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兰州交通大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单选(1分) 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党的早期领导人是() 得分/总分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张太雷 D. 毛泽东
2单选(1分)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得分/总分 A.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1.00/1.00 B.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C.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 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3单选(1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得分/总分 A. 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 B.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C.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 1.00/1.00 D. 世界格局有了深刻变化
4单选(1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得分/总分 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 C. 以人为本 1.00/1.00 D.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单选(1分) 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得分/总分 A. 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 三者的关系 B. 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C.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D. 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关系
6单选(1分) 第一部 《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制定通过的:( ) 得分/总分 A. 中共三大 B. 中共一大 C. 中共二大 1.00/1.00 D. 中共四大
7单选(1分) 党的十一大未能从指导思想上彻底清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仍然坚持:( ) 得分/总分 A.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1.00/1.00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坚持改革开放
8多选(2分) 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 得分/总分 A. 要坚持结合党的中心任务的原则。 B. 要坚持持久的原则; C. 要坚持完整准确的原则 ; D. 要坚持有重点的原则 ;
9判断(1分) 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 ) 得分/总分 A.错 B.对
10判断(1分)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排除了一切干扰与影响。( ) 得分/总分 A.错 B.对
11判断(1分) 中共二大首次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党的最高纲领( ) 得分/总分 A.错 B.对
1单选(1分)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得分/总分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0/1.00 D. 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2单选(1分)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 得分/总分 A.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B. 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1.00/1.00 C.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D. 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单选(1分) 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得分/总分 A. 革命的前途不同 B.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1.00/1.00 C.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D. 革命的对象不同
4单选(1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这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得分/总分 A. 工人问题 B. 党的领导问题 C. 农民问题 1.00/1.00 D. 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5多选(2分) 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 )。 得分/总分 A. 农民阶级 0.50/2.00 B. 民族资产阶级 0.50/2.00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0.50/2.00 D. 无产阶级
6判断(1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因此也是革命的敌人。 得分/总分 A.对 B.错
1单选(1分) 新中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 得分/总分 A.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 没收官僚资本 1.00/1.00 C. 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 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
2单选(1分)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得分/总分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单选(1分) 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 ) 得分/总分 A. 互助组 1.00/1.00 B.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 人民公社
4单选(1分)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 得分/总分 A. 统购包销的实行 B. 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C. 加工订货的实行 D. 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5单选(1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得分/总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B.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1.00/1.00 C.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6多选(2分)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 得分/总分 A. 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0.67/2.00 B.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0.67/2.00 D. 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单选(1分) 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 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 ) 得分/总分 A. 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B. 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00/1.00 C.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D. 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2单选(1分)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 ) 得分/总分 A.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1.00/1.00 B.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C.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D.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3单选(1分)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问题是( ) 得分/总分 A. 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B. 处理好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C. 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 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4多选(2分)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主要有( ) 得分/总分 A. 照搬苏联经验 0.50/2.00 B. 忽视生产力发展 0.50/2.00 C. 混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的区别 D. 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1单选(1分) 1、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现实社会的() 得分/总分 A.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 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 1.00/1.00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单选(1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得分/总分 A. 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 1.00/1.00 B.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 D.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3单选(1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得分/总分 A. 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 B. 人民群众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的矛盾 ; C.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00/1.00 D. 人口、资源、环境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
4单选(1分) 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是() 。 得分/总分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 B. 我国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0/1.00 C.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 ;
5单选(1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得分/总分 A. 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B.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C. 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00/1.00 D.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超始阶段
6多选(2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揭示了我国当前社会的() 得分/总分 A. 社会发展前途 B. 社会发展方向 C. 社会性质 1.00/2.00 D. 社会发展程度
7多选(2分) 党的基本路线是() 得分/总分 A. 集中概括了党的基本政治主张和根本任务 ; 0.50/2.00 B. 挡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工作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 0.50/2.00 C. 是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制定的。 D. 是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总纲;
8判断(1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不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得分/总分 A.错 B.对
1单选(1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 得分/总分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0/1.00 B. 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什么是社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D.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2单选(1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得分/总分 A. 生态文明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 社会和谐 1.00/1.00 D. 科学发展观
3单选(1分) 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 得分/总分 A. 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0.00/1.00 B. 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裕 C.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4单选(1分)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集中到一点,就是 ( )。 得分/总分 A. 保持政治稳定 B. 把发展放到首位 1.00/1.00 C. 加强国防建设 D. 实现祖国统一
5单选(1分) 实现 “四个现代化”最早提出的时间是( ) 得分/总分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 C. 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6多选(2分)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主要有( ) 得分/总分 A. 忽视生产力发展 0.50/2.00 B. 混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的区别 0.50/2.00 C. 照搬苏联经验 0.50/2.00 D. 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1单选(1分)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 得分/总分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00/1.00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2单选(1分)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 ) 得分/总分 A. 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1.00/1.00 C. 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D. 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3单选(1分) 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 得分/总分 A. 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C. 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1.00/1.00 D.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单选(1分) 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 ) 得分/总分 A. 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1.00/1.00 C.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D. 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多选(2分) 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 得分/总分 A. 形式和手段不同 0.67/2.00 B. 内容和对象不同 0.67/2.00 C. 条件不同 0.67/2.00 D. 目的不同
1单选(1分)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是:( ) 得分/总分 A. 坚持党的领导 B. 依法治国 C. 人民当家作主 1.00/1.00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单选(1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党的领导人是( ) 得分/总分 A. 邓小平 B. 刘少奇 C. 毛泽东 1.00/1.00 D. 陈云
3单选(1分) 邓小平最早提出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专利品的思想是在() 得分/总分 A. 1978年 0.00/1.00 B. 1982年 C. 1992年 D. 1979年
4单选(1分)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 得分/总分 A. 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0.00/1.00 C. 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D.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