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开区域经济学

经济活动区位论是美国经济学家E.M.胡佛提出的。
判断题 (2 分) 2分
A.
错误

B.
正确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首先提出的。
判断题 (2 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判断题 (2 分) 2分
A.
错误

B.
正确
目前,我国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是工业赶超战略。
判断题 (2 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经济特区属于新产业区。
判断题 (2 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人力资本是劳动力的智力资本与健康资本的结合。
判断题 (2 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用乐观法决策,是认为无论决策环境如何,每一种方案都会取得最乐观的结果。
判断题 (2 分) 2分
A.
错误

B.
正确
电力是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又称其为一次能源。
判断题 (2 分) 2分
A.
错误

B.
正确
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判断题 (2 分) 2分
A.
错误

B.
正确
用悲观法决策,即认为无论决策环境如何,每一种方案都会取得最乐观的结果。
判断题 (2 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
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方法主要有()。
多选题 (2 分) 2分
A.
综合平衡法

B.
定性分析法

C.
定量分析法

D.
区域分析法
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将区域分为()。
多选题 (2 分) 2分
A.
极化区域

B.
行政区域

C.
均质区域

D.
计划区域
区域交通系统包括( )。
多选题 (2 分) 2分
A.
铁路

B.
公路

C.
航空运输

D.
水运
以下是连锁效应的是()。
多选题 (2 分) 2分
A.
前向关联效应

B.
后向关联效应

C.
中间关联效应

D.
旁侧关联效应
区域经济是介于()和()之间的中观经济。
多选题 (2 分) 2分
A.
产业经济

B.
宏观经济

C.
微观经济

D.
市场经济
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方法主要有
多选题 (2 分) 2分
A.
综合平衡法

B.
定量分析法

C.
定性分析法

D.
区域分析法
从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内容看包括( )方面
多选题 (2 分) 2分
A.
资金合作

B.
工业贸易合作

C.
劳务合作

D.
农业贸易合作
市场退出的形式有()。
多选题 (2 分) 2分
A.
破产

B.
解散

C.
撤销

D.
接管
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多选题 (2 分) 2分
A.
市场份额最大

B.
环境最优

C.
成本最低

D.
聚集效益
区域经济产业政策可分为()。
多选题 (2 分) 2分
A.
产业结构政策

B.
产业布局政策

C.
投资政策

D.
产业组织政策
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资本以物质形式和()存在。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电力

B.
人力

C.
市场

D.
金融形态
不属于新产业区。
单选题 (2 分) 2分
A.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B.
现代农业园区

C.
经济特区

D.
新工业区
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艾萨德和()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单选题 (2 分) 2分
A.
韦伯

B.
胡佛

C.
赖宾斯坦

D.
杜能
区域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空间结构

B.
就业结构

C.
产业结构

D.
所有以上内容
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与企业

D.
政府
区域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 )问题。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合理

B.
选择

C.
地理

D.
定位
电力成为二次能源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核电

B.
水运

C.
水电

D.
火电
区域市场发展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
单选题 (2 分) 2分
A.
行业发展

B.
经济发展

C.
社会发展

D.
个体发展
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在开放的、交通方便的地区,( )在城镇体系的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单选题 (2 分) 2分
A.
中心原则

B.
市场原则

C.
交通原则

D.
行政原则
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目标驱动机制

B.
宏观调控机制

C.
市场调控机制

D.
利益驱动机制
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二位城市不相上下,这样的城镇体系被称为( )城镇体系。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层级型

B.
网络型

C.
双中心型

D.
顺序 -规模分布型
区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经济。
单选题 (2 分) 2分
A.
产业经济

B.
中观

C.
区域经济

D.
市场经济
主张以发展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工业赶超战略

B.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C.
进口替代战略

D.
出口替代战略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全球化

B.
周边地区

C.
中心城市

D.
城镇体系
区域(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经济增长

B.
经济倒退

C.
经济滞涨

D.
经济危机
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
劳动者的身体状况

C.
对外开放的程度

D.
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下列选项不是区域经济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的是()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区域交通系统

B.
区域安全系统

C.
公共工程

D.
区域公用事业系统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成熟阶段

B.
衰落阶段

C.
初级阶段

D.
成长阶段
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市场区位论

B.
运输区位论

C.
农业区位论

D.
工业区位论
俄林在《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一书中提出了()。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创新理论

B.
人力资本学说

C.
要素禀赋理论

D.
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
不属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是()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

B.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C.
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D.
促进建制镇的适当集中
双中型城镇体系中,( )最大的城市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单选题 (2 分) 2分
A.
两个

B.
四个

C.
三个

D.
一个
区域(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经济危机

B.
经济滞涨

C.
经济倒退

D.
经济增长
下列能源中,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汽油

B.
石油

C.
煤气

D.
电能
创意产业是促进传统资源依赖型区域产业()的重要途径。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加快发展

B.
结构调整

C.
转型升级

D.
改造
任何一个投资行为都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以下选项不是三要素的是()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投资主体

B.
资本流向和流量

C.
投资客体

D.
获利程度
德国学者( )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杜能

B.
廖什

C.
胡佛

D.
韦伯
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韦伯

B.
胡佛

C.
廖什

D.
杜能
世界能源结构随社会( )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生活

B.
科学

C.
经济

D.
政治
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 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判断题 (2 分) 2分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