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云南工商学院学前心理学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皮亚杰
C.吴伟士
D.霍尔
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
A.0到1岁
B.1岁到2岁
C.2岁到4岁
D.3岁到6岁
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当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们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反射属于()
A.巴布金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宾斯基反射
D.莫罗反射
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0~1岁
B.1~3岁
C.3~6岁
D.6~14岁
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先学前期的年龄范围是指()
A.0~6月
B.6~12月
C.1~3岁
D.3~6岁
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中,3~6、7岁通常被称为()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
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这一现象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
A.阶段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整体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B.一般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C.本质的、一般的、可变的心理特征。
D.一般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认为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观点是()
A.二因素论
B.相互作用论
C.遗传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是由种系发展决定的。这种观点是()
A.成熟势力说
B.二因素论
C.环境决定论
D.复演说
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0~6岁
B.0~12岁
C.0~15岁
D.0~18岁
提出“成熟势力说”的心理学家是()
A.高尔顿
B.华生
C.格赛尔
D.斯金纳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高尔顿
B.华生
C.格赛尔
D.吴伟士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设计的著名的儿童心理实验是()
A.视崖实验
B.双生子爬梯实验
C.守恒实验
D.早期隔离实验
“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测验法
D.调查访问法
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解释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投射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问卷法
下列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A.客观性
B.活动性
C.发展性
D.高效性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A.个体心理的发生
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C.种系心理的发生
D.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
A.0-6、7岁
B.3-6、7岁
C.0-12岁
D.0-18岁
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
A.选择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
A.5个月左右
B.8个月左右
C.10个月左右
D.1岁左右
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能伸手抓到东西
B.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
C.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
D.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
幼儿期对颜色辨别力的发展,主要依靠()
A.生活经验和成熟
B.成熟和教育
C.生活经验和教育
D.选择和生活经验
()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
A.视敏度
B.颜色视觉
C.精细视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儿童出生后就出现了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
不属于先天条件反射的注意是()。
A.选择性注意
B.无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有意注意
儿童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儿童注意的()较差。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分配能力较差
D.转移能力有限
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B.偏好曲线
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定向性注意
3岁幼儿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说明幼儿心理发展处于()
A.最近发展区
B.敏感期
C.转折期
D.关键期
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A.注意
B.想像
C.需要
D.思维
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认识风格
C.心理现象
D.个性特征
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A.随意后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清晰性
D.鲜明性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B.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
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被称为()
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
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所致。
A.近远规律
B.大小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容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有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