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国医科大学-思想道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 ) A.思想政治理论课 B.人文课 C.社会科学课 D.自然科学课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C.全面小康生活的向往 D.共同富裕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表达的意思,下列错误的( ) A.人要有远大的理想 B.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信念 C.成就事业要靠辛勤的劳动 D.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人生观包含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 )三方面的内容。 A.人生理想 B.人生际遇 C.人生价值 D.人生思考
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所认识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人为什么活着 B.人如何对待生活 C.怎样对待人生境遇 D.怎样选择人生道路
大学生应该树立的人生态度中,下列表述错误的( ) A.认真务实 B.乐观向上 C.积极进取 D.潇洒取乐
马克思说:“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这表明( ) A.实现自我价值是创造社会价值的原因 B.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人生的社会价值可以代替自我价值 D.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他人的认可
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 ) 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 C.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 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程度
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贯穿于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追求高尚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为他人所喜欢的人,这属于( )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生活理想 D.社会理想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的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状态。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决定事业的成败。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其中( ) A.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 B.低层次的信念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信仰 C.相同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们信念始终一致 D.各种信念没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 ) A.唯物辩证法 B.历史唯物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剩余价值学说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下列回答中错误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C.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D.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世界范围内的工人运动的广泛开展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他们的联系是( ) 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B.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 C.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之间的关系 D.理想和空想之间的关系
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有可能变成将来的现实。而把理想变成现实,最根本是要( ) A.付诸行动 B.坚定信念 C.符合规律 D.敢于创新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是习近平总书记教导青年( ) A.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B.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C.实现理想要靠艰苦奋斗 D.实现理想要看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下列描述中不能体现中华民族重精神的优秀传统的是( ) 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B.“兼相爱,交相利” 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宜修身为本” D.“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勤劳勇敢 B.自强不息 C.改革创新 D.爱国主义
我们要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是( ) A.国际主义 B.集体主义 C.改革创新 D.开拓进取
19.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 ),是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证。 A.民族特征 B.国家特色 C.时代潮流 D.民族特色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 B.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赵避之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B.保卫祖国、反对侵略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取得了重要的积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赢互利 B.互相尊重、求同存异 C.增强两岸同胞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D.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下列哪项没有体现中华民族创新创造的深沉禀赋( ) A.“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B.“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C.“因革损益、革故鼎新” D.“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 )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 A.国家、社会、公民 B.国家、集体、个人 C.自我、他人、社会 D.单位、家庭、个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 ) A.比肩并列关系 B.同一关系 C.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D.没有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 )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A.国家、社会、公民 B.国家、集体、个人 C.自我、他人、社会 D.单位、家庭、个人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的重大意义,下列回答中错误的是( )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指南 C.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D.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历史底蕴是(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D.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是(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D.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人民性和( ) A.真理性 B.实践性 C.真实性 D.优越性
习近平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段话意味着,培养正确的( ),对青年来讲至关重要。 A.世界观 B.人生观 C.法治观 D.价值观
法律和道德,说到底都是( ) A.社会行为规范 B.人们的内心信念 C.做事情的原则 D.社会要求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由这段话可看出,孟子在道德起源上,主张( ) A.动物本能论 B.先天人性论 C.情感欲望论 D.自然人性论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其中,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 A.辩护功能 B.沟通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人类社会至今为止一共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与此一致,人类社会总共出现了( )种道德形态。 A.五 B.六 C.四 D.七
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 )前后 A.五四运动 B.土地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共生活最需要的是( )。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 A.公共情怀 B.公共精神 C.公共秩序 D.公共榜样
社会公德是指在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道德要求。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 A.遵纪守法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文明礼貌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最大的虚拟公共生活平台。因此,网络交往中的道德实际上属于( )的范畴。 A.社会公德 B.家庭美德 C.职业道德 D.生态道德
从业人员做到公平、公正,不损公肥私,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无论对人对己都要出于公心,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来处人待事。这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是:( ) A.性爱 B.责任 C.理想 D.情欲
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名言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相近的是( ) 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乎矣?我未见力不足者
下列哪个字是“法”的古体( ) A.琺 B.法 C.灋 D.鍅
关于法律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 B.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是法的最早的表现形式 C.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D.法律完全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而不是出于调整经济关系的需要
从法律渊源上来说,现代中国属于( ) A.大陆法系 B.英美法系 C.中华法系 D.普通法系
从“彭宇案”掀起的轩然大波,到“扶老被污伤老,好人败诉赔钱”等事件的一再发生,使历来推崇“助人为乐”的国人遭遇了严重的道德考验。2013年8月1日,《深圳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的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公民救助行为立法的空白。为此,有媒体撰文《“好人法”释放道德正能量》,认为该规定无疑会释放出挺好人,做好人的正能量,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不无益处。法律之所以能释放道德正能量,是因为( ) A.法律是道德的基础 B.法律是道德的前提 C.法律是道德的归宿 D.法律是道德的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话:“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的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的水源。”这说明公正司法的重要性。公正司法是( ) A.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定因素 B.社会公正的最终目标 C.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D.社会公正的唯一标准
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协 C.国务院 D.中共中央
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 )以上多数通过。 A.2/3 B. 1/2 C.1/5 D.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