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3分)认识主体的本质属性是( ) A. 自然性和社会性 B. 自然性和意识性 C. 社会性相实跋性 D. 实践性和意识性
2. (3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3. (3分)物理学中的字称守恒定律被大量实验所证实,但在加世纪50年代中期,据新的科学实验证实.弱相互作用下字称并不守桓,这一现象表明() A.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B. 实践在检验真理时也会发生错误 C. 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具有相对性 D. 实践并不是俭验真理的难一标准
4. (3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 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3分)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6. (3分)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决定于 A. 经济基础 B. 政治制度 C. 国家政权 D. 意识形态
7. (3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 反映论的观点 B. 可知论的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8. (3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A. 永恒不变的 B. 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 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 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
9. (3分)历史循环论的特点的主要在于( ) A. 否认认社会的运动变化 B. 否认因果联系 C. 否认社会变化具有一定的秩序 D. 用机械循环的观点看持历史
10. (3分)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桔子等的关系是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解析 第三章,第三节,对立统一规律 11. (3分)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 A. 不可能性 B. 微小的可能性 C. 现实的可能性 D. 抽象的可能性
12. (3分)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儿。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哲学的产生与时代需要密切相关 B. 随着时代产生的不一定都是哲学 C. 任何具体科学的产生与时代无关 D. 任何时代都有哲学
13. (3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C.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D.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14. (3分)社会革命是指( ). A. 经济斗争 B. 思想斗争 C. 不同阶层和社会某集团之间的政权更替 D. 进步的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今争
15. (3分)在自由和必然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 A. 主观意志的产物 B. 不受任何限制的活动 C. 对必然性的否定和超越 D. 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6. (3分)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 否认物质的运动的 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17. (3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力地证明了时间和空间( ) A. 可以独立存在 B. 特性的不变性 C. 神秘性 D. 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18. (3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 A. 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 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C. 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 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 A.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 哲学物质范畴qu取代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 D. 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20. (3分)“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相对主义的观点 C. 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D. 激变论的观点
1. (4分)下列各项属于典型的社会革命类型的有 A. 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革命 B. 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统治的革命 C. 被压迫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斗争 D. 殖民地人民反对宗主国压迫的斗争 E. 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
2. (4分)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 A. 否定是自我否定 B. 否定与肯定是有区别的 C. 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D. 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E. 否定是扬弃
3. (4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显著特点有 A. 把可知论引入认识论 B. 把唯物主义引入认识论 C. 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D. 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E. 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 (4分)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A. 反映客观世界 B. 创造物质世界 C. 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 创造理论体系 E. 为自然界创造秩序
5. (4分)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想体系的区别是( ) A. 前者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后者是高级层次 B. 前者是自发形成的,后考是自觉形成的 C. 前者是不定型、不系统的社会意识,后者是系统化.抽象化的社会意识 D. 前者来自人们的心理感受.后者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E. 前者表现在人们的情感、风俗习惯和社会风气之中,后者表现为一定的
6. (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A. 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 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E.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7. (4分)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 空气污染严重 B. 世界性水源危机 C. 森林惨遭毁灭 D. 物种不断减少 E. 臭氧层变薄
8. (4分)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 九层之台,起于垒下 B.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D.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E.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9. (4分)社会进步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说明() A. 社会主义一定会代替资本主义 B. 科学技术一定有进一步的发展 C. 人类的历史一定会由必然望国发展到自由王国 D. 社会进步不用人们的奋斗就可以实现 E. 社会物质财富自然而然就能够丰富
10. (4分)意识的产生是( ) A.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绝对精神的外化 C. 社会的产物 D. 大脑的分泌物 E. 劳动的产物
5. (3分)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 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
(3分)质和属性的关系是() A. 质就是属性 B. 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 C. 属性与质毫无关系 D. 事物只有本质属性
7. (3分)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A. 用暴力掠夺他人的财产 B. 用特权侵吞公社的财产 C.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 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 (3分)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 A. 不需要任何条件 B. 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 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D. 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9. (3分)“或然率”是指 A. 可能性在质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B. 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C. 必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判定 D. 偶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10. (3分)阶级斗争是( ) A. 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 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D. 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11. (3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A. 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实现 B. 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12. (3分)14、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 A. 经验论和唯理论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 一元论和二元论
13. (3分)否定之否定规律 A. 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B.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 C. 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 D.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
14. (3分)人的认识作为某一事物的反映,必然是以这一事物为原型的,这是指反映具有( ) A. 客观性 B. 摹写性 C. 现实性 D. 创造性
15. (3分)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 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16. (3分)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时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这就是说 A. 社会职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 B.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都是通过社会职能体现的 C.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在弱化 D. 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3分)社会各阶段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属于 A. 国体问题 B. 政体问题 C. 行政问题 D. 法律问题
18. (3分)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理在气中,理随事变 C. 富贵在天,死生由命 D. 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19. (3分)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A.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B. 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C. 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D. 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20. (3分)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它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相对主义的观点 D. 经验论的观点
1. (4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的态度应该是 A. 揭露其错误的本质 B. 揭示其产生的根源 C. 全盘抛弃 D. 批判的吸取其合理的因素 E. 与其融为一体
2. (4分)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 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 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异性 C. 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 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E. 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3. (4分)杰出人物在历史上起一定的进步作用,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是一致的,这是因为 A. 杰出人物是阶级的代表、群众的代表,是阶级和群众中的一员 B.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为基础的 C. 杰出人物的活动受到当时的群众活动和阶级斗争的制约 D.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如何,取决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E.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由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决定的
4. (4分)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 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B. 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 规定了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 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 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