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新疆工程学院模拟电子技术
集成运放中间级的作用是( )。
(A) 提高输人电阻
(B) 提高共模抑制比
(C) 提高放大倍数
(D) 提高输出电阻
电压求和负反馈使输人电阻( ),电流求和负反馈使输人电阻( )
(A) 减少,增加
(B) 增加, 减少
(C) 不变,稳定
(D) 稳定, 增加
在反馈放大器中, 若开环增益A与反馈系数 B 的符号相同时为 ( )反馈,相反时( )反馈 。
(A) 负 , 正
(B) 正 , 负
(C) 正, 正
(D) 负 , 负
双极型晶体管(BJT)放大偏置时,应在其发射结加_____电压,在集电结加______电压 。
(A) 反 ,正
(B) 正 ,正
(C) 正,反
(D) 反,反
当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BJT 工作在( )区、集电结和发射结都为反偏,BJT 工作在 ( )区、若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工作在正偏时,BJT工作在( )区 。
(A) 放大、 截止、 饱和
(B) 截止、饱和 、 放大
(C) 饱和、 放大、 截止、
(D) 饱和 、 截止、 放大
交越失真是( )放大器特有的一种非线性失真 。
(A) 功率
(B) 电压
(C) 电 流
(D) 阻容
普通二极管,Si二极管导通电压的典型值约为( )伏,而Ge 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典型值 为 ( )伏 。
(A) 0.7、 1
(B) 1 、 1
(C) 0.7 V、 0.3 V
(D) 0.3、 0.7
杂质半导体分为 N 型和 P 型, 空穴是( ) 型半导体的少子, 自由电子是( )型半导体的多子。
(A) N,P
(B) N,N
(C) P,P
(D) P,N,
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 )价元素,自由电子浓度将大大增加,这种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
(A) 5
(B) 2
(C) 3
(D) 6
NPN管放大偏值电路中,若VC 增加,则 IC( )。
(A) 几乎不变
(B) 略有增加
(C) 略有减小
(D) 稳定
差动放大器两个输入端的增益电压分别是 2mV 和-2mV,则输入的共模电压是( )mV 。
(A) 3
(B) 0
(C) 1
(D) -1
集成运放采用有源负载的目的是( )。
(A) 稳定工作点
(B) 提高电压增益
(C) 减少温度漂移
(D) 增加输人电阻
FET 依靠( )控制漏极电流íD的器件。
(A) 电 场
(B) 电 流
(C) 电 阻
(D) 功率
一个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前级和后级的静态工作点均偏低,当前级输入信号幅度足够大时,后级输出电压波形将( ) 。
(A) 交越失真
(B) 线性失真
(C) 截止失真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是( ) 。
(A) 功率放大器
(B) 差动放大器
(C) 电流放大器
差动放大器两个输入端的增益电压分别是 2mV 和-2mV,则输入的共模电压是( )mV 。
(A) 3
(B) 2
(C) 0
BTJ 放大器电路中,由于( )和( )的影响,使低频段增益和高频段增益分别是频率的函数。
(A) 极间电容、耦合电容
(B) 耦合电容、 极间电容
(C) 温度漂移、电压增益
(D) 温度漂移、 电流增益
具60dB增益的电压放器,其电压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_____倍 。
(A) 400
(B) 40
(C) 1000
在画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时,应该将电路中的电容( ) 。
(A) 短 路
(B) 开 路
(C) 不 变
BJT依靠( )控制漏极电流íc的器件。
(A) 电 压
(B) 电 流
(C) 电 阻
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在( )情况下容易引起自激。
(A) 回路增益大
(B) 反馈系数太小
(C) 闭环放大倍数很大
(D) 放大器的级数少
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正反馈。
(A) 输入电阻增大
(B) 输出电阻增大
(C) 净输入量增大
(D) 净输入量减小
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Ri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 )。
(A) 电流串联负反馈
(B) 电压并联负反馈
(C) 电流并联负反馈
(D) 电压串联负反馈
多级放大电路与组成它的各个单级放大电路相比,其通频带( )。
(A) 变宽
(B) 变窄
(C) 不变
(D) 与各单级放大电路无关
工作在电压比较器中的运放与工作在运算电路中的运放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运放通常工作在( )。
(A) 开环或正反馈状态
(B) 深度负反馈状态
(C) 放大状态
(D) 线性工作状态
在考虑放大电路的频率失真时,若为正弦波,则( )
(A) 有可能产生相位失真
(B) 有可能产生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
(C) 一定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D) 不会产生线性失真
为了使高内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信号源与低阻负载间接入 ( )。
(A) 共射电路
(B) 共基电路
(C) 共集电路
(D) 共集-共基串联电路
在图所示的单端输出差放电路中,若输入电压, ,则差模输 入电压为( )
(A) 10mV
(B) 20mV
(C) 70mV
(D) 140mV
直流负反馈是指( )
(A) 存在于RC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B) 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 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D) 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在由NPN型BJT组成的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如静态工作点过高,容易产生 ( )失真。
(A) 截止失真
(B) 饱和v失真
(C) 双向失真
(D) 线性失真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
(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 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
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 )
(A) A 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 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关于输出电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uI1=3V,uI2=0.3V时输出电压为3.7V
(B) :uI1=3V,uI2=0.3V时输出电压为1V
(C) :uI1=3V,uI2=3V时输出电压为5V
(D) :只有当uI1=0.3V,uI2=0.3V时输出电压为才为1V
半导体二极管的重要特性之一是( )。
(A) 温度稳定性
(B) 单向导电性
(C) 放大作用
(D) 滤波特性
在图所示电路中,A为理想运放,则电路的输出电压约为( )
(A) -2.5V
(B) -5V
(C) -6.5V
(D) -7.5V
.
某放大电路图所示.设VCC>>VBE, LCEO≈0,则在静态时该三极管处于( )
(A) 放大区
(B) 饱和区
(C) 截止区
(D) 区域不定
某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三极管( )
(A) 处于放大区域
(B) 处于饱和区域
(C) 处于截止区域
(D) 已损坏
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若要求放大电路取用信号源的电流小,而且输出电压基本不随负载变化而变化,在放大电路中应引入的负反馈类型为( )。
(A) 电流串联
(B) 电压串联
(C) 电流并联
(D) 电压并联
多级放大电路与组成它的任何一个单级放大电路相比,通频带( )。
(A) 变宽
(B) 变窄
(C) 不变
(D) 与单级放大电路无关
如果把一个二极管直接同一个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的电 池正向连接,则该管 ( )。
(A) 击穿
(B) 电流为0
(C) 电流过大使管子烧坏
(D) 正常导通
电流源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电流恒定,交流等效电阻( )。
(A) 等于零
(B) 比直流等效电阻小
(C) 等于直流等效电阻
(D) 远远大于直流等效电阻
与甲类功率放大方式比较,乙类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
(A) 不用输出变压器
(B) 不用输出端大电容
(C) 效率高
(D) 无交越失真
图所示电路出现故障,经测量得知VE=0,VC=VCC,故障的可能原因为( )。
(A) Rc开路
(B) Rc短路
(C) Re短路
(D) Rb1开路
.
LC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 )。
(A) 由于无选频网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B) 由于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C) 满足振荡条件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D) 由于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对 PN 结二极管,当 P 区外接低电位,而 N 区外接高电位,则 PN 结为( )偏。
(A) 反
(B) 正
(C) 低
乙类推挽功放中,BJT 功放管发射结加一定的正偏电压,这是为了克服( )
(A) 频率失真
(B) 功率失真
(C) 线性失真
(D) 交越失真
集成运放中间级的作用是( )。
(A) 提高输人电阻
(B) 提高共模抑制比
(C) 提高放大倍数
(D) 提高输出电阻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