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1
“巴蛇食象”的传说在远古时代的( ) 中流传甚广。
单选题 (10 分) 10分
A.
巴人
B.
楚人
C.
北京人
D.
蜀人
从后来的文献中可以看到,( )资源的所在,是巴人迁徙的目标以及形成巴人聚落的重要因素。
单选题 (10 分) 10分
A.
水
B.
盐
C.
食物
D.
土地
巴族的舞蹈出现在古代史籍的记载中的是( )。
单选题 (10 分) 10分
A.
巫舞
B.
傩舞
C.
巴渝舞
D.
昭武舞
巴人以( )图腾。
单选题 (10 分) 10分
A.
虎
B.
乌龟
C.
蛇
D.
兔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竹枝词的作者是( )。
单选题 (10 分) 10分
A.
白居易
B.
刘禹锡
C.
苏轼
D.
黄庭坚
刘备败退永安白帝城,很快生病不起,并于223年病逝,临终托付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这就是有名的( )。
单选题 (10 分) 10分
A.
出师表
B.
白帝城托孤
C.
张飞之死
D.
诸葛亮大统
( )被称为“长江上游第一关”。
单选题 (10 分) 10分
A.
宜昌海关
B.
上海海关
C.
重庆海关
D.
巫山海关
1941年6月5日,日机持续轰炸重庆达三百余分钟之久,酿成死伤人数逾三千人的“( )”。
单选题 (10 分) 10分
A.
大屠杀
B.
大隧道窒息惨案
C.
活埋惨案
D.
抢劫
1941年12月30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2天,在曾数度一片火海、断壁残垣的民族路、民权路和邹容路三条主干道交叉中心,修起一座蜚声中外的木质纪念建筑物,公议定名为( )。
单选题 (10 分) 10分
A.
抗战记念碑
B.
抗战胜利记念碑
C.
精神堡垒
D.
抗日记念碑
廪君后裔这支巴人以 1 为图腾。
铜梁 1 是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县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汉族民俗舞蹈艺术形式。
重庆 1 源于明清年间的木板年画,它构图明快,色彩艳丽,取材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情和生活气息,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代表。
摆手舞它分大摆手和 1 两种。
秀山花灯,是一种古朴、诙谐、抒情优美,集歌、舞、韵白为一体,并以打击乐、琴弦乐为伴奏的综合艺术。据历史记载,它起源于元代的"
1 (1885—1905)本籍,今重庆城区人,辛亥革命先驱。1902年赴日留学,参加留日学生爱国运动。回国后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发表《革命军》。
1 (填人名)(1892-1986)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开县赵家场。他与杨闇公、朱德等发动泸州、顺庆(今南充)起义,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
1 (填人名)(1899-1992),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终年93岁。
1 (填人名),1925年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
1 (填人名)在1941至1944年率门人子侄前往敦煌考察临摹壁画归来后,在重庆举行了隆重的敦煌临摹壁画展,很受好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全国和大后方学术界对于敦煌壁画的研究。
抗战期间,战时首都重庆不但给了 1 一个新家,还成为他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时期,创作了《巴人汲水图》和《巴之贫妇》等极具现实主义风格的国画名作。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歌的作者是( )。
单选题 (4 分) 4分
A.
刘禹锡
B.
杜甫
C.
李白
D.
白居易
中国现存高层木结构建筑中唯一一座没有斗拱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是( )。
单选题 (4 分) 4分
A.
天生三桥
B.
石宝寨
C.
白帝城
D.
白鹤梁
( )又称为“幽都”、“中国神曲之乡”。
单选题 (4 分) 4分
A.
白帝城
B.
丰都鬼城
C.
大昌古镇
D.
钓鱼城
下面关于钓鱼城的说法,错误的是( )。
单选题 (4 分) 4分
A.
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重庆,于次年2月兵临合川钓鱼城。
B.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
C.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
D.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斩首于此。
下面关于解放碑的说法,错误的一条是( )。
单选题 (4 分) 4分
A.
是全中国境内唯一的一座抗战胜利纪功碑,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其前身为“精神堡垒”,1950年被改名为今之解放碑。
B.
纪功碑是为了鼓励士气,在日本没投降时修建的。
C.
纪功碑为八面塔形建筑,分碑台、碑座、碑身及瞭望台。
D.
1997年3月,重庆再度直辖。5月20日,重庆市政府为实施重庆直辖市形象工程,同时作为市政府为市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决定建设以解放碑为中心的购物广场,对解放碑进行保护性的维修整治。
下面关于陪都遗迹,说法错误的是( )。
单选题 (4 分) 4分
A.
黄山陪都遗迹先后建有蒋介石官邸"云岫楼",宋美龄别墅"松厅",宋庆龄别墅"云峰楼",孔祥熙别墅"孔园"。
B.
林园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的官邸,位于歌乐山双河街。
C.
良庄,抗战时期沈钧儒到重庆后一直客居于“良庄”。
D.
桂园,周恩来同志以个人名义租赁这幢房子,作为中共南方局在市内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
下面关于红岩遗迹,说法错误的一个是( )。
单选题 (4 分) 4分
A.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修筑于原“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地处重庆市西北郊的歌乐山下。
B.
渣滓洞原为一小煤窑,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
C.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馆曾改为来华美军人员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为特别看守所重新关人。
D.
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与红岩村13 号、曾家岩50 号、黄山陪都毗邻。
下面不属于长江三峡主要峡口的是( )。
单选题 (4 分) 4分
A.
崆岭峡
B.
瞿塘峡
C.
巫峡
D.
西陵峡
三峡中黄褐色的峭壁,上面有一道裂缝,裂缝上放着几个好似风箱的东西,风箱峡便由此得名。那么那些酷似风箱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原来竟是古代的( )。
单选题 (4 分) 4分
A.
栈道
B.
棺木
C.
庙宇
D.
图腾
( )因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高唐赋》中写楚王梦见神女使之披上神话色彩而成为历代文人吟咏不绝的题材。
单选题 (4 分) 4分
A.
巫山
B.
南山
C.
金佛山
D.
缙云山
1 是从重庆巫山县的大宁河口一直延绵到湖北巴东县的官渡口。全长有45公里,是三峡中最完整的一个峡,因此也被称之为“大峡”。
瞿塘峡西起白帝城,东到大溪镇。在峡谷入口处,大家可以看到在这里两面隔江对峙的绝壁,组成了一道天造地设的大门,这就是 1 。
三峡景物中,相传很久以前,一个渔夫出江大鱼,不幸遇到暴雨,最终船毁人亡。而他的妻子每天都会来到峰顶守望,盼望着丈夫的归来,可是很多年过去了,丈夫始终没有回来,妻子则一直在那等待着,直到今天。这个感人的故事在千百年来广为传颂, 1 也因此成为了夫妻间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美好象征。
武隆 1 海拔2033米,拥有森林33万亩,天然草原10万亩,夏季平均气温22度。以其江南独具魅力的高山草原,南国罕见的林海雪原,青幽秀美的丛林碧野景观而誉为"南国第一牧原"和"东方瑞士"。
石宝寨的寨门为砖石结构,高6米余,上题有瓷嵌 1 三字。
石宝寨有一遗石,形状甚似石宝寨。古刹后殿,有一石孔,口大如杯,称 1 。古里传说,寨上修起庙宇后,这石孔每天都流出一些米来,正巧供庙内和尚食用,故称“石宝”。后来,和尚想多得一些米,派小和尚偷偷地把石洞凿大,结果石洞粒米不流。贪心的和尚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据传张飞在阆中被部将范疆张达暗害后,二人取其首级投奔东吴,闻说吴蜀讲和,便将其首级抛弃江中,为一渔翁捕鱼时打捞上岸,埋葬于飞凤山麓,世人在此立庙纪念,故有张飞“头在 1 ,身在阆中”之说。
张飞庙有很多名人字刻,其中光绪末年,曾做过国子监学正的云阳籍书法家彭聚星,回云阳养病时题写了 1 这4个遒劲的大字。
丰都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早在公元270年左右,晋人葛洪在其《神仙传》中就有关阴、王成仙的说法。传说在汉朝时候,有两位方士,一位叫阴长生,是刘肇皇后的曾祖父;一位叫王方平,官至朝中散大夫。他们因不满社会现状,双双先后来丰都修炼,于魏青龙初年,成仙而去。后来到了唐朝,他们二人被人传成了 1 。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 1 (注:填罗马数字)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南宋淳二年(1242年),重庆知府余玠始筑钓鱼城。1258年, 1 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他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重庆。
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 1 。
钓鱼城中, 1 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全蜀关键”。
1 遗迹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黄山。为现存规模最大、环境风貌保存较好的一处陪都抗战遗迹。
下面关于重庆古建筑的说法,错误的一个是( )。
单选题 (10 分) 10分
A.
明清时期,是巴渝建筑风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建筑风格上,以大挑梁、木构架、夹皮白粉墙及小青瓦为基本特征。
B.
湖广会馆是由寓居外地的移民以地方乡缘和业缘为纽带自发组织建筑的管所。
C.
明清大量移民入川,彼此争斗不断,再加上白莲教起义引起的战事,至清末,重庆各地寨堡、碉楼民居比比皆是。
D.
重庆的古代建筑以四合院为代表。
下面关于大足石刻的说法,错误的一个是( )。
单选题 (10 分) 10分
A.
大足石刻之崛起,有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巴蜀相对安定,成为经济繁荣的地区,入宋以后更是如此。
B.
大足石刻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C.
宝顶石刻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历时70余年,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
D.
北山摩崖造像以小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
白白帝城内无白帝,白帝庙祭刘先帝 ”的由来则是因历史上有名的( )。
单选题 (10 分) 10分
A.
刘备托孤
B.
诸葛亮出师表
C.
刘备三结义
D.
火烧赤壁
下面关于三峡诗歌,说法错误的一个是( )。
单选题 (10 分) 10分
A.
三峡诗歌多写到古代妇女们的劳动,杜甫的《负薪行》描写了当年夔州地区妇女劳动的繁重。
B.
三峡滩多水急,峡江人民与险山恶水搏斗,开发了川江航道,三峡诗歌也多有这方面的描写。王维《晓行巴峡》云:“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梢行。”
C.
正是三峡人民这种艰苦的奋斗,换来了人烟聚居,生产发展。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云:“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桔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D.
通过对三峡诗歌民俗文化的考察,我们更加意识到三峡诗歌只在唐朝才存在。
到大溪文化晚期, 1 建筑(注:一种下部架空的居住建筑)在长江三峡地区已经十分流行。
宝顶山 1 (注:填雕塑的名称)雕凿于南宋中后期,该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刻有830(2009年以前一直盛传的数字是1007)只手、眼,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状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