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新疆工程学院电子技术
某移位寄存器的时钟脉冲频率为 100KHZ,欲将存放在该寄存器中的数左移 8位,完成该操作需要( )时间。
(A) 10μS
(B) 80μS
(C) 100μS
(D) 800ms
用二进制异步计数器从 0做加法,计到十进制数178,则最少需要 ( )个触发器。
(A) 2
(B) 6
(C) 7
(D) 8
8 位移位寄存器,串行输入时经( )个脉冲后,8 位数码全部移入寄存器中。
(A) 1
(B) 2
(C) 4
(D) 8
一位 8421BCD 码计数器至少需要( )个触发器。
(A) 3
(B) 4
(C) 5
(D) 10
同步时序电路和异步时序电路比较,其差异在于后者( ) 。
(A) 没有触发器
(B) 没有统一的时钟脉冲控制
(C) 没有稳定状态
(D) 输出只与内部状态有关
由 555构成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的突出优点是( )。
(A) 速度高
(B) 电路简单
(C) 振荡频率稳定
(D) 输出波形边沿陡峭
N 个触发器可以构成最大计数长度(进制数)为 ( )的计数器。
(A) N
(B) 2N
(C) N 2
(D) 2 N
某测量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高,输出电流稳定,应引入( )。
(A) 并联电流负反馈
(B) 串联电流负反馈
(C) 串联电压负反馈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中, 变压器二次绕组电压u的有效值为U, 则整流电压平均值Uo为 ( )
(A) 0.9U
(B) 0.45U
(C) U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 变压器二次绕组电压u的有效值为U, 则整流电压平均值Uo为 ( )
(A) 0.9U
(B) 0.45U
(C) U
三端集成稳压器W7800 系列 1 端为( )
(A) 公共端
(B) 输出端
(C) 输入端
对半导体言,其正确的说法是( ) 。
(A) P 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空穴,所以它带正电。
(B) N 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C) 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本身都不带电。
工作在放大区的三极管,如果当IB 从 12μA增大到 22μA时,IC 从 1mA变为 2mA,那么它的 β 约为( )
(A) 83
(B) 91
(C) 100
在放大电路中,若测得某晶体管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 9V,4V,3.3V,则这三个极分别为( )。
(A) C,B,E
(B) C,E,B
(C) E,C,B
下列逻辑电路中为时序逻辑电路的是( ) 。
(A) 变量译码器
(B) 加法器
(C) 数码寄存器
(D) 数据选择器
对某电路中一个NPN 型硅管测试,测得 UBE>0,UBC<0,UCE>0,则此管工作在( )
(A) 放大区
(B) 饱和区
(C) 截止区
在晶体管电压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一定时,静态工作点设置偏向截止区将可能产生( )
(A) 底部失真
(B) 顶部失真
(C) 交越失真
(D) 频率失真
固定偏置基本放大电路出现截止失真时,应调节RB,使其阻值( )
(A) 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放大电路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 )
(A) 提高放大能力
(B) 避免非线性失真
(C) 获得合适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D) 使放大器工作稳定
共射电路与共集电路的特点为( )
(A) 共射电路输入电阻大于共集电路输入电阻
(B) 共射电路输出电阻小于共集电路输出电阻
(C) 它们的电流增益均大于 1,且共集电路大于共射电路
(D) 共射电路和共集电路的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均大于 1。
射极输出器( )
(A) 有电流放大作用,没有电压放大作用
(B) 没有电流放大作用,有电压放大作用
(C) 没有电流放大作用,没有电压放大作用
(D) 有电流放大作用,有电压放大作用
OTL功率放大器中与负载串联的电容器的作用是( )
(A) 增大输出电路的阻抗,提高效率
(B) 在回路中起一个直流电源的作用
(C) 与负载构成交流信号分压电路
(D) 隔断直流通道,使输出端与输入端无直流关系
在图示电路中,当 RB=400KΩ,RC=5KΩ,β=60,UCC=12V 时,调节 RB 时,可改变其静态工作点。如果要求 UCEQ=6V,则 RB 应为多大?( )
(A) 342 KΩ
(B) 565KΩ
(C) 360KΩ
(D) 600KΩ
在甲类工作状态的功率放大电路中,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增大输入信号,则电源供给的功率(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若要设计一个脉冲序列为 1101001110 的序列脉冲发生器,应选用( )个触发器。
(A) 2
(B) 3
(C) 4
(D) 10
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指() 。
(A) 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C)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负反馈放大电路是以降低电路的() 来提高电路的其它性能指标。
(A) 通频带宽
(B) 稳定性
(C) 增益
PN结的最大特点是具有( )。
(A) 导电性
(B) .绝缘性
(C) .单向导电性
集成运放实质是一个( )。
(A)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器
(B) 直接耦合多级放大器
(C) 单级放大器
(D) 变压器耦合多级放大器
理想集成运放线性应用的两个重要依据是( ) 。
(A) 虚短与虚地
(B) 虚短与虚断
(C) 短路与断路
(D) 反相与虚地
集成运放可分为两个工作区,它们是( ) 。
(A) 正反馈与负反馈
(B) 虚短与虚断
(C) 线性与非线性
在线性区运用时,集成运放工作在( )状态。
(A) 开环
(B) 正反馈
(C) 负反馈
(D) 极限
共发射极接法的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下,对直流而言其 。
(A) 输入具有近似的恒压特性,而输出具有恒流特性。
(B) 输入和输出均具近似的恒流特性。
(C) 输入和输出均具有近似的恒压特性
放大电路中有反馈的含义是 。
(A) 输出与输入之间有信号通路
(B) 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
(C) 除放大电路以外还有信号通道
根据反馈的极性,反馈可分为 () 反馈
(A) 直流和交流
(B) 电压和电流
(C) 正反馈和负反馈
根据反馈信号的频率,反馈可分为 () 反馈
(A) 直流和交流
(B) 电压和电流
(C) 正反馈和负反馈
根据取样方式,反馈可分为 () 反馈
(A) 直流和交流
(B) 电压和电流
(C) 正和负
根据比较的方式,反馈可分为 ( ) 反馈
(A) 直流和交流
(B) 电压和电流
(C) 串联和并联
负反馈多用于 () 。
(A) 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B) 产生振荡
(C) 提高输出电压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提高放大倍数
(B) 降低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C) 带负载能力降低
(D) 改善波形失真
正反馈多用于() 。
(A) 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B) 产生振荡
(C) 提高输出电压
交流负反馈是指 () 。
(A) 只存在于阻容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B) 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C) 变压器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若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该反馈为 () 反馈。
(A) 串联
(B) 电流
(C) 电压
(D) 并联
若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该反馈为() 反馈
(A) 串联
(B) 电流
(C) 电压
当电路中的反馈信号以电压的形式出现在电路输入回路的反馈称为() 反馈。
(A) 串联
(B) 电流
(C) 电压
当电路中的反馈信号以电流的形式出现在电路输入回路的反馈称为() 反馈。
(A) 串联
(B) 电流
(C) 并联
电压负反馈可以() 。
(A) 稳定输出电压
(B) 稳定输出电流
(C) 增大输出功率
串联负反馈() 。
(A) 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
(B) 降低电路的输入电阻
(C) 提高电路的输出电压
电压并联负反馈()。
(A) 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
(B) 降低电路的输入电阻
(C) 提高电路的输出电压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系数称为() 反馈系数 。
(A) 电流
(B) 互阻
(C) 互导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