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西安交通大学--电路(高起专)学习指南
列节点方程时,要把元件和电源变为()才列方程式。 A、电导元件和电压源 B、电阻元件和电压源 C、电导元件和电流源 D、电阻元件和电流源
分析瞬变过程的三要素法只适用于()。 A、一阶交流电 B、一阶直流电 C、二阶交流电 D、二阶交流电
电阻电感相并联,=3A,=4A,则总电流等于()。 A、3A B、4A 5A
已知空间有a、b两点,电压=8V,点电位为=3V,则点电位为()。 A、3V B、-5V C、5V D、-3V
理想变压器的电压比为4:1,若一次输入8V的交流电压,则二次电压为()。 A、2V B、6V C、8V D、0V
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由时间常数公式可知,RC一阶电路中,C一定时,R值越大,过渡过程进行的时间就越 ();RL一阶电路中,L一定时,R值越大过渡过程进行的时间就越()。 A、长;长 B、短;长 C、长;短 D、短;短
电压和电流的关联方向是指电压、电流()一致。 A、实际方向 B、参考方向 C、电位降低方向 D、以上都不对
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时,应用()可以适当减少方程式数目。 A、支路电流法 B、回路电流法 C、结点电压法 D、2b法
一个电热器,接在5V的直流电源上,产生的功率为P。把它改接在正弦交电源上,使其产生的功率为2P,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A、7.07V B、5V C、10V D、14.14V
处于谐振状态的RLC串联电路,当电源频率升高时,电路将呈现出()。 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性 D、不确定
发生并联谐振时,该电路()。 A、阻抗最大,总电流最小 B、阻抗最小,总电流最小 阻抗最大,总电流最大 D、阻抗最小,总电流最大
符合无损耗、K=1和自感量、互感量均为无穷大条件的变压器是()。 A、理想变压器 B、全耦合变压器 C空芯变压器 D、以上都不对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能量转换中过程不可逆的功率称有功功率 B、能量转换中过程可逆的功率称无功功率 C、有功功率意味着不但有交换,而且还有消耗 D、无功功率则意味着只消耗不交换
下列关于电路元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任何时刻,线性电阻的电压是由同一时刻的电流决定的,所以线性电阻是记忆元件 B、电容的电流与电容的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 C、电感中电流可以跃变 D、如果电压源的端电压等于零,则流过的电流也为零
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A、电源对称的电路 B、负载对称的电路 电源和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D、任意三相电路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等于它各次谐波()平方和的开方。 A、平均值 B、有效值 C、最大值 D、最小值
以客观存在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直接应用KCL定律和KVL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称为()。 A、支路电流法 B、回路电流法 C、结点电压法 D、网孔电流法
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0、2.5W”,正常使用时允许的最大电压为()。 A、2V B、5V C、8V D、10V
对于理想运算放大器,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输入电阻为无穷大 B、反相输入端与同相输入端均不从信号源索取电流 C、输出电阻为零 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均为零
直流情况下,电流的容抗()。 A、与频率成正比,与电容量成正比 B、与频率成正比,与电容量成反比 C、与频率成反比,与电容量成反比 与频率成反比,与电容量成正比
当元件中电流、电压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 A、功率表为负,元件发出功率 B、功率表为正,元件发出功率 C、功率表为负,元件吸收功率 D、功率表为负,元件吸收功率
将标明220V、100W的灯泡接在电压高于220V的电源上,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将()。 A、仍为100W B、0W C、小于100W D、大于100W
测得一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为100V,短路电流为4A,外接10欧姆电阻时,该网络的等效电阻为()。 A、10 B、25 C、35 D、无法确定
换路后的响应由储能元件初始值和外加电源共同产生的响应,称为暂态电路的()。 A、零输入响应 B、零状态响应 C、全响应 D、以上都不对
R、L、C并联电路中,电路复导纳虚部大于零时,电路呈();复导纳虚部小于零时,电路呈()。 A、阻性;感性 B、容性;感性 C、感性;阻性 D、阻性;容性
在换路瞬间,电容器上的电压初始值比换路前一瞬间的数值()。 A、增大 B、减小 不变 D、不确定
在RL串联的交流电路中,R上端电压为6V,L上端电压为8V,则总电压为()。 A、8V B、10V C、12V D、14V
具有一定内阻的电压表测出实际电源的端电压为12V,则该电源的开路电压比12V()。 A、稍大 B、相等 C、稍小 D、大很多
理想运放在线性运用时,同相端电压与反相端电压可认为是()。 A、等于0 B、等于无穷大 C、相等 D、不相等
多个电阻串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电阻为各分电阻之和 B、总电压为各分电压之和 总电流为各分电流之和 D、总消耗功率为各分电阻的消耗功率之和
两互感线圈的耦合系数与()有关。 A、线圈的结构 B、相互几何位置 C、空间磁介质有关 D、电流大小
对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进行计算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应分别计算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单独激励电路是的响应分量 B、当直流分量单独作用时,电容可看作开路 C、当直流分量单独作用时,电感可看作短路 D、各次谐波单独作用时,因频率不同,不能用叠加定理把各项响应分量叠加起来
下列戴维宁定理的内容表述中,正确的有()。 A、有源网络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 B、电压源的电压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C、电阻等于网络内电源置零时的入端电阻 戴维宁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
下列关于理想变压器和全耦合变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理想变压器和全耦合变压器都是无损耗的 B、理想变压器和全耦合变压器的耦合系数都为1 C、理想变压器的自感和互感均为无穷大 D、全耦合变压器的自感和互感均为有限值
关于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功功率是瞬时功率中不可逆的部分 B、无功功率是瞬时功率中可逆的部分 C、平均功率不仅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有关,而且与它们之间的相位差有关 D、视在功率表明电气设备最大的负荷能力
下列哪些是描述交流电大小的物理量()。 A、瞬时值 B、最大值 C、平均值 D、有效值
下列关于谐振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越高,电路选择性越好,因此实用中Q值越大越好 B、串联谐振在L和C两端会出现过电流现象 C、理想并联谐振电路对总电流产生的阻碍作用无穷大,因此总电流为零 E、谐振状态下电源供给电路的功率全部消耗在电阻上
下列各项中属于拉普拉斯变换性质的是()。 A、线性性质 B、延时特性 C、对偶性质 D、微分性质
对称三相电源的特点有()。 A、对称三相电动势最大值相等、角频率相同 B、对称三相电动势彼此间相位差120° C、三相对称电动势的相量和等于零 三相对称电动势在任意瞬间的代数和等于零
关于下列基本概念,正确的是()。 A、角频率表示正弦量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角度 B、在线性定常电路中,在周期函数(或常数)激励下,与激励具有相同变化规律的强制响应,称为稳态响应 C、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正弦量变化的循环次数 D、正弦交流电压、电流以及电动势统称为正弦量
()三角形不是相量图,因此它们只能定性地反映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A、电压 B、阻抗 C、功率 D、电流
下列关于电路分析的方法,错误的是()。 A、叠加定理只适合于直流电路的分析 B、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都是为了减少方程式数目而引入的电路分析法 C、回路电流法是只应用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对电路求解的方法 结点电压法是只应用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对电路求解的方法
一个非正弦周期信号,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一般可以分解为()。 A、直流分量 B、相位分量 C、基波分量 D、奇次谐波分量
运用结点电压法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结点电压为未知数,根据结点处的KCL方程,求出未知数 B、围绕某一结点的所有支路电导之和一定为正 C、当电路中有受控电压源时,将其当做电压源处理
下列关于叠加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路的功率等于按各分电路计算所得功率的叠加 B、叠加定理研究的对象是独立电源 C、叠加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和非线性电路 D、在各分电路中,将不作用的独立电压源置零,要在独立电压源处用短路代替
下列关于提高功率因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避免感性设备的空载 B、减少感性设备的轻载 C、在感性线路两端串联适当的电容 E、在感性线路两端并联适当的电容
下列电子元件具有储能功能的有()。 A、电感 B、电阻 C、晶体管 D、电容
、多个电阻并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电阻为各分电阻之和 B、总电压与各分电压相等 C、总电流为各分支电流之和 总消耗功率为各分电阻的消耗功率之和
下列关于互感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意两个相邻较近的线圈总要存在着互感现象 B、由同一电流引起的感应电压,其极性始终保持一致的端子称为同名端 C、两个串联互感线圈的感应电压极性,取决于电流流向,与同名端无关 E、同侧相并的两个互感线圈,其等效电感量比它们异侧相并时的大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