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许昌学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在汉代,废除肉刑的是( )(本题1.0分) A、 高祖 B、 文帝 C、 武帝 D、 宣帝
汉代提出审理案件应贯彻“原心定罪”原则的思想家是( ) (本题1.0分) A、 汉文帝 B、 董仲舒 C、 汉景帝 D、 淳于缇萦
秦律中的髡刑和耐刑属于( )(本题1.0分) A、 耻辱刑 B、 身份刑 C、 死刑 D、 肉刑
以身高为标准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王朝是( )(本题1.0分) A、 秦 B、 汉 C、 晋 D、 唐
在以下选项中,属于秦朝法制指导思想的是( )(本题1.0分) A、 事皆决于法 B、 天罚、神判 C、 以儒为主,礼法并用 D、 约法省刑
战国楚怀王时期,楚国的法律称为( )(本题1.0分) A、 《七法》 B、 《国律》 C、 《宪令》 D、 《大府之宪》
春秋后期,反对郑国公布成文法的代表人物是( )(本题1.0分) A、 子产 B、 叔向 C、 孔子 D、 赵鞅
西周时期用来买卖牛、马、奴隶等有生命物品的契约称为( ) (本题1.0分) A、 质 B、 剂 C、 合同 D、 傅别
西周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本题1.0分) A、 一夫一妻多妾制 B、 一妻多夫制 C、 一夫多妻制 D、 一夫多妾制
《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 )(本题1.0分) A、 《汤刑》 B、 《九刑》 C、 《吕刑》 D、 《禹刑》
《中华民国约法》颁布于 ( )。(本题1.0分) A、 袁世凯统治时期 B、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期 C、 曹锟任总统时期 D、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钦定宪法大纲》的正文是 ( )。(本题1.0分) A、 总则 B、 君上大权 C、 臣民权利义务 D、 官制改革
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法典是( )。(本题1.0分) A、 大清民律草案 B、 十九信条 C、 大清律例 D、 大清会典
革命根据地的刑法规定,以破坏抗日运动为目的的各种犯罪,构成( )(本题1.0分) A、 盗匪罪 B、 战争罪 C、 反革命罪 D、 汉奸罪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创立的新刑种是( )(本题1.0分) A、 管制 B、 拘役 C、 死刑 D、 徒刑
“权能分治”理论的提出者是( )(本题1.0分) A、 孙中山 B、 胡汉民 C、 宋教仁 D、 蒋介石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是( )(本题1.0分) A、 《大清律例》 B、 《大清现行刑律》 C、 《暂行新刑律》 D、 《大清新刑律》
明代有关侵犯公私财产罪名的附加刑是( )(本题1.0分) A、 充军 B、 凌迟 C、 枷号 D、 刺字
为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奠定初步基础的文件是( )(本题1.0分) A、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C、 《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D、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包括( )(本题1.0分) A、 宪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B、 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C、 宪法、民法、军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D、 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的增删修改的通过人数要求是( )(本题1.0分) A、 经参议员4/5以上之出席,出席议员3/4以上之赞成 B、 经参议员3/4以上之出席,出席议员4/5以上之赞成 C、 经参议员4/5以上之出席,全体议员3/4以上之赞成 D、 经参议员3/4以上之出席,全体议员4/5以上之赞成
与明代相比,清代的中央权力机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 )(本题1.0分) A、 改御史台为都察院 B、 设立“道” C、 设立“军机处” D、 大理寺主审
明代《御制大诰》是一部( )(本题1.0分) A、 特别民事法 B、 特别刑事法 C、 案例集 D、 特别行政法
元朝把臣民分为四个等级,地位最低的是( )(本题1.0分) A、 南人 B、 色目人 C、 蒙古人 D、 汉人
宋代,勘验制度相当发达,世界著名的《洗冤集录》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 )(本题1.0分) A、 案例集 B、 成文法典 C、 法医学专著 D、 勘验教材
南宋庆元年间,某地发生一桩“杀妻案”。死者丈夫甲被当地州府逮捕,受尽拷掠,只得招认“杀妻事实”。但在该案提交本路(路为宋代设置的地位高于州县的地方行政区域)提刑司审核时,甲推翻原口供,断然否认杀妻指控。提刑司对本案可能作出的下列处置中,哪一种做法符合当时“翻异别堪”制度的规定?( )(本题1.0分) A、 发回原审州府重审 B、 直接上报中央刑部审理 C、 直接上报中央御史台审理 D、 指定本路管辖的另一州级官府重审
“十恶”中危害封建家庭秩序的是( )(本题1.0分) A、 内乱 B、 谋叛 C、 大不敬 D、 谋大逆
“名例律”首次规定于( )(本题1.0分) A、 晋律 B、 北魏律 C、 北齐律 D、 唐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确立的“死刑复奏制度”( )(本题1.0分) A、 将死刑最终决定权收归皇帝 B、 将死刑最终决定权交予大理寺 C、 将死刑最终决定权下放各州 D、 将死刑最终决定权交予中央监察机关
下列法律中不属于汉律六十篇的是( )(本题1.0分) A、 《九章律》 B、 《傍章律》 C、 《金布律》 D、 《朝律》
据史书载,以下均为秦代刑事罪名。下列选项最不具有秦代法律文化专制特色的是( )(本题1.0分) A、 偶语诗书 B、 以古非今 C、 非所宜言 D、 失刑
秦始皇时期,某地有甲乙两家相邻而居,但积怨甚深。有一天,该地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件,乙遂向官府告发系甲所为。甲遭逮捕并被定为死罪。不久案犯被捕获,始知甲无辜,系被乙诬告。依据秦律,诬告者乙应获下列哪种刑罚?( )(本题1.0分) A、 死刑 B、 迁刑 C、 城旦舂 D、 笞一百
《法经》中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的部分称为( )(本题1.0分) A、 《盗法》 B、 《网法》 C、 《捕法》 D、 《具法》
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对此,晋国大夫叔向写信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关于“不为刑辟”的含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本题1.0分) A、 不制定法律 B、 不规定刑罚种类 C、 不需要判例法 D、 不公布成文法
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 )(本题1.0分) A、 傅别 B、 质剂 C、 红契 D、 契尾
“观其出言,不直则烦”,即观察当事人的语言表达,理屈者则言语错乱,这就是“五听”制度中的( )(本题1.0分) A、 色听 B、 目听 C、 辞听 D、 耳听
夏商时期割掉犯人鼻子的处罚是“五刑”中的哪种刑罚?( )(本题1.0分) A、 劓 B、 墨 C、 宫 D、 剕
夏朝法律的总称是( )(本题1.0分) A、 夏政 B、 肉刑 C、 禹刑 D、 五刑
魏和西晋碑刻一般使用( ),字体大都很工整。 (本题1.0分) A、 隶书 B、 楷书 C、 草书 D、 行书
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 )(本题1.0分) A、 尊亲敬祖 B、 原始信仰 C、 祛邪止恶 D、 伦理观念
太平天国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本题2.0分) A、 平等、民主思想 B、 宗教思想 C、 封建思想 D、 “无为而治”思想 E、 “德主刑辅”思想
春秋时期,郑国的立法活动有( )(本题2.0分) A、 作“被庐之法” B、 制定范武子之法 C、 铸刑书于鼎 D、 作《茆门法》 E、 驷颛杀邓析而用《竹刑》
夏商时期的监狱称为( )(本题2.0分) A、 夏台 B、 羑里 C、 监狱 D、 圜土 E、 囹圄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高宗李治的妹夫房遗爱谋反案发犯“十恶”罪。依《永徽律疏》的规定,对房遗爱应作何处置?( )(本题2.0分) A、 可适用“八议”免于死刑 B、 应被判处死刑 C、 可以赦免 D、 不适用自首
下列哪几位律学家为西晋《泰始律》做注,经晋武帝批准,“诏颁天下”,与《泰始律》具有同等效力?( )(本题2.0分) A、 张斐 B、 王植 C、 杜预 D、 董仲舒
属于汉朝法律形式的有( )(本题2.0分) A、 法律答问 B、 律 C、 决事比 D、 廷行事
秦汉时期的刑罚主要包括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等,下列选项属于徒刑的是( )(本题2.0分) A、 候 B、 隶臣妾 C、 弃市 D、 鬼薪白粲
中国早期法制的特点有( )(本题2.0分) A、 成文 B、 公开 C、 不成文 D、 不公开
明德慎罚思想在西周法律制度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题2.0分) A、 在刑罚原则上强调矜老恤幼、罪疑从赦。 B、 要对犯罪进行具体的分析、区别对待。 C、 主张“罪止一身”,反对滥杀无辜。 D、 对危害宗法等级秩序的犯罪要严惩不贷。
秦律的的风格与时代特征是什么?()(本题2.0分) A、 以保卫封建经济基础以及相应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首要任务。 B、 重法轻儒、厉行“法治”。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空前广泛。 C、 秦律在内容上既限制、打击奴隶制度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奴隶制度残余。 D、 多种法律渊源互相补充,且内容详细具体、语言精确、通俗易懂,但法律的部分相关概念不清、界限不明,内容重复、前后矛盾,在条目上也显得杂乱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