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通化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导论

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必须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
D.以上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馒头遇到固体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
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的是
A.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B.疏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C.碑加热,升华为碘蒸气
D.铁矿石磨成粉末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是
A.水分子
B.复原子
C.氧原子
D.氢氧根离子
古人曾有赞关菊花的诗句“冲天香 (阵透长安。浓郁的花香遍布长安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普朗克的量子论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能量连续性根基,无法纳入任何一个经典范,开创了人,类微观认识的新的思想模式,表现为
A.光的能量只与频率有关而与振幅无关
B.谐振子与电磁波的能量交换是量子化的
C.谐振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D.其余三项的综合
在分子光谱的研究中,往往忽略原子核的平动能级,是因为
A.原子核的平动不重要
B.平动能级差很小,可以近似成连续的
C.原子核的平动能级是连续的
D.其余三项都是
化学微观世界是对微观事物和微观现象的
A.化学认识
B.自然科学分类
C.客观反映
D.总体概括
微观粒子“波动性”思想内涵的发展,未经历过如下的哪个阶段
A.麦克斯韦方程描述的电磁波
B.德布罗意科学类比提出的位相波
C.薛定谔方程描述的物质波
D.玻恩统计解释提出的几率波
微观粒子无确定的运动轨迹,表现为坐标和同方向的动量(共力学量)不可能同时精确测定。首先提出这一原理的是哪位物理学家:
A.玻尔
B.海森堡
C.勒纳德
D.德布罗意
“量子效应”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能量量子化
B.粒子只有空间的几率分布,而无确定的轨道
C.零点能效应
D.以上三项的综合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包括如下主要方面
A.角动量量子化条件
B.定态概念
C.频率规则
D.以上三项的综合
下列哪种模型率先将电子能级的量子化思想引入原子结构 ()
A.汤姆逊的“枣糕模型”
B.卢瑟福的“有核原子模型“
C.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D.量子力学的“电子云模型”
下列哪种理论或学说指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A.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
B.普朗克的量子论
惠更斯关于光本质的波动说
D.牛顿关于光木质的微粒说
普朗克的量子论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能量连续性原理,无法纳入任何一个经典范畴,开创了人类微观认识的新的思想模式,表现为: ()
A.谐振子与电磁波的能量交换是量子化的
B. 谐振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C.光的能量只与频率有关而与振幅无关
D.以上三项的综合
化学微观包含尺度微观和本质微观两个层次,下列不同时期的化学键理论属于本质微观的是 ()
A.贝采里乌斯的电化二元论
B.科塞尔的离子键理论
C.路易斯的共价键理论
D.分子轨道理论
化学微观世界导论通过本原性问题的探讨,引导我们熟悉并逐渐习惯于化学微观思维方式,培养透过宏观现象认识微观本质的 () 。
A.抽象思维能力
B.模型化处理思想
科学批判和反思精神
C.
D.以上三项的综合
化学微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主要是 ()
A.基于事实的归纳
B.基于理论的演绎
C.基于假说的创立
D.基于模型的建立
化学宏观体系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把宏观现象还原为原子、分子机制,以便于更加深入、系统地把握宏观物质世界。这就是 () 所承担的任务和高度聚焦的问题
A.分析化学
B.化学热力学
C.结构化学
D.化学动力学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是在经典力学基础上外加量子化条件而得到的,是旧量子论的典型代表。
化学研究的对象通常是大量原子和分子的集合,但是单个原子、分子的知识对于认识化学物质是必需的起点。
晶体中的电子可分为两类:定域于原子核周围的束缚电子和离域于整个晶体空间的共有化电子。
量子力学不关心原子稳定性问题。
原子轨道杂化是一种真实的物理效应。
玻尔的对应原理是指:当量子数很大时,能量就可看成是连续的,量子力学趋近于经典力学。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所有原子的光谱实验结果。()
爱因斯坦只是把量子化作为数学处理上的技巧,而普朗克则把量子化理解成一种基本现象,即光在空间传播时的能量就是量子化的。()
普朗克只是把量子化作为数学处理上的技巧,而爱因斯坦则把量子化理解成一种基本现象,即光在空间传播时的能量就是量子化的。()
物理量的不连续变化称为量子化。()
化学微观世界是指在单个原子、分子层次研究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理性认识。
量子化学把化学的相互作用看作集中在有限空间的核与电子体系的相互作用,因而常常强调的是多中心键、离域作用和非整数性思维等。()
科塞尔的离子键理论将近代的化学键理论统一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从原子结构的本质上解释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相通性。()
路易斯的共价键理论将近代的化学键理论统一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从原子结构的本质上解释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相通性。()
量子力学思想彻底扭转和改变了我们基于经典牛顿力学所形成的习以为常的思想方法和科学态度。()
化学微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包括基于理论的演绎和基于事实的归纳,但主要是后者。()
化学微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包括基于理论的演绎和基于事实的归纳,但主要是前者。
化学研究的对象通常是大量原子和分子的集合,因此,单个原子、分子的知识对于化学没什么必要。()
化学研究的对象通常是大量原子和分子的集合,但是单个原子、分子的知识对于化学是必需的起点。()
化学微观世界是指在大量原子、分子的聚集体层次研究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