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乐山师范学院-环境质量评价
评价项目周围地表特征可分为 ( ) 。 [ 2 分 ] A. 平原和复杂地形两类 B. 平原、沿海和复杂地形三类 C. 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类 D.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四类
某项目拟建于平原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 NO2排放量为 0.6t/h ,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 环境评价等级。 ( )(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N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0.24mg/ ) [ 2 分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某项目拟建于沿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NO2排放量为 480kg/h ,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 境评价等级。 ( ) (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N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0.24mg/ ) [ 2 分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某项目拟建于山区, 年工作日为 360 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 NO2排放量为 6.2208×106 千 克/ 年,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 ) (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N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0.24mg/ ) [ 2 分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某项目拟建于丘陵地区,年工作日为 360 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 NO2排放量为 3110.4 吨/ 年,其 SO2排放量为 10.8×103 吨/ 年,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 ) (已知: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 准限值为 0.24mg/ , S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0.50mg/ ) [ 2 分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根据 ( ) 确定。 [ 2 分 ] A. 环境敏感区的分布情况 B. 项目的性质 C. 项目区域的地形 D. 项目的评价级别
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般可取项目的主要污染为中心,( ) 为主轴的方形或矩形。 [ 2 分 ] A. 次主导风向 B. 项目的东西向 C. 主导风向 D. 项目的南北向
某建设项目位于某中等城市的城区, 经计算大气环境评价的级别为一级, 此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不小 于 ( ) 。 [ 2 分 ] A. 10km B. 14km C. 16km D. 20km
某建设项目位于平原地区, 经计算大气环境评价的级别为二级, 此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不小于 ( ) 。 [ 2 分 ]A. 10km B. 14km C. 16km D. 20km
对于地形、地理特征和排放高度、排放量较大的点源的调查,大气环境影响 评价范围还应扩大到界外区域,各方位的界外 区域的边长大致为评价区域边长的( ) 。 [ 2 分 ] A. 0.2 倍 B. 0.5 倍 C. 1 倍 D. 1.5 倍
核设施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般以该设施为中心、半径为 ( ) 的圆形地区。 [ 2 分 ] A. 40 km B. 60 km C. 80 km D. 100 km
对于拟建项目污染源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对象可只调查( ) 。 [ 2 分 ] A. 拟建项目工业污染源 B. 拟建项目民用污染源 C. 评价区的工业污染源 D. 评价区的民用污染源
对于新建项目的大气污染源调查可通过 ( ) 或设计资料确定。 [ 2 分 ] A. 物料平衡法 B. 遥感技术 C. 类比调查 D. 现场实测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的面源调查,其网格和单元大小一般可取( ) 。 [ 2 分 ] A. 300×300(m2) B. 100×100(m2) C. 2 ×2(km2) D. 1×1(km2)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原则是在评价区内按以 ( ) 为主兼顾均布性。 [ 2 分 ] A. 同心圆 B. 放射状 C. 环境功能区 D. 规划功能区
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 ) 。 [ 2 分 ] A. 9 个 B. 10 个 C. 12 个 D. 15 个
对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 ) 。 [ 2 分 ] A. 4 个 B. 8 个 C. 10 个 D. 6 个
对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 ( ) 。 [ 2 分 ] A. 不再安排监测 B. 再布置 1 个点进行监测 C. 再布置 2 个点进行监测 D. 再布置 3 个点进行监测
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不得少于 ( ) 。 [ 2 分 ] A. 一期 B. 二期 C. 三期 D. 四期
对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可取 ( ) 。 [ 2 分 ] A. 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应 B. 二期 C. 三期 D. 一期有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二期
下列关于大气监测制度正确的是:( ) [ 3 分 ] A. 一级评价项目不少于二期(夏、冬季),每期至少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7d 有效数据 B. 二级项目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作二期,全期至少监测 5d C. 三级项目必要时作一期监测,全期至少监测 5d D. 监测与气象观测同步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有( ) [ 3 分 ] A. 判断功能 B. 预测功能 C. 选择功能 D. 导向功能 E. 完善功能
无组织排放源的确定方法有( ) [ 3 分 ] A. 物料衡算法 B. 类比法 C. 反推法 D. 示踪法 E. 遥感法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有( ) [ 3 分 ] A. 工程概况 B. 施工规范 C. 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 D.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E. 替代方案
生态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特点有( ) [ 3 分 ] A. 工程组成完全 B. 重点工程明确 C. 全过程分析 D. 污染源分析 E. 其他分析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有( ) [ 3 分 ] A. 现场实测法 B. 物料衡算法 C. 经验估算法 D. 收集资料法 E. 遥感方法
P-T 法判别大气稳定度的方法论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 3 分 ] A. 地面风速 B. 日照量 C. 云量 D. 混合层高度 E. 逆温层厚度
见的不利气象条件有( ) [ 3 分 ] A. 静风 B. 小风 C. 逆温 D. 熏烟 E. 海陆风
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技术考虑方面有( ) [ 3 分 ] A. 项目的特性 B. 项目涉及的当地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 C. 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D.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 E. 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依据和选择方法有( ) [ 3 分 ] A.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 B. 结合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C. 该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 Pi 值较大的污染物 D. 在评价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E. 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中计算日平均浓度的方法有( ) [ 3 分 ] A. 保证率法 B. 典型日法 C. 换算法 D. 联合频率法 E. 点源叠加法
预测地表水水质变化的方法有( ) [ 3 分 ] A. 数学模式法 B. 物理模型法 C. 类比分析法 D. 专业判断法 E. 其他方法
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 ) [ 3 分 ] A. 公式计算和经验值估算 B. 室内模拟实验测定 C. 现场实测 D. 水质数学模型优化法 E. 拟合曲线法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的指标有( ) [ 3 分 ] A. 生态学评估指标 B.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 C. 政策与战略评估指标 D. 环境保护法规和资源保护法规评估指标 E. 经济价值损益和得失评估指标 F. 社会文化评估指标
危险废物具有的特性是( ) [ 3 分 ] A. 腐蚀性 B. 急性毒性 C. 浸出毒性 D. 反应性 E. 传染性 F. 放射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目前使用较多的预测方法((____))、((____))、((____))、((____))。
地面水水质监测中,一般根据当地水文、水质资料确定可代表监测水域的((____))、((____)) 、((____))。三个时期的季节或月 份进行监测,对于地面水二级评价来说, 需调查((____))和((____))两个时期,每次至少需要进行水文、水质同步调查((____))天。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具有四种最为基本的功能:((____))、((____)) 、((____)) 、((____))。 [
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方法:((____))、((____))和((____)) [
污染物排放量估算方法:((____))、((____))和((____))。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