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

1960年前后,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热潮,主要有()。
A.李季的《杨高传》
B.臧克家的《李大钊》
C.田间的《赶车传》
D.郭小川的《望星空》
现代诗歌是由()发起的。
A.杨骚
B.穆木天
C.任钧
D.穆时英
属于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有()。
A.施蛰存
B.刘呐鸥
C.穆时英
D.蒲风
属于东北作家群的作家有()。
A.萧军
B.巴人
C.端木蕻良
D.萧红
属于老舍30年代的作品有()。
A.《二马》
B.《赵子曰》
C.《我这一辈子》
D.《骆驼祥子》
属于“一般国诗歌会”的诗人有()。
A.殷夫
B.蒲风
C.杨骚
D.徐迟
属于“七月派”的诗人有()。
A.牛汉
B.鲁黎
C.曾卓
D.穆旦
下列属于“鲁迅风”的作家有()。
A.唐艘
B.巴人
C.罗峰
D.林语堂
《围城》一般与方鸿渐有感情纠葛的女性有()。
A.鲍小姐
B.苏文纨
C.唐晓英
D.孙柔嘉
郭沫若的《自传体三部曲》包括()。
A.《学生时代》
B.《革命春秋》
C.《女神》
D.《洪波曲》
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包括()。
A.《女神之再生》
B.《湘累》
C.《棠棣之花》
D.《凤凰涅槃》
巴金的《爱清三部曲》包括()。
A.《雾》
B.《雷》
C.《雨》
D.<电>
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包括()。
A.<歧路>
B.<炼狱>
C.<腐蚀>
D.《十字架》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包括()。
A.<春蚕>
B.<秋收>
C.<残冬>
D.《幻灭》
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
A.《幻灭》
B.<动摇>
C.《追求》
D.《腐蚀》
属于“九叶派”的诗人有()。
A.辛迪
B.穆旦
C.陈敬容
D.曾卓
属于“京派”的作家有()。
A.茅盾
B.朱光潜
C.废名
D.丁玲
现代派的诗人有()。
A.戴望舒
B.蒲风
C.卞之琳
D.何其芳
文革一般大行其道的“三突出”原则,是指()。
A.在英雄人物一般突出正面人物
B.在正面人物一般突出英雄人物
C.在英雄人物一般突出主要人物
D.在英雄人物一般突出一般心人物
赵树理研究家黄修已把赵树理小说按题材分为两个世界,其一般大世界的作品有()。
A.《李家的变迁》
B.《三里湾》
C.《李有才板话》
D.《传家宝》
《顽主》后,王硕又创作了几篇可以看做是“顽主形象”的继续和延长,主要有()。
A.玩的就是心跳
B.千万别把我当人
C.你不是一个俗人
D.一点正经也没有
在2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革命一般出现的女作家主要有()。
A.谢冰莹和陈衡哲
B.冰心和庐隐
C.冯沅君和凌叔华
D.评梅和萧红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几乎在朦胧诗出现的同时,小说创作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尝试之作,主要有()。
A.你别无选择
B.夜的眼
C.剪辑错了的故事
D.我是谁
《李有才板话》一般,农民与地主的斗争焦点集一般在()。
A.抢夺土地
B.阶级斗争
C.改选村政权
D.减租
“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那是值得庆幸的现象,表示他完全不她当作自家人看待。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惆怅。”不是流苏惆怅的原因有()。
A.她与柳的婚姻是一个苍凉的故事
B.她与柳的婚礼太草率
C.流苏的娘家人不高兴
D.流苏不愿嫁给柳
高阳的历史小说主要有()。
A.《清宫外史》
B.<熹妃传>
C.<慈禧全传>
D.<女人四十>
纪弦的主要作品有()。
A.《六十自寿》
B.《饥饿》
C.《无字》
D.《卖豆腐的女人》
一般国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经典作品有赵树理、孙犁、周立波的()等。
A.《小二黑结婚》
B.《山乡巨变》
C.《三里湾》
D.《铁木前传》
张洁的散文题材丰富,视野广阔,主要有().
A.《我是你灵魂上的朋友>
B.《万圣节》
C.《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D.《我最爱的是这张餐桌》
张大春的主要作品有()。
A.《如果林秀雄》
B.《饥饿》
C.《无字》
D.《将军碑》
余光一般60年代的主要诗集有()。
A.《天狼星》》
B.《钟乳石》
C.《万圣节>
D.<槟榔树>
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有()。
A.《倾城之恋》
B.《金锁记》
C.《小二黑结婚》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铸剑》一般哪些情节表现了批判的主题?
A.辨头的闹剧
B.三头并葬的滑稽戏
C.大出丧的狂欢
D.眉间尺头被砍
收入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一般的作品有()。
A.《金锁记》
B.《倾城之恋》
C.《沉香屑:第一香炉》
D.《花凋》
“张爱玲热”有过两次,分别是()。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
A.是一篇回忆体小说
B.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D.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儿童的不同视角
属于萧红的作品有()。
A.《呼兰河传》
B.《生死场》
C.《初吻》
D.<小城三月>
施蛰存《梅雨之夕》体现了他的“心理分析小说”特点,正确分析是()。
A.以精神分析学的现代心理分析方法,表现人物意识流动
B.心理分析非常细腻、深刻
C.精细地写成“我”的精神的最微妙的变化,莫名的感觉,不由自主的行动背后隐秘的动机
D.作品呈现淡淡的诗意与惆怅之情
关于《正红旗下》,正确的说法有()。
A.以满族人生活为题材
B.是老舍的自传体小说
C.是老舍的最后一部小说
D.全书共十一章,有序幕,有尾声
二哥福海是《正红旗下》着重塑造的形象,对这一形象理解正确的分析是()。
A.他聪明伶俐,为人正派,十分能干
B.但有时又有些世故,有些油滑,遇事犹豫徘徊
C.是畸形社会、腐朽的八旗制度造就的精神上的空虚者
D.是一个正在醒悟和寻找出路的满族下层青年
《正红旗下》写得最为传神的人物是二哥福海,小说里有两处突出的场面描写是()。
A.请安
B.当油漆匠
C.加入白莲教
D.洗三
老舍在《骆驼祥子》一般,对祥子其“人”、其“车”的描写,理解正确的是()。
A.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一般注入作者自己的“陶醉”之情
B.语言充满了诗意
C.对祥子其“人”的描写,可以说是青春、健康的赞歌
D.对祥子其“车”的描写,可以说是劳动的赞歌
关于《子夜》比较正确的说法有()。
A.是描写20世纪30年代一般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B.它包容着农村和城市的革命运动
C.它包容着都市金融市场的搏斗
D.它包容着工业上的风波
周作人最欣赏废名作品的()。
A.理趣
B.禅趣
C.涩味
D.京味
废名《桥 》的主要人物有()。
A.纯
B.小林
C.琴子
D.细竹
关于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比较正确的理解有()。
A.是抗战后写的长篇
B.基本上是将这部小说当散文写的
C.故事情节完整
D.返璞归。语言极为平简单,可称为无意为文
黑色人要用眉间尺的头与剑去复仇,比较正确的理解是()。
A.无力战胜强大于己的敌人,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B.要向敌人复仇,应先向自身复仇,与旧的我决裂
C.骗取王的信任,表明自己已杀了王的敌对者
D.黑色人骗取眉间尺的信任,为自己复仇
有关《铸剑》的解说,正确的选项有()。
A.有两个高潮,前一个高潮是“三头相搏”
B.有两个高潮,前一个高潮是“铸剑开炉”
C.有两种调子:悲壮与嘲讽,崇高与荒谬
D.有两种调子:主客问答,抑客扬主;主人的崇高,客人的荒谬
收在《彷徨》的,与《在酒量上》同时期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有()
A.孔乙己
B.孤独者
C.离婚
D.伤逝
吕纬甫讲的第二个无聊的事,符合原作的有关情节是()。
A.吕受母亲委托,为报答阿顺的荞麦粉,为阿顺买了一朵剪绒花
B.到了阿顺家,阿顺却已死去了
C.到了阿顺家,阿顺却已出嫁了
D.只好将剪绒花送给了阿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