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玉林师范学院-教育学
[单选题,3.3分] “藏息相辅”、“善喻”、“长善救失”等教学思想首次提出在( ) A.《老子》 B.《学记》 C.《劝学篇》 D.《大学》
[单选题,3.3分] 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单选题,3.3分] 教育的最特殊形式是 ( ) A.犯人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集体教育
[单选题,3.3分] 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标志是 ( ) A.学校的出现 B.脑力和体力劳动分工 C.阶级社会产生 D.文字的产生
[单选题,3.3分] 在儿童心理发展基础上,对儿童的教育年龄作了划分的学者是 (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单选题,3.3分] 首次把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来的哲学家是 ( ) A.夸美纽斯 B.培根 C.卢梭 D.赫尔巴特
[单选题,3.3分] “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下列哪个学派的主张 (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单选题,3.3分] 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是在 (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单选题,3.3分] 首次详细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 ) A.《雄辩术原理》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学》
[单选题,3.3分] 1632年英国哲学家谁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 ) A.培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单选题,3.3分]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 )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梅依曼
[单选题,3.3分]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单选题,3.3分]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 )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单选题,3.3分] 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请问“终身教育”的提出者是 ( ) A.保罗朗格朗 B.杨贤江 C.杜威 D.孟禄
[单选题,3.3分] 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 ) A.徐特立 B.蔡元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单选题,3.3分] 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单选题,3.3分]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哪本书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 ( )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育论点》
[单选题,3.3分] 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单选题,3.3分] 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 )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单选题,3.3分] 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 )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单选题,3.3分]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_____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单选题,3.3分] “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 ) A.汉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单选题,3.3分] 先秦时期,并称“显学”的两家是 ( ) A.儒家 墨家 B.儒家 法家 C.儒家 道家 D.道家 法家
[单选题,3.3分]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进入基督教和封建世俗专权紧密相连的时期,当时最受重视的教育是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神学和( ) A.法学 B.宗教 C.修辞 D.七艺
[单选题,3.3分] 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单选题,3.3分] 认为追求理性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伊拉斯谟
[单选题,3.3分] 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在哪一年 ( ) A.1986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6年
[单选题,4.3分]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的代表作 ( ) A.康德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单选题,3.5分] 心理断乳期是指(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单选题,3.5分] 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 ) A.生长 B.发展 C.成长 D.成熟
[单选题,3.5分] 美国心理学家(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A.威尔逊 B.孟子 C.格塞尔 D.弗洛伊德
[单选题,3.5分] 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是( ) A.苏格拉底 B.西塞罗 C.柏拉图 D.培根
[单选题,3.5分] 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 ) A.智者派 B.历史学派 C.犬儒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单选题,5.5分] 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 (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单选题,6.6分] 在下列哪部著作中,提出了学习的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单选题,6.6分]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单选题,6.6分]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什么 ( )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单选题,6.6分]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单选题,6.6分] 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 ) A.人口环境 B.社会生产 C.政治制度 D.自然环境
[单选题,6.6分]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 )和行为方式。 A.精神面貌 B.思想观念 C.抽象思维 D.理性思考
[单选题,6.6分]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 )上。 A.所使用的教材或传递的教学内容 B.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C.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 D.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
[单选题,6.6分] 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
[单选题,7.6分] 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互补性、( )。 A.理想性 B.多样性 C.瞬时性 D.外显性
[单选题,6.6分] 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 )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A.精神功能 B.意识功能 C.理性功能 D.文化功能
[单选题,6.6分] 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 A.“兴趣选择” B.“价值取向” C.“成功秘笈” D.“工作需要”
[单选题,6.6分] 下列非正式性或非组织性更明显的一种文化是 ( ) A.学校文化 B.校园文化 C.教师文化 D.学生文化
[单选题,6.6分]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 ) A.物质文化 B.组织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单选题,6.6分] 一个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方式是 ( ) 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成人自学 D.终身学习
[单选题,6.6分] 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是 ( ) A.制度文化 B.组织文化 C.学校传统 D.物质文化
[单选题,6.6分] 信息革命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 ( ) A.普及高等教育 B.普及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大众化 D.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