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西安交通大学------无机
n =4 ,l =2 轨道的名称为4d。
n =3 ,l =2 轨道的名称为3d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在法定计量单位制中,“浓度”就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
化学平衡移动时,其平衡常数一定随之改变。
配位滴定中最常用的螯合剂是乙二胺四乙酸及其二钠盐。
EDTA是一种单齿配体
配位滴定法测金属含量时,最常用的螯合剂是乙二胺四乙酸及其二钠盐。
5.0g?L-1 NaCl溶液不是等渗溶液
化学平衡移动时,其平衡常数一定随之改变
要使沉淀完全,必须加入过量的沉淀剂,加入的沉淀剂越多,则生成的沉淀也越多。
基态N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是3,0,0,1/2。
9.0 g?L-1 NaCl溶液是等渗溶液。
将正常红细胞放入氯化钠溶液中,发生了溶血现象,则该氯 化钠溶液为低渗溶液。
卤素分子 F2 , Cl2 , Br2 , I2 之间只存在着色散力,色散力随相对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它们的熔点和沸点也随相对分子量的的增大而升高。
对于非电解质溶液,其渗透浓度等于物质的量浓度。
9.0 g?L-1 NaCl溶液不是等渗溶液
基态N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是3,1,0,1/2。
将氢原子的1s电子激发到3d轨道上比激发到3p轨道上所需的能量要少
在配位化合物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一定等于配体的数目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由极性键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有关。
将氢原子的1s电子激发到3d轨道上比激发到3p轨道上所需能量要少。
某酸的pKa= 4.5,则其共轭碱的pKb = 9.5
量子力学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波函数Ψn.l.m.(电子云的形状)
n =3 ,l =2 轨道的名称为3d。
量子力学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波函数Ψn.l.m.ms(电子云的形状)。
EDTA是一种多齿配体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将氢原子的电子从1s轨道激发到2s轨道所需要的能量,要比激发到2p轨道所需的能量少
18:在法定计量单位制中,“浓度”就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
已知HF(g)的标准生成热ΔfHmΘ= -565 kJ•mol-1,则反应H2(g)+F2(g)=2HF(g)的ΔrHmΘ为 A、565 kJ•mol-1 B、-565 kJ•mol-1 C、1130 kJ•mol-1 D、-1130 kJ•mol-1
、下列反应及其平衡常数H2 (g)+S(s)=H2S(g) K1Θ; K2Θ,则反应 的平衡常数KΘ是 A、K1Θ+K2Θ B、B、K1Θ- K2Θ C、K1Θ×K2Θ D、K1Θ÷K2Θ
、已知某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欲使此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和标准平衡常数Kθ都增加,则反应的条件是 A、恒温下,增加反应物浓度 B、升高温度 C、恒温下,加催化剂 D、恒温下,改变总压力
反应 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 ΔrHm<0 达平衡后,将体系的温度降低,则混合气体颜色 A、变浅 B、变深 C、不变 D、无法判断
向HAc溶液中,加入少许固体物质,使HAc离解度减小的是 A、NaCl B、NaAc C、FeCl3 D、KCN
25℃时,Mg(OH)2的K spΘ为1.2×10-11,在0.01mol • L-1的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为 A、1.2×10-9 mol • L-1 B、2.4×10-9 mol • L-1 C、1.2×10-7 mol • L-1 D、1.7×10-5 mol • L-1
下列溶液(浓度均为0.10 mol•L-1)pH值最大的是: A、NaAc溶液(Ka=1.76×10-5) B、NH3H2O溶液(Kb=1.78×10-5) B、C、K2S溶液(K2=7.1×10-15) D、HCN溶液(Ka=4.0×10-10)
下列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具有缓冲能力的是: A、0.5mol•L-1HCl和0.5mol•L-1NaAc B、0.1mol•L-1HCl和0.2mol•L-1NaAc C、0.2mol•L-1HCl和0.1mol•L-1NaAc D、HCl和NaAc无论浓度体积怎么样变化都不能组成缓冲溶液
已知 (Ag3PO4) = 1.4×10-16,其溶解度为: A、1.1×10-4mol·L-1 B、4.8×10-5mol·L-1 C、1.2×10-8mol·L-1 D、8.3×10-5mol·L-1
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p区ⅦA族 B、B、s区ⅡA族 C、ds区ⅡB族 D、p区Ⅵ族
、角量子数l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 A、电子能量高低 B、电子自旋方向 C、电子云形状 D、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
二氧化碳和碘分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A、取向力 B、诱导力 C、色散力 D、以上三者都存在
某原子2p轨道上有2个电子,描述其中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是(2,1,0,+1/2),则描述另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是 A、(2,1,0,-1/2) B、(2,1,-1,-1/2) C、(2,1,1,-1/2) D、(2,1,+1,+1/2
下列各对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 A、NH3和PH3 B、He和Ne C、N2和O2 D、H2O和CO
下列配合物中,还原能力最强的是 A、Fe(H2O)62+ B、Fe(CN)64- C、Co(NH3)62+ D、Co(H2O)62+
有一配合物的组成为CoCl6 • 6NH3,用硝酸银溶液可把此配合物的Clˉ完全沉淀,则此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 A、6 B、5 C、4 D、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