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实用法律基础、法学基础知识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行政机关负主要的举证责任。
A.正确
B.错误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或侵犯他人的法定权利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A.正确
B.错误
行政法最主要的基本原则是 合法原则和合理原则。
A.正确
B.错误
共同犯罪是指3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A.正确
B.错误
在法律上,死亡分为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两种。
A.正确
B.错误
法人以办事人员的个人财产对其民事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A.正确
B.错误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兄弟姐妹。
A.正确
B.错误
缓刑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A.正确
B.错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社会活动原则。
A.正确
B.错误
我国制定修改宪法的机关是国家政法委。
A.正确
B.错误
“法治”区别于“人治”,其核心是依法办事。
A.正确
B.错误
法律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替发展。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人民法制意识的增强。
A.正确
B.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正确
B.错误
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行为。
A.正确
B.错误
民事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第三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A.正确
B.错误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行政法规设定。
A.正确
B.错误
驱逐出境,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一种刑罚方法。
A.正确
B.错误
罚金是将罪犯的一部分或全部财产无偿收归国家所有的方法。
A.正确
B.错误
罚金,由人民法院判处罪犯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的刑罚方法。
A.正确
B.错误
死刑:是剥夺罪犯生命的刑罚方法,是最为严厉的刑罚手段。
A.正确
B.错误
有期徒刑主要针对那些罪行严重,又不必判处死刑,但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的犯罪分子。
A.正确
B.错误
无期徒刑:是剥夺罪犯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方法。
A.正确
B.错误
拘役:是剥夺罪犯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A.正确
B.错误
我国的刑罚主要分为两大类:主刑与附加刑。
A.正确
B.错误
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
A.正确
B.错误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A.正确
B.错误
行政赔偿的实质是国家赔偿,前提是行政机关违法,所以只要行政机关违法,就会存在国家赔偿法。
A.正确
B.错误
我国存在着港、澳、台、大陆之间的法律冲突,所以说我国是一个单一制的国家未免太勉强了。
A.正确
B.错误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A.正确
B.错误
累犯是指被判处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内再犯罪的人。
A.正确
B.错误
甲为了杀死乙,在乙的饭菜中投了毒,但是乙因为有急事没有吃饭,所以没有被毒死。甲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应当负刑事责任。
A.正确
B.错误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过失犯罪。
A.正确
B.错误
15周岁的张某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A.正确
B.错误
醉酒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意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因此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A.正确
B.错误
张三欠李四2000元,如果超过诉讼时效,李四的胜诉权和实体权利同时消失。
A.正确
B.错误
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正确
B.错误
当事人之间发生了劳动纠纷后,原告既可以在原告处诉讼,也可以在被告处诉讼,人民法院都应当受理。
A.正确
B.错误
王某欠张某30万元久拖不还,就是不还。张某为了索要债务,索性将王某囚禁起来,关押到某地下室36小时,逼迫王某还了钱。张某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A.正确
B.错误
36岁的张某命令、指使13岁的王某抢夺了江女士一条项链。公安机关在认定案件时认为张某是主犯,也是教唆犯。
A.正确
B.错误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最高人民法院不能以类推的方法推定某人犯罪并予以处罚。
A.正确
B.错误
某甲因为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1997年刑满释放,1999年又因盗窃10000元被依法逮捕。公安机关提出起诉意见时,认为某甲为累犯。
A.正确
B.错误
李某和张某共同抢劫了王女士一条项链。后来,张某良心发现,到公安机关供述揭发了李某的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认定张某系自首。
A.正确
B.错误
合同是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并按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法律效果。
A.正确
B.错误
朱某想去翠花小区内盗窃,到了小区门口,看到里面灯火通明,又有保安巡逻,心想一旦实施盗窃就会被抓,于是就放弃了盗窃计划,回到家中。朱某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A.正确
B.错误
张三欠李四2000元,如果超过诉讼时效,李四就没有权利向张三索要了。
A.正确
B.错误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A.正确
B.错误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始于出生,止于死亡。
A.正确
B.错误
王某因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07年刑满释放,2008年又因盗窃10000元,被依法逮捕。公安机关提出起诉意见时,认定王某为累犯。
A.正确
B.错误
行政立法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性行为规范的行为。
A.正确
B.错误
任何民事法律行为都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进行。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