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高起本)

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的是( )(本题2.0分) A、 帝国主义 B、 封建主义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官僚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本题2.0分)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 C、 激发社会活力所必须的 D、 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政体是( )(本题2.0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 C、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 )(本题2.0分)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B、 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C、 自然条件差,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D、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是( )(本题2.0分) A、 马克思主义 B、 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本题2.0分) A、 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 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 D、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 )(本题2.0分) A、 政治协商 B、 参政议政 C、 党的领导 D、 民主监督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本题2.0分) A、 封建主义社会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的是( )(本题2.0分) A、 十六届三中全会 B、 十六届四中全会 C、 十六届五中全会 D、 十六届六中全会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 )(本题2.0分) A、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B、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C、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经济基础 D、 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1938年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 )(本题2.0分) A、 遵义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 中共六届六中会议 D、 中共六届七中会议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本题2.0分) A、 民族资产阶级 B、 工人阶级 C、 农民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本题2.0分) A、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 B、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 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D、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点是( )(本题2.0分) A、 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B、 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C、 坚持内外联动、互利共赢 D、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 )(本题2.0分) A、 恢复党的思想路线 B、 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 C、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本题2.0分) A、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 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C、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以效率为先,再分配更加注重效率 D、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时,指出发展问题是( )(本题2.0分) A、 南北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南问题 D、 东南问题
) 下列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动力的是( )(本题2.0分) A、 工人、农民阶级 B、 大资产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 )(本题2.0分) A、 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C、 党的十四大 D、 1992年南方谈话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基础是( )(本题2.0分) A、 马克思主义 B、 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 )(本题2.0分) A、 消灭剥削 B、 除两极分化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 )(本题2.0分) A、 政治保证 B、 组织保证 C、 思想保证 D、 发展动力
下列有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本题2.0分)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 正直诚恳、政治坚定 D、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本题2.0分) A、 发展 B、 改革 C、 创新 D、 革命
党的十七大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战略思想概括为:( )(本题2.0分)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C、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本题2.0分)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本题2.0分)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 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 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本题2.0分) A、 遵义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 中共八大 D、 中共七大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 )(本题2.0分)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国策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国策 C、 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D、 当前的权宜之策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 )(本题2.0分) A、 人民当家作主 B、 无产阶级专政 C、 民主集中制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本题2.0分) A、 不走资本主义道路 B、 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C、 生产力的发展 D、 认清当时的国情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出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本题2.0分) A、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新民主主义论》 D、 《改造我们的学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本题2.0分)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社会主义本质”的生产关系方面的目标是( )(本题2.0分) A、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 发展商品经济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本题2.0分) A、 消灭剥削 B、 发展生产力 C、 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 过渡到共产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本题2.0分) A、 社会主义 B、 新民主主义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资本主义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谁提出来的?(本题2.0分) A、 孙中山 B、 周恩来 C、 朱德 D、 毛泽东
毛泽东在(《 》)中明确反对教条主义(本题2.0分)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矛盾论 C、 实践论 D、 反对本本主义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本题2.0分)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D、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毛泽东最早提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科学命题的会议是(本题2.0分) A、 遵义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 中共七大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本题2.0分)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李大钊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本题2.0分) A、 实现祖国统一 B、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本题2.0分) A、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 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 提高社会主义生活质量
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是( )(本题2.0分) A、 马克思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市场经济是( )(本题2.0分) A、 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B、 一种基本经济制度 C、 一种资本的组织形式 D、 一种生产经营方式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指的是( )。(本题2.0分) A、 生产关系的地位 B、 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D、 共同富裕的目标
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本题2.0分) A、 本质 B、 优越性 C、 目标 D、 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本题2.0分) A、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的矛盾 C、 国际上帝国主义与中国的矛盾 D、 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矛盾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的标志是:(本题2.0分)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 )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本题2.0分) A、 无产阶级 B、 工人阶级 C、 中国共产党 D、 工农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