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 )的理论体系。 一般规律 特殊规律 共同属性 特殊属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 )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 );而且致力于积极( )。 实践‘改变世界’ ‘解释世界’ . 实践 ‘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 真理‘改变世界’ ‘解释世界’ . 理论 ‘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始终“占据着( )的制高点”。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 上闪耀真理光芒,也只有实现( )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理论 中国化 中国化 . 实践 世界化 世界化 . 真理和道义 中国化 中国化 . 道义 中国化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 《反杜林论》出版《资本论》出版 .《共产党宣言》发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出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 )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基本问题 .基本原理 .科学理论 .科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_________。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概论课程以( )为主线,以( )为主题,以( )为重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是使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理论。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 )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17世纪末18世纪初 .18世纪末19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末21世纪初
(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1917 .1919 . 1921 .1927
(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 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十月革命 .新文化运动 . 五四运动
在中国漫长的革命过程中,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 )作为自己的领袖, 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列宁 列宁主义 .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 萌芽 .初步形成 . 成熟 .确立
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具体实践中,在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 )、把共产国际决 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教条化 神圣化 . 神圣化 教条化 . 理论化 命令化 .理论化 权威化
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在( )上。 遵义会议 .党的七大 .党的八大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 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为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 第一次结合 .第二次结合 .第三次结合 .第四次结合
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 )为主体的革命战争,通过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长期的 壮大革命力量,开创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农民 . 工人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认清( ),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 .中国历史 . 中国国情 .中国革命 . 世界局势
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 ),这是近代中国 资会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封建社会 、前资本主义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反帝爱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半殖地半封建社会
以( )的爆发为标志,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也就是中国资产阶级 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北伐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 社会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 资本主义体系 .封建主义体系 .社会主义体系 .前资本主义体系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有三种经济成分,下列不属于的是( ) 社会主义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与三种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 、官僚阶级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官僚阶级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农民阶级和工人阶
1956年4月和5月,( )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题。 毛泽东 、周恩来 、陈云 、邓小平
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 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国防现代化 、科学技术现代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报告是( )。 《党的八大报告》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 )。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的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大资产阶级
毛泽东提出了以 为基础,以 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 工业 农业 、农业 重工业 、农业 工业 、农业 轻工业
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 设上来。 民主 、法治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处理敌我矛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判断
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是在( ) 1945年 1966年 1978年 198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的战略决策。 文化建设 政治建设 经济建设 制度建设
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的标志是( ) 1987年 党的十三 1992年 党的十四大 1997年 党的十五大 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 战争与革命 改革与开放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正式提出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重要思想是在 (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2年 党的十二大 1987年党的十二大 1992年视察南方谈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核心在保持( ),本质在坚持( )。 继往开来 党的根本宗旨 执政兴国 . 与时俱进 党的思想建设 执政治国 .继往开来 党的政治领导 执政富民 .与时俱进 党的先进性 执政为民
党的(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六大 .党的十五大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弘扬民族精神 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④做好思想 ② .①④ .①②③ .①②③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 )形成的。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 .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 .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 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开拓的结果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