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

下列描述中()是正确的 计算机主要由输入输出单元、控制器、存储器和算术逻辑单元构成 所有的数据运算都在控制器中完成 控制器能够识别、解释和执行所有的指令及存储结果 三者都正确
完整的计算机应包括) 主机和实用程序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外部设备和主机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程序P在机器M上的执行时间是20秒,编译优化后,P执行的指令条数减少到原来的70%, 而CPI增加到原来的1.2倍,则P在M上的执行时间是( ) A、11.7秒 B、16.8秒 C、14.0秒 D、8.4秒
描述浮点数操作速度的指标是( ) A、IPC B、MIPS C、CPI D、MFLOPS
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核心思想是( ) A、二进制运算 B、有存储信息的功能 C、运算速度快 D、存储程序控制
若某数x的真值为-0.1010,在计算机中该数表示为1.0110, 则该数所用的编码方法为( )码。 A、原 B、反 C、补 D、移
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第()种说法是正确的。 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 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1,补码可以表示-1 三种机器数均不可表示-1 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目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同
在下列机器数()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补码 B、原码C、反码 D、原码和反码
目前在小型机和微型计算机里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 BCD码十六制编码 ASCII码汉明码
零的原码可以用一下哪个代码表示( ) A、11111111 B、10000000 C、01111111 D、11000000
9位原码能表示的数据个数是( ) A、10 B、9 C、511 D、512
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补码运算的目的是为了() 与手工运算的方式保持一致 提高运算速度 简化计算机的设计 提高运算的精度
若浮点数用补码表示,则判断运算结果是否为规格化数的方法是() 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异为规格化数 阶符与数符相同为规格化数 阶符与数符相异为规格化数 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同为规格化数
用海明码对长度为8位的数据进行检纠错时, 若能纠正一位错,则检验位数至少为( ) A、3 B、5 C、4 D、2
假定下列字符码中有奇偶校验位,但没有数据错误, 采用奇校验的字符码是()。 A、11001010 B、11010111 C、11001100 D、11001011
补码加/减法是指() )操作数用补码表示,由数符决定两尾数的操作,符号位单独处理 操作数用补码表示,连同符号位直接相加,减某数用加某数的机器负数代普,结果的符号在运算中形成 操作数用补码表示,两尾数相加/减,符号位单独处理 操作数用补码表示,符号位和尾数一起参加运算,结果的符号与加/减数相同
8位补码10010011等值扩展为16位后,其机器数为() 1.1111111011011E+15 1111111110010011 0000000010010011 1.00000001001E+15
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来实现 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 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补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 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在双符号位判别溢出的方案中,出现正溢出时,双符号位应当为( ) A、00 B、10 C、01 D、11
当定点运算发生溢出时,应进行() 舍入处理 发出出错信息 向左规格化 向右规格化
页式存储管理与段式存储管理不仅有相位似的地址结构,而且在管理上也有许多共同点,表现头 都由系统预先对主存空间分区(块) 用户编程都使用连续的逻辑地址 作业信息均可被存放在不一定相邻的主存区域中 都需要硬件进行动态重定位 均需要操作系统与硬件相互配合来实现存储保护
零的表示是唯一的编码有: 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移码
采用银行家算法能避免死锁,这是因为 能时刻保持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时刻保持至少有一个进程能得到所需的全部资源 能保证各进程所需的资源总量不超过系统拥有资源量 当系统现有的咨源不能满足某进程的尚需量,时就可抢夺该进程已占的咨源 若某进程申请的资源量超过了该进程的尚需量, 则可推迟为其分配资源
采用通道结构的计算机系统中,中央外理器与外围外理设备之间的关系有 中央处理器执行一条”启动 1/O”指令可启动指定的设备 中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是可以并行工作的 外围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送工作不需要中央处理器的干预 外围设备工作结束后应把工作情况反馈给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可启动多台设备,让它们并行工作
采用树形目录结构的优点是 可解决重名问题 有利于文件的分类 能利用相对路径提高检索文件的速度 D.能进行存取权限的控制 能进行存取权限的控制
采用多线程技术的操作系统具有 一个进程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线程 把进程作为资源分配单位,把线程作为调度和执行单位 同一进程中的各线笥间的通信在该进程的地址空间中进行 不同的线程有不同的任务,因而一定执行不同的程序 允许多个线程并发执行
采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系统,在收回作业归还的空间时可能引起”空闲区表”发生()的变化 某登记项始址改成归还区始址但长度不变 某登记项始址不变,长度改为原长度加归还区长度 增加一个有效登记项 减少一个有效登记项 某登记项的始址和长度均需修改
采用分页式点拟管理时,页面调度是否出”抖动”是与()有关的 作业可使用的主存块数 划分的主存块的大小 用户编制的程序的局部性程序 辅助存储器的容量 选择的页面调度算法
适合多道程序设计的存储管理方式有 固定分区 可变分区 页式段式段页式
进程间用信件来交换信息时必须要有 send 和 teceive 两条基本的通信原语,它们的功能是 A、可调用 send 原语请求把信件发送给指定的进程或指定的信箱 B、可调用 teceive 原语请求从指定的进程或指定的信箱中索取一封信件 C、若指定的信箱已存满了信件, 则把调用 send 原语的讲程置成等信箱状杰 D、若指定的信箱中无信, 则把调用 teceive 原语的讲程香干等信件状杰 E、当把-封信存入了信箱或从信箱中取出一封信后应释放等信件者或等信箱者
采用 DMA 方式进行数据传送的设备 , 比不采用 DMA 方式进行数据传送的设备优先级要高
道程序是由通道控制字组成的 , 通道控制字也称通道指令
逻辑右移执行的操作是进位标志位移入符号位 , 其余数据位依次右移 1 位 , 最低位移入进位标志位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加法运算
设 [x] 补 = 0.x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7 , 若要求 x > 1/2 成立 , 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x 1 必须为 1 , x 2 ~ x 7 至少有一个为 1
计算机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能执行操作系统的命令个数
计算机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计算机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地址信息的设施
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模块化 , 同时减少了信息传输线 地 数目
在串行进位的并行加法器中,影响加法器运算速度的关键因素是 门电路的级延迟 元器件速度 进位传递延迟 各位加法器速度的不同
当定点运算发生溢出时,应进行()。 向右规格化 舍入处理 发出出错信息〇向左规格化
原码加减交替除法又称为不恢复余数法,因此()。 当某一步余数为负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 仅当最后一步余数为负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 不存在恢复余数的操作 当某一步运算不够减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补码乘法器中,被乘数和乘数的符号都不参加运算 运算器中通常都有一个状态标志寄存器,为计算机提供判断条件,以实现程序转移 在小数除法中,为了避免溢出,要求被除数的绝对值小于除数的绝对值 并行加法器中高位的进位依赖于低位
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 通道方式中断方式 DMA方式程序查询方式
假设指令字长16位,操作数的地址码为6位,指令有二地址、一地址和零地址三种格式。采用扩展操作码技术,若二地址指令有8种,零地址指令64种,则一地址指令最多有()种 A、512 B、255 C、342 D、511
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改变程序执行顺序
下列关于机器语言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对程序员而言,要求具备硬件知识 对机器的依赖性较强 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序的难度比高级语言大 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执行速度比高级语言慢
以下有关RISC的描述,正确的是() 采用RISC技术后,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又恢复到早期的比较简单的情况 为了实现兼容,新设计的RISC是从原来的CISC系统的指令系统中挑选一部分实现的 RISC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指令数 RISC设有乘,除法指令和浮点运算指令
以下的()不能支持数值处理 A、算术运算类指令 B、移位操作类指令 C、输入/输出类指令 D、字符串处理类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