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太原师范学院-文学概论

1. (单选题) “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本题3.0分) A、 亚里士多德 B、 钱钟书 C、 王夫之 D、 布封
2. (单选题) “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本题3.0分) A、 黑格尔 B、 姚斯 C、 刘勰 D、 布封
3. (单选题) 接受动机不可以分为( )(本题3.0分) A、 审美动机 B、 求知动机 C、 借鉴动机 D、 施教动机
4. (单选题) 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 )(本题3.0分) A、 语言表现 B、 体裁类型 C、 结构安排 D、 形象创造
5. (单选题) 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 )效果。(本题3.0分) A、 领悟 B、 延留 C、 净化 D、 共鸣
6. (单选题) 朝鲜语、日语、越南语深受汉语的影响,被称为( )(本题3.0分) A、 域外汉语 B、 域外方言 C、 域外汉字 D、 域外文字
7. (单选题) 艺术构思中作家最基本和常用的构思技能与方式是( )(本题3.0分) A、 突出 B、 综合 C、 简化 D、 变形
8. (单选题) “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 )(本题3.0分) A、 列宁 B、 高尔基 C、 毛泽东 D、 鲁迅
9. (单选题) “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 )(本题3.0分) A、 思想性与艺术性 B、 功利性与无功利性 C、 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 创作与接受
10. (单选题) 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本题3.0分) A、 俄国形式主义 B、 新批评 C、 接受美学 D、 .结构主义
11. (多选题) 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 )(本题4.0分) A、 倒装与歧义 B、 夸张与对比 C、 借代与用典 D、 比喻与象征
12. (多选题) 风格的特性是( )(本题4.0分) A、 独创性 B、 多样性 C、 稳定性 D、 相对性
13. (多选题) 文学接受的主体指( )(本题4.0分) A、 阐释者 B、 审美者 C、 认识者 D、 思想者
14. (多选题) 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 )(本题4.0分) A、 新批评 B、 自然主义批评 C、 俄国形式主义 D、 结构主义
15. (多选题) 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本题4.0分) A、 真实性 B、 革命性 C、 情感性 D、 倾向性
16. (多选题) 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 )(本题4.0分) A、 实践获取 B、 书本获取 C、 有意获取 D、 无意获取
17. (多选题) 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 )(本题4.0分) A、 模仿者 B、 创造者 C、 集体人 D、 移情者
18. (多选题)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价值取向有( )(本题4.0分) A、 为人民服务 B、 为社会主义服务 C、 为工农兵服务 D、 为政治服务
19. (多选题)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特性( )(本题4.0分) A、 革命性 B、 主导性 C、 层次性 D、 多样性
20. (多选题) 文学具有的双重性质为( )(本题4.0分) A、 审美 B、 情感 C、 想象 D、 意识形态
21. (判断题) 象征性是审美意象的本质体制()(本题3.0分) A、 正确 B、 错误
22. (判断题) 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本题3.0分) A、 正确 B、 错误
23. (判断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虚静”,“神思”都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内涵()(本题3.0分) A、 正确 B、 错误
24. (判断题) 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结()(本题3.0分) A、 正确 B、 错误
25. (判断题)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强调文学与世界联系上与摹仿说有一脉相传之处()(本题3.0分) A、 正确 B、 错误
26. (判断题) 任何时代的文学发展总是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本题3.0分) A、 正确 B、 错误
27. (判断题) 文学话语总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本题3.0分) A、 正确 B、 错误
28. (判断题) 文学话语是一种社会性话语()(本题3.0分) A、 正确 B、 错误
29. (判断题) 文学是以作品的这种形式而存在的()(本题3.0分) A、 正确 B、 错误
30. (判断题) 艺术“以假为真”,“假中见真”。( )(本题3.0分)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