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武汉科技大学中医护理学
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的著作是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伤寒杂病论》
D: 《神农本草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 《本草纲目》
B: 《新修本草》
C: 《本草从新》
D: 《神农本草经》
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史著是
A: 《伤寒杂病论》
B: 《诸病源候论》
C: 《难经》
D: 《金匮要略》
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者是
A: 扁鹊
B: 华佗
C: 陈无择
D: 刘完素
我国第一部脉学史著的编撰者是
A: 王叔和
B: 刘完素
C: 张从正
D: 李杲
认为百病多因于火,治疗主张以寒凉清热的医家是
A: 张从正
B: 李杲
C: 刘完素
D: 朱震亨
认为“内伤脾胃,百病内生”的医家是
A: 李时珍
B: 朱震亨
C: 张从正
D: 李杲
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张从正
C: 王叔和
D: 李杲
认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医家是
A: 李杲
B: 张井岳
C: 朱震亨
D: 张从正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史著是
A: 《针灸甲乙经》
B: 《铜人腧穴针灸经》
C: 《针灸资生经》
D: 《针灸大全》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概括为
A: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C: 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
D: 以上都是
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做出了重大贡献首 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A: 叶天士
B: 吴又可
C: 吴鞠通
D: 吴琨
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提 出“瘟疫”病因为“异气所感”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A: 吴又可
B: 吴鞠通
C: 叶天士
D: 吴琨
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首 创“三焦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A: 吴又可
B: 吴鞠通
C: 叶天士
D: 吴琨
“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说明了阴阳的(3.0分)
A: 相互对立
B: 相互依存
C: 相互消长
D: 相互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3.0分)
A: 阴阳的对立
B: 阴阳的消长
C: 阴阳的互根
D: 阴阳的转化
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3.0分)
A: 水和火
B: 土和金
C: 金和木
D: 木和土
下列哪项属于阴的症状(3.0分)
A: 声高气粗
B: 多言躁动
C: 舌苔黄腻
D: 脉象细涩
属于“子病犯母”的是(3.0分)
A: 心病及肝
B: 肺病及肾
C: 肾病及肝
D: 肝病及脾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3.0分)
A: 木克土
B: 木乘土
C: 土侮木
D: 母病及子
辨证论治之“证”指的是症状(4.0分)
A: 对
B: 错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4.0分)
A: 对
B: 错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实质上即是“证同治同”、“证异治异”。(4.0分)
A: 对
B: 错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4.0分)
A: 对
B: 错
色泽晦暗,语言低微,呼吸无力,脉细数等属于阴的范畴(4.0分)
A: 对
B: 错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4.0分)
A: 对
B: 错
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主藏血(4.0分)
A: 对
B: 错
孙络是指络脉中最小的分支。(4.0分)
A: 对
B: 错
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督脉(4.0分)
A: 对
B: 错
起于胞中的经脉有督脉和任脉(4.0分)
A: 对
B: 错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