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川北医学院口腔预防医学

.口腔预防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全体人群 B.健康人群 C.患病人群 D.高危人群 E.就诊人群
全国爱牙日开始于: A. 1987 年 B. 1988 年 C. 1989 年 D. 1990 年 E. 1991 年
工业化国家,人群牙周健康状况逐步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A. 合理的饮食结构 B. 氟的使用 C. 牙周手术的广泛开展 D.良好的口腔卫生 E. 患龋率的下降
在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中,能同时反映牙周健康状况和治疗需 要的指数是: A. DMFT B. Fci C. CPI D.GI E. PLI
.WHO 牙周状况评价标准中划为低等的牙结石检出平均区段数范围是: A.0.0~1.0 B.1.1~2.0 C.1.5~2.5 D.1.6~2.5 E.2.5~3.6
不属于牙周疾病流行的影响因素是: A. 口腔卫生 B. 饮酒 C. 抽烟 D. 营养 E. 性别
在变形链球球菌组中,最主要致龋链球菌的血清型为: A. c、d、g B. d、f、g C. c、e、f D.c、e、g E. e、f、g
致龋菌分解糖产生的主要酸性产物是: A. 甲酸 B. 乙酸 C. 丙酸 D.乳酸 E. 琥珀酸
关于氟与牙健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氟是人体正常代谢所需的微量元素 B.氟是促进牙齿健康的必需微量元素 C.龋病是由于牙齿缺乏氟造成的 D.低氟区儿童出生后就可以补充氟 E.局部用氟的安全性高于全身用氟
龋病的一级预防包括: A.根管治疗 B.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C.窝沟封闭 D.修复牙体缺损 E.修复牙列缺失
从结构组成说明沟裂易发龋的原因是: A.钙、低而蛋白质高 B.钙低而磷、蛋白质高 C.钙高而磷、蛋白质低 D.钙、磷高而蛋白质低 E.钙、蛋白质高而磷低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是检查有代表性的六颗牙,即: A.16、26、11、31 的唇(颊)面及 36、46 的舌面 B.16、11、24、31 的唇(颊)面及 36、46 的舌面 C.16、26、11、31 的舌面及 36、46 的唇(颊)面 D.16、11、24、31 的舌面唇及 36、44 的(颊)面 E.16、26、36、46 的唇(颊)面及 11、31 的舌面
龋均是说明人群中: A.每人平均患龋的牙数 B.每人平均患龋的牙面数 C.每人平均患龋、失、补的牙数 D.每人平均患龋、失、补的牙面数 E.每人平均因龋失牙数
窝沟封闭不适用于: A.能卡住探针的深窝沟的牙 B.对侧同名牙患龋的牙 C.萌出3年未患龋的牙 D.窝沟不深且自洁作用好的牙 E.可疑龋或有患龋倾向的牙
机械性去除牙菌斑的方法不包括: A.漱口 B.刷牙 C.牙签 D.牙线 E.洁治
口腔流行病学
牙菌斑
窝沟封闭:
牙本质敏感
预防性树脂充填
牙颌异常
菌斑控制是预防牙周病的主要措施。()
氟对微生物的作用包括:对糖酵解的影响;抑制细菌摄入葡萄糖;抑制细菌产酸和抑制细菌繁殖。(
引起牙本质敏感的典型刺激包括:温度、吹气、机械、化学。()
龋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细菌因素;宿主因素;食物因素;时间因素。()
第二横磨牙窝沟封闭的最佳年龄为11-13岁。()
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可收集多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属性;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口腔健康的相关生活质量。()
牙齿萌出后达到咬合面即可做窝沟封闭,一般是萌出后5年之内。()
一般认为人体适宜的氟摄入量为为0.05~0.07mg/(kg.d)。()
3~6儿童每次牙膏用量约为“米粒”大小,约0.1g。()
10、一般认为当人体短时间内摄入氟剂量为5mg F/kg体重时需要立即处理和住院。()
社区牙周指数的记分标准包括那些?(15分
2、口腔健康教育的任务包括哪些内容?(10分)
3、龋病的三级预防分别是什么?(10分)
4、窝沟封闭的适应证是?(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