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山东开放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体现,保护和实现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最高的权威。(2.0分)
经过4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2.0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0分)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社会层面,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2.0分)
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应( )。(3.0分)0.0 分 A、 全面地、科学地评价国外优秀道德成果,以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哪些成果可以为我所用 B、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 C、 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对民族文化和民族道德的自尊和自信, 自觉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道德虚无主义,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D、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对外来文化或道德成果进行具体分析,科学鉴别,择善而从
关于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说法正确的是( )。(3.0分)0.0 分 A、 两者解决的问题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我国的民族政策为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置的,特别行政区是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妥善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为实现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而设置的 B、 两者实行地区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特定地区,特别行政区是在香港、澳门等特定地区 C、 两者权限不同。民族自治地方有民族自治权,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 D、 两者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民族自治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 )。(3.0分)0.0 分 A、 政治权利和自由 B、 人身权利和自由 C、 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 D、 宗教信仰自由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 )决定的。(3.0分)0.0 分 A、 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 B、 鲜明的阶级立场 C、 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 D、 近代中国的国情
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的是( )。(3.0分)0.0 分 A、 国家行政机关 B、 监察机关 C、 审判机关 D、 检察机关
宪法的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在( )。(3.0分)0.0 分 A、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B、 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C、 宪法是一切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 D、 宪法是一切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大学生应该以( )、( )、( )为根本要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2.0分)0.0 分 A、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B、 有本领、有文化、有担当 C、 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 D、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2.0分)0.0 分 A、 国家 B、 大国 C、 强国 D、 富国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切活动,都要以( )为最终目的。(2.0分)0.0 分 A、 国家利益 B、 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 C、 集体利益 D、 中国共产党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 )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2.0分)0.0 分 A、 上天的命令或者神的旨意 B、 情感欲望 C、 劳动 D、 先天存在的良心、理念或精神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要求我们自觉以( )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增强抵御错误价值观侵蚀的能力。(2.0分)0.0 分 A、 中国传统文化 B、 科学文化知识 C、 基督教精神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2.0分)
理想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2.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2.0分)
法与法律完全相同。(2.0分)
社会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2.0分)
爱国既需要深厚的情感和思想,更需要实际的行动。(2.0分)
当前,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巅峰。(2.0分)
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也必然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反过来,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荣辱观。(2.0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坚持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2.0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2.0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不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2.0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0分)
中国古代被公认符合“三不朽”标准的是孔子和王阳明。
红军长征中为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需要冒着中毒的危险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先尝。(2.0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什么复制品、舶来品,而是有其自身的独特本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就是其中的内核。(2.0分)
关于人生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3.0分)1.5 分 A、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B、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C、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D、 人生目的取决于人生态度
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是:(3.0分)1.5 分 A、 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B、 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C、 要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D、 要从个人家庭条件出发
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可以从以下( )方面来理解。(3.0分)1.5 分 A、 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 基础的客观要求 B、 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C、 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体现了目的与手段相统一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D、 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大的凝聚力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3.0分)3.0 分 A、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B、 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 C、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 D、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于“新时代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的说法正确的是: (3.0分)1.5 分 A、 A.时代变了,但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 B.时代变了,但我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变 C、 C.时代变了,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没有变 D、 D.时代变了,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3.0分)3.0 分 A、 人生目的 B、 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 D、 人生矛盾
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其依据是( )。(3.0分)0.0 分 A、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B、 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C、 基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D、 基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道德( )。(3.0分)3.0 分 A、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C、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D、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
关于人生观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3.0分)0.0 分 A、 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 B、 人生价值决定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C、 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D、 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因为:(3.0分)3.0 分 A、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B、 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C、 中国精神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D、 中国精神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2.0分)0.0 分 A、 理论来源 B、 实践依据 C、 理论来源和实践依据 D、 事实基础
人生态度主要回答( )。(2.0分)2.0 分 A、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B、 什么样的人生最有价值 C、 人为什么活着 D、 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职业道德的特征:(2.0分)2.0 分 A、 规范性与纪律性 B、 多样性与稳定性 C、 传承性与发展性 D、 单一性与多变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是精神上的“钙”。(2.0分)2.0 分 A、 文艺 B、 情怀 C、 理想信念 D、 爱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2.0分)2.0 分 A、 民族就有希望 B、 社会就有价值 C、 人民就有担当 D、 民族就有力量
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曾说“互联网是最大的复印机”“但是在新的经济形态里面,这样的复制品已经没有价值了”。以下哪项不符合上述叙述:(2.0分)0.0 分 A、 互联网中呼吁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B、 互联网上可以随便散播信息 C、 分享信息是互联网的初衷之一 D、 上网检索信息可以节约金钱和时间资源
(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2.0分)2.0 分 A、 中华传统美德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普世价值观 D、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
( )不是选择理想信念的标准。(2.0分)2.0 分 A、 要看它怎样对待理性和科学 B、 要看它怎样对待现实生活 C、 要看它怎样对待道德和精神追求 D、 要看它怎样对待朋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不符合以上叙述的是:(2.0分)0.0 分 A、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B、 品德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认同和践履的结果 C、 比起圣人,普通人的品德修养先天不足,一生都难以达到提升道德境界的目标 D、 “行道”是品德修养的途径和目的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是( )。(2.0分)0.0 分 A、 有没有法律 B、 法律的多寡 C、 法律的好坏 D、 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