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农业大学-农学-植物病理学

判断题 (C第1-15题每题5分) 1. 西瓜枯萎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剖开根茎可见维管未变黑褐色 (A) 对 (B) 错
植物病原细菌都是杆状,都有鞭毛 (A) 对 (B) 错
病毒和真菌、细菌一杆有细胞结构 (A) 对 (B) 错
每种植物病毒有多种蛋白质和核酸 (A) 对 (B) 错
植物对病毒的交叉保护作用是一种获得免疫性 (A) 对 (B) 错
寄生性种子植物都是双子叶植物 (A) 对 (B) 错
植物寄生线虫都是专性寄生物 (A) 对 (B) 错
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A) 对 (B) 错
白菜霜霉病病斑上的霜霉状物是菌丝体 (A) 对 (B) 错
无隔菌丝始终不形成隔膜 (A) 对 (B) 错
菌核是由拟薄壁组织和和疏松组织组成的 (A) 对 (B) 错
鞭毛菌亚门的真菌多为水生或在潮湿的土壤中 (A) 对 (B) 错
闭囊壳通常着生于寄主细胞内 (A) 对 (B) 错
游动孢子借水流传播,孢囊孢子借气流传播 (A) 对 (B) 错
担子菌有两种菌丝,即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A) 对 (B) 错
分子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可以着生于 (A) 子囊壳内 (B) 植物体表 (C) 孢子囊内 (D) 子囊盘内
白菜根肿菌的休眼孢子囊着生于 (A) 植物体表 (B) 孢子囊内 (C) 寄主细胞内 (D) 游动孢子囊内
卵菌和接合菌都可形成孢子囊,它们之间的区别是 (A) 前者在孢子囊内形成游动孢子,后者在孢子囊内形成孢囊孢子 (B) 二者在孢子囊内都可形成游动孢子 (C) 前者不形成游动孢子,后者可以 (D) 前者不形成孢囊孢子,后者可以
双游现象发生在 (A) 霜霉菌 (B) 水霉菌 (C) 白锈菌 (D) 疫霉菌
引起瓜类、茄类作物花腐病的病原物是 (A) 毛霉菌 (B) 根霉菌 (C) 腐霉菌 (D) 笄霉菌
花叶型症状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A) 对 (B) 错
植物病毒本身没有毒素,酶或其他与致病作用有关的物质 (A) 对 (B) 错
桑寄生属于全寄生种子植物 (A) 对 (B) 错
植物寄生线虫都是蠕虫形的 (A) 对 (B) 错
单个品种不能鉴定生理小种 (A) 对 (B) 错
作物品种更换往往容易引起病害的流行 (A) 对 (B) 错
特异性抗性的优点是抗性强,抗性不易丧失 (A) 对 (B) 错
寄生物不一定是病原物,而病原物一定是寄生物 (A) 对 (B) 错
水霉目藏卵含有多个卵球 (A) 对 (B) 错
游动孢子借气流传播 (A) 对 (B) 错
接合孢子是由两个异形配子囊结合而形成的 (A) 对 (B) 错
桃褐腐病菌经常发生的是无性孢子 (A) 对 (B) 错
梨锈菌具有转主寄生现象 (A) 对 (B) 错
植物病害的病斑出现小黑点,均为分子孢子器 (A) 对 (B) 错
Agrobacterium 属和Clavibacter 属的细菌草兰氏染色反应都是阴性 (A) 对 (B) 错
生活史中,双核阶段较长的真菌为 (A) 子囊菌 (B) 接含菌 (C) 担子菌 (D) 半知菌
担子菌是最高等的一类真菌,它由()演化而来 (A) 鞭毛菌 (B) 接含菌 (C) 子囊菌 (D) 半知菌
胶锈属引起 (A) 蚕豆锈病 (B) 葡萄锈菌 (C) 梨锈病 (D) 玫瑰锈病
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A) 芽殖 (B) 裂殖 (C) 两性生殖 (D) 复制
影响植物病害潜育期长短的最大因素是 (A) 温度 (B) 湿度 (C) 光照 (D) PH?值
欧氏杆菌属的细菌都有很多周鞭 (A) 对 (B) 错
植物病毒是一种专性寄生物 (A) 对 (B) 错
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起识别作用,而蛋白质起遗传作用 (A) 对 (B) 错
植物线虫只为害植物的根和地下茎及块根 (A) 对 (B) 错
菟丝子属于全寄生种子植物 (A) 对 (B) 错
苗期抗病的品种在成株期一定抗病 (A) 对 (B) 错
单次侵染病害都是积年流行病害,高频侵染病害都是单年流行病害 (A) 对 (B) 错
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其致病性也强 (A) 对 (B) 错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绵霉属的真菌引起的 (A) 对 (B) 错
核盘菌属主要靠无性孢子来侵染植物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