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江苏红色文化252
下列()体现了新四军铁军精神。
A、黄桥决战
B、苏中七战七捷
C、北伐战争
D、南京保卫战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出自()。
A、陈毅的《赣南游击词》
B、陈毅的《梅岭三章》
C、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陈云的《随军西行见闻录》
新四军铁军精神成熟于()。
A、南昌起义部队
B、皖南事变重建军部和抗日斗争
C、南方红军游击队
D、北伐先锋叶挺独立团
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为掩护部队主力转移,在()与十多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激战12小时,击溃敌人五次冲锋,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肉搏拼杀,毙伤敌170余人,全连82人全部英勇牺牲。
A、黄桥
B、沙家浜
C、大胡庄
D、刘老庄
周恩来总理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下山不忘山,进城不忘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这个本就是()。
A、人民群众
B、组织
C、家乡
D、祖国
体现了新四军的建军原则、灵魂所在和政治优势,是铁军精神的核心和精髓。
A、听党指挥
B、艰苦奋斗
C、闻令而动
D、不屈不挠
全国第一个“周恩来班”诞生于()。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淮安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来自()。
A、《八路军军歌》
B、《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C、《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D、《新四军军歌》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带领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部分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部队合编,6月,改称()。
A、“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C、“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D、“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
1910年春天,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求学。在奉天,面对老师“读书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是()。
A、为中华之崛起
B、为革命之胜利
C、为民众之解放
D、为国家之命运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宣告成立。
A、淮安
B、泰州
C、盐城
D、茅山
新四军铁军精神起源于()。
A、南昌起义部队
B、南方红军游击队
C、北伐先锋叶挺独立团
D、皖南事变重建军部和抗日斗争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重建军部,()为新四军代军长。
A、陈毅
B、粟裕
C、刘少奇
D、彭雪枫
“新四军”这个番号是由()提议的。
A、陈毅
B、项英
C、叶挺
D、粟裕
周恩来对党忠诚的力量之源是()。
A、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执着追求
B、对国家前途的深刻思考
C、对家国衰败的历史记忆
D、对封建家庭的生命感受
常州三杰特指江苏常州籍的三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他们是()。
A、恽代英、瞿秋白、罗亦农
B、张太雷、恽代英、夏明翰
C、瞿秋白、张太雷、张闻天
D、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长征。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在()年游击战中培育了坚韧不屈的革命精神,形成了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并最终成为了一支实力强硬的铁军。
A、一
B、三
C、二
D、四
以下场馆中,()不在南京。
A、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
B、梅园新村纪念馆
C、淮海战役纪念馆
D、渡江胜利纪念馆
1921年,周恩来在()参与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A、罗马
B、巴黎
C、伦敦
D、柏林
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勇敢地挑起()领导的重担,开创了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局面。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武昌起义
D、广州起义
1937年9月红军游击队正式更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任命()为政委。
A、粟裕
B、叶挺
C、陈毅
D、项英
新四军铁军精神孕育于()。
A、南昌起义部队
B、皖南事变重建军部和抗日斗争
C、南方红军游击队
D、北伐先锋叶挺独立团
1919年4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国,随即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并逐步成为()学生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南京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加紧了******活动。1941年1月4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蓄意制造的破坏抗战的重大******事件。
A、一四事变
B、皖北事变
C、江西事变
D、皖南事变
1898年,周恩来出生于一个破产的封建家庭。家与国的双重衰败,给了他深刻的生命感受和历史记忆。周恩来曾经说过,()启发了他爱国的民族思想。
A、章太炎发表在《国粹学报》上的文章
B、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C、陈独秀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
D、鲁迅的《狂人日记》
在周恩来看来,()是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态度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和政治走向。
A、读什么书
B、想什么问题
C、为谁服务
D、做什么事情
1921年,周恩来在()参与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A、巴黎
B、罗马
C、柏林
D、伦敦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重建军部,()为政治委员。
A、彭雪枫
B、刘少奇
C、粟裕
D、陈毅
1937年9月红军游击队正式更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任命()为军长。
A、陈毅
B、粟裕
C、叶挺
D、项英
周恩来曾多次表示:“对人民,我们要()为人民服务。”这是周恩来一生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他勤政为民的初心使命。
A、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B、认认真真、踏踏实实
C、诚诚恳恳、老老实实
D、踏踏实实、诚诚恳恳
周恩来勤政为民的初心使命主要体现在()方面。
A、权为民所用
B、力为民所使
C、利为民所谋
D、情为民所系
新四军铁军精神最显著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一个“铁”字上,具体内涵主要包括()。
A、听党指挥的铁的信念
B、执纪严明的铁的纪律
C、报国为民的铁的担当
D、英勇顽强的铁的作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指导和参与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周恩来及时分析与研究党内外的各种状况,吸取总结党的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细化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具体要求,强调全党必须时刻做到“增强党的团结,反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党提出了五个“必须”的要求。关于五个“必须”的要求,以下()说法正确。
A、独立王国的思想必须消灭
B、派别性的干部政策必须反对
C、党的统一领导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必须坚持
D、党内非法活动必须禁止
无规矩不成方圆。早在1938年6月,新四军军部在行军途中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就确定了战时政治工作的方针、任务、制度与领导方式等基本问题,要求部队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决实行()政策。
A、不扰民
B、不收款
C、不拉夫
D、不驻守
传承江苏红色文化,焕发江苏红色文化生命力,就要深入挖掘江苏红色文化内涵,把红色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以下()说法正确。
A、发挥课外实践活动主渠道作用,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课堂。
B、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江苏红色文化融入课堂。
C、利用重大时间节点,做实践大文章。
D、学校要采取多样的如基地参观、情景教育、互动体验、实地调研等红色文化实践形式,丰富学校红色教育的内容。
以下()是新四军战斗过的地方。
A、河北
B、江苏
C、山西
D、安徽
周恩来对亲属的关照和帮助是有原则的,不顺从迁就,绝不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亲戚朋友谋取半点私利。他专门给亲属们定了“十条家规”,不允许他们有一丝一毫的特殊。十条家规中有:亲人来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任何场合不能说自己和周恩来是亲属关系,不能炫耀自己;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让别人代办。除此之外,还有()。
A、生活要艰苦朴素;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B、一律到食堂排队打饭,有工作的自己买饭票,没工作的由周恩来付伙食费
C、不准晚辈丢下工作专程看望他,只能是公差顺路看看
D、不准请客送礼;不准动用公家汽车
发生在江苏这块土地上的历史事件有()。
A、黄桥决战
B、淮海战役
C、新四军东进北上抗日
D、渡江战役
周恩来的基本工作方法包括()。
A、听取意见
B、苦读经书
C、科学论证
D、深入群众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南方红军游击队没有屈服,而是在党的指导思想下凭借不屈的毅力和智慧与敌人展开斗争。以下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躲在山上等待救援
B、将游击队分散到各个小区域,以此扰乱敌军视线
C、人民群众想出各种办法将粮食输送给游击队员
D、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曾说:“现在是人民的时代,……人民是什么?在现阶段,人民包括()。这就是我们服务的对象。”
A、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周恩来精神发轫于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A、正确
B、错误
江苏红色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开放度和包容性不断扩大。
A、正确
B、错误
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张太雷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
A、正确
B、错误
江苏红色文化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起来的。
A、正确
B、错误
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周恩来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远赴欧洲勤工俭学,随后通过反复比较,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
A、正确
B、错误
周恩来精神来自于大浪淘沙的历史选择。
A、正确
B、错误
周恩来精神根植于血浓于水的群众感情。
A、正确
B、错误
江苏红色文化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它积极地将自身的发展成果推向国际的舞台。
A、正确
B、错误
1948年11月8日夜,华野9纵27师79团在追击黄百韬兵团时来到堰头镇(今新沂市草桥镇),一条十几米宽的河流挡住去路。1排3班的战士们在副排长范学福、班长马选云带领下,不顾个人安危,跳进刺骨的冰河,用木板架起人桥。这座“通向胜利的桥”被命名为()。
A、胜利桥
B、十人桥
C、十米桥
D、英雄桥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