点的高差是( ) A) 0.066 m B) 0.166 m C) -0.166 m D) 2.132m
5.0 用钢尺精密方法量距,其量距精度一般能达到( )。 A) 1/5万-1/10万 B) 1/10000-1/40000 C) 1/5000-1/10000 D) 1/3000-1/5000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 A) 中误差 B) 容许误差 C) 相对误差 D) 极限误差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是( )。 A) 水准点 B) 导线点 C) 三角点 D) 图根点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 A) 高斯投影面 B) 参考椭球面 C) 大地水准面 D) 水平面
三角高程测量比水准测量更适用于 ( ) A) 山地 B) 平地 C) 两点距离大于500米 D) 两点距离小于500米
小地区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是( ) A) 三角高程测量 B) 水准测量 C) 气压高程测量 D) 三角测量
估读误差对水准尺读数所造成的误差是(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是确定该点的平面坐标和( )。 A) 高程 B) 方位角 C) 已知坐标 D) 未知点坐标
5.0 比例尺精度是指地形图上( ) A) 0.01毫米所代表的地面距离 B) 0.1毫米所代表的地面距离 C) 0.001毫米所代表的地面距离 D) 1毫米所代表的地面距离
水准仪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圆水准器轴处于( )。 A) 水平状态 B) 铅垂状态 C) 和竖轴平行 D) 和视准轴垂直
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测量时其主要地物的最大视距不应超过( )。 A) 30m B) 60m C) 100m D) 150m
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D=1/2CT2D,式中T2D为( )。 A) 温度 B) 光从仪器到目标传播的时间 C) 光速 D) 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
经纬仪测绘法计算控制点到碎部点距离的公式为( )。 A) |上丝-下丝|×100 B) |上丝-下丝|÷100 C) |上丝-下丝|×100×cos2α D) |上丝-下丝|÷100×cos2α
已知A点坐标XA=140m,YA=70m;B点坐标XB=90m,YB=120m。试计算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AB及其坐标方位角αAB。 ( ) A) DAB=71.71m,αAB=137° B) DAB=80.81m,αAB=130° C) DAB=70.71m,αAB=135° D) DAB=70.11m,αAB=125°
水在静止时的表面叫( )。 A) 静水面 B) 水准面 C) 大地水准面 D) 水平面
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高程为35.712m,后视读数为0.983 m ,前视读数为1.149 m ,则A、B两点的高差是( )。 A) 0.066 m B) 0.166 m C) -0.166 m D) 2.132m
由于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是 (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同一坡度两个地点高程分别为21.4m和27.3m,若等高距为2m,通过两点间等高线的高程应为 ( ) A) 23.4,25.4 B) 22.4,24.4,26.4 C) 23,25,27 D) 22,24,26
设A、B点的纵坐标分别为200米和500米,则纵坐标增量△xBA为 ( ) A) 300米 B) 700米 C) -300米 D) -700米
图号为J-50的地形图其比例尺为() A) 1:50000 B) 1:100000 C) 1:500000 D) 1:1000000
以下那种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 A) 水准尺倾斜引起的读数的误差 B) 整尺段数误差 C) 水准尺倾斜引起的高差的误差 D) 照准误差
用名义长度为 的钢尺量距,而该钢尺实际长度为 。用此钢尺丈量AB两点距离,由此产生的误差是属于( )。 A) 偶然误差 B) 相对误差 C) 系统误差 D) 绝对误差
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传递( )的作用。 A) 高程 B) 角度 C) 距离 D) 水准尺读数
1:1000地形图的测图精度是 ( ) A) 0.1mm B) 1mm C) 1cm D) 10cm
经纬仪照准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 )。 A) 相同 B) 不同 C) 不能确定 D) 两者相差180°
地面上一点A到任意一个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 )。 A) 绝对高程 B) 海拔 C) 高差 D) 相对高程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