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平顶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可行性研究阶段使用的图形工具是(  )(本题2.0分) A. ① DFD图 B. ②N-S图 C. ③ PAD图 D. ④Warnier图
HIPO的含义是(  )(本题2.0分) A. ① 层次、输入、处理、输出 B. ②高速、信息、程序、目标 C. ③ 顶层的IPO图 D. ④关于输入、处理、输出的层次
若要保证开发出来的软件局部优化,而且能尽早发现设计上的错误,应采用(  )(本题2.0分) A. ① 自顶向下的开发方法 B. ② 自底向上的开发方法 C. ③ 渐增式的开发方法 D. ④ 非渐增式的开发方法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2.0分) A. ① 模块的作用域在模块的控制域之内 B. ② 模块的控制域在模块的作用域之内 C. ③ 模块的作用域和模块的控制域有时相同 D. ④ 模块的作用域和模块的控制域都是一种层次结构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本题2.0分) A. ① 破坏已有的软件 B. ②寻找软件中的错误 C. ③ 证明软件不能正常工作 D. ④证明软件功能正确
等价类划分属于(  )(本题2.0分) A. ① 白盒测试 B. ② 黑盒测试 C. ③ 穷尽测试 D. ④ 系统测试
结构化程序设计就是要(  )(本题2.0分) A. ① 保留GOTO语句 B. ② 取消前转GOTO语句 C. ③ 限制GOTO语句的使用 D. ④ 取消后转GOTO语句
V(G)=m-n+p中的p取3意味着(  )(本题2.0分) A. ① 软件有三个模块 B. ② 软件有两个子程序 C. ③ 主程序中含两个子程序 D. ④ 软件有三个子程序
CMU/SEI推出的( 2 )将软件组织的过程能力分为五个成熟度级别,每一个级别定义了一组过程能力目标,并描述了要达到这些目标应该具备的实践活动。(本题2.0分) A. A. CMM  B. B. PSP C. C. ISO-9000 D.  D. RUP
在数据流图中,源点和终点的数量(  )(本题2.0分) A. ① 必须是一对一的 B. ② 源点个数大于终点个数 C. ③ 终点个数大于源点个数 D. ④ 依需要而定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需求活动的一种工作产品。(本题2.0分) A. true B. false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通过施加于构件上的限制及组成与设计规则来表现构件和构件间的关系。(本题2.0分) A. true B. false
Pareto原理说明,测试发现的错误中的80%很可能是由程序中20%的模块造成的。(本题2.0分) A. true B. false
瀑布模型中每个阶段都必须完成规定的文档,没有交出合格的文档就是没有完成该阶段的任务。(本题2.0分) A. true B. false
控制耦合实质是在单一接口上选择多功能模块中的某项功能。(本题2.0分) A. true B. false
软件工程方法学包含三个要素:方法、模型和过程。(本题2.0分) A. true B. false
Alpha测试由用户在开发者的场所进行,并且在开发者对用户的“指导”下进行测试,开发者负责记录发现的错误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本题2.0分) A. true B. false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要点: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描述问题的问题空间与实现解法的解空间在结构上尽可能一致。以数据和信息为主线,把数据和处理相结合。(本题2.0分) A. true B. false
白盒测试又叫做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黑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本题2.0分) A. true B. false
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在它的开发中没有明显的制造过程。对软件的质量控制,必须着重在软件维护方面下功夫。(本题2.0分) A. true B. false
在软件开发模型中,( )是一种风险驱动模型,它适用于大型软件的开发,并支持面向对象的过程和开发。(本题2.0分) A. 喷泉模型 B. 增量模型 C. 瀑布模型 D. 螺旋模型
一个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习惯、逻辑思路等就构成了这个程序员的( )(本题2.0分) A. 编程风格 B. 编码格式 C. 程序编码 D. 程序代码
根据软件维护的任务与性质不同,通常可将软件维护分为( )活动(本题2.0分) A. 五类 B. 四类 C. 三类 D. 两类
可重用软部件必须具备三个特点,请选择其中之一( )(本题2.0分) A. 接口清晰、简明、可靠 B. 接口清晰、简明  C. .接口清晰 D. 接口好 
在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软件时,类构件一般可通过三种方式实现重用,即:实例重用、继承重用和( )(本题2.0分) A. 动态重用  B. 功能重用 C. 多态重用 D. 接口重用
一个有效的处理风险的策略应该包括下述三个方面的内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 )(本题2.0分) A. 风险管理 B. 风险控制 C. 风险检测 D. 风险监督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最早形成的软件配置项是( )(本题2.0分) A. 需求说明书 B. 项目计划 C. 设计说明书 D. 系统规格说明书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种基本方法是( )(本题2.0分) A. 逐步求精法 B. 迭代法   C. 筛选法 D. 递归法
瀑布模型的存在问题是( )(本题2.0分) A. 用户容易参与开发 B. 适用可变需求 C. 用户与开发者易沟通  D. 缺乏灵活性 
数据流图和( )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本题2.0分) A. IPO图 B. PDL C. 数据字典 D. 层次图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是用的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本题2.0分) A. 等价类划分 B. 边值分析 C. 因果图 D. 判定表
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是不适用的。(本题2.0分) A. 数据流图 B. 判定表 C. PAD图 D. 数据词典
()数据处理问题的工作过程大致分为三步,即取得数据、变换数据和给出数据。(本题2.0分) A. 变换型 B. 事务型 C. 结构化 D. 非结构化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手段之一,测试的目标是()。(本题2.0分) A. 证明软件符合设计要求 B. 发展软件的潜在能力 C. 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D. 判定软件是否合格
程序流程图中的箭头代表()。(本题2.0分) A. 数据流 B. 控制流 C. 顺序流 D. 调用
下述有关模块独立性的各种模块内聚,内聚度(强度)最低的是( )。(本题2.0分) A. 巧合内聚 B. 时间内聚 C. 过程内聚 D. 逻辑内聚
下述有关模块独立性的各种模块之间的耦合,耦合度最低的是( )。(本题2.0分) A. 内容耦合 B. 控制耦合 C. 非直接耦合 D. 标记耦合
下述有关模块独立性的各种模块之间的耦合,耦合度最高的是( )。(本题2.0分) A. 内容耦合 B. 控制耦合 C. 外部耦合 D. 公共耦合
从下列有关系统结构图的叙述中选出正确的叙述( )。(本题2.0分) A. 系统结构图中反映的是程序中数据流的情况 B. 系统结构图是精确表达程序结构的图形表示法。因此,有时也可将系统结构图当作程序流程图使用 C. 一个模块的多个下属模块在系统结构图中所处的左右位置是无关紧要的 D. 在系统结构图中,上级模块与其下属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用有向线段表示。这时,使用斜的线段和水平、垂直的线段具有相同的含义
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 )和指定的覆盖标准。(本题2.0分) A. 程序的内部逻辑 B. 程序的复杂程度 C. 使用说明书 D. 程序的功能
已有的软件被改版时,由于受到变更的影响,改版前正常的功能可能发生异常,性能也可能下降。因此,对变更的软件进行测试是必要的。这属于( )。(本题2.0分) A. 退化测试 B. 白盒测试 C. 域测试 D. 黑盒测试
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本题2.0分) A. 过程,子程序,分程序 B. 顺序,条件,循环 C. 递归,堆栈,队列 D. 调用,返回,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