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平顶山学院-小学教育(专升本)-中国教育史(专升本

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本题2.0分) A. 商代 B. 夏代 C. 西周 D. 东周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本题2.0分) A. 射 B. 御 C. 诗 D. 数
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本题2.0分) A. 王充 B. 董仲舒 C. 贾谊 D. 郑玄
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本题2.0分) A. 王充 B. 董仲舒 C. 贾谊 D. 郑玄
“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本题2.0分) A. 元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明代
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 )(本题2.0分) A. 国子学 B. 觉罗学 C. 八旗官学 D. 俄罗斯馆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本题2.0分) A. 王守仁 B. 湛若水 C. 阮元 D. 朱熹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取士制度问题 ( )(本题2.0分) A. 魏晋南北朝 B. 唐朝 C. 隋朝 D. 宋朝
近代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本题2.0分) A. 癸卯学制 B. 壬寅学制 C. 壬子学制 D. 癸丑学制
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制定的学制( )(本题2.0分) A. 癸卯学制 B. 壬寅学制 C. 壬子学制 D. 壬戌学制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明了哪种选士制度的弊端 ( )(本题2.0分) A. 世袭 B. 察举 C. 九品中正 D. 科举
“三年不窥园”说的是哪个教育家的刻苦学习精神( )(本题2.0分) A. 孟子 B. 孔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中实利主义教育相当于( )(本题2.0分)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劳育
以下命题属于孟子教育思想的是( )(本题2.0分) A. 反求诸己 B. 有教无类 C. 举一反三 D. 化性起伪
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的主要措施是( )(本题2.0分) A. 以经义代诗赋 B. 考生必须接受规定时日的学校教育 C. 推行八股取士 D. 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本题2.0分) A. 识字为主 B. 阅读为主 C. 学事为主 D. 穷理为主
严复提出教育要培养( )(本题2.0分) A. “真国民” B. “现代中国人” C. “新民” D. “特色之国民”
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的教学方法是( )(本题2.0分) A. 五段教学法 B. 分团教学法 C. 自学辅导法 D. 设计教学法
隋唐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 )被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本题2.0分) A. 《五经正义》 B. 《周礼》 C. 《孝经》 D. 《论语》
朱熹的代表著作( )成为元、明、清科举考试的出题依据和评分标准,也是官方规定的学校经学教育的主要教材。(本题2.0分) A. 《四书章句集注》 B. 《五经正义》 C. 《近思录》 D. 《小学》
因晚清教育体制培养不出优良上进的人才而大声疾呼“我劝天公崇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家是( )(本题2.0分) A. 林则徐 B. 张之洞 C. 龚自珍 D. 魏源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向西迁往( )。(本题2.0分) A. 四川乐山 B. 江西吉安 C. 四川重庆 D. 陕西固城
两汉最经常性的察举科目是:( )(本题2.0分) A. 孝廉 B. 秀才 C. 明经 D. 童子
北宋太学改革实施三舍教学,下列选项不属于三舍之列的是( )(本题2.0分) A. 上舍 B. 下舍 C. 外舍 D. 内舍
1845年美国传教组织长老会在宁波举办的学校是( )(本题2.0分) A. 崇信义塾 B. 格致书院 C. 徐汇公学 D. 南洋公学
1921年8月毛泽东创办的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是( )(本题2.0分) A. 江西瑞金大学 B. 红军大学 C. 湖南自修大学 D. 井冈山革命干部培训学院
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 )(本题2.0分) A. 中国 B. 英国 C. 印度 D. 德国
清末我国首次设立公立幼儿教育机构的地方是( )(本题2.0分) A. 京师 B. 上海 C. 长沙 D. 武昌
“他创了一种很好的教育主义,即工即学,是要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密接”,对此进行肯定的是( )(本题2.0分) A. 梁启超 B. 恽代英 C. 蔡元培 D. 杜威
"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本题2.0分)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简述稷下学宫及其办学特色。(本题10.0分)
阐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与杜威理论的关系。(本题2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