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江苏开放大学建筑测量作业2
水准测量的目的是( )。
A
读取水准尺读数
B
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C
测定点的平面位置
D
测定未知点的高程
钢尺精密量距时,丈量温度低于标准温度,如不加温度改正,则所量距离符合以下哪条?( )。
A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实际距离
B小于实际距离
C大于实际距离
D等于实际距离
DS3水准仪,数字3表示的意义是( )。
A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不超过3mm
B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极限误差不超过3mm
C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相对误差不超过3mm
D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绝对误差不超过3mm
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
AA点与B点可能同高
BA点比B点低
CA点比B点高
D无法判断
从一个已知的水准点出发,沿途经过各点,最后回到原来已知的水准点上,这样的水准路线是( )。
A附合水准路线
B支水准路线
C支导线
D闭合水准路线
若某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3+2×10-6·D)mm,则用此全站仪测量2km长的距离,其误差的大小为( )。
A±2mm
B±5mm
C±7mm
D±3mm
从水准测量的原理中可以看出,水准测量必需的仪器和工具是( )。
A
水准仪、水准尺
B
经纬仪、觇牌
C
经纬仪、钢尺
D
水准仪、垂球
精密钢尺量距,一般要进行的三项改正是尺长改正、( )改正和倾斜改正。
A气压
B温度
C比例
D高差
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是对观测高差进行改正,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按与测站数(或路线长度)成( )的关系求得高差改正数。
A反比例并反号
B正比例并同号
C反比例并同号
D正比例并反号
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 )。
A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
B前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
C测站点至前视点的方位角
D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
下列记录格式正确的是( )。
A28°06′06″
B28°6′06″
C028°06′06″
D28°6′6″
水平角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
A确定点的平面位置
B确定水平距离
C确定高差
D确定点的高程
普通水准测量时,在水准尺上读数通常应读至( )。
A5mm
B10mm
C1mm
D0.1mm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A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B前后视距不相等
C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确
D目镜调焦不正确
水准测量中,调节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
A十字丝竖丝竖直
B十字丝横丝水平
C视准轴水平
D竖轴竖直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照准部应( )旋转。
A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
B总是顺时针方向
C总是逆时针方向
D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经纬仪对中误差和照准目标误差引起的方向读数误差与测站点至目标点的距离成( )关系。
A平方比
B反比
C无关
D正比
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或坐标测量前,不仅要设置正确的大气改正数,还要设置( )。
A棱镜常数
B湿度
C乘常数
D温度
为了防止错误发生和提高丈量精度,一般需进行往返测量,其成果精度用( )表示。
A相对误差
B中误差
C往返丈量差
D限差
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 )上。
A
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B
水准点
C
土质松软的水准点
D
转点
经纬仪精平操作应( )。
A调整脚架位置
B调节脚螺旋
C升降脚架
D平移仪器
某全站仪测距标称精度为a+b·ppm,数字a和b分别表示( )。
A固定误差、比例误差
B比例误差、相对误差
C固定误差、相对误差
D比例误差、绝对误差
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 )。
A
测量视距
B
消除视差
C
瞄准目标
D
防止倾斜
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 )。
A1/7488
B1/3286
C1/5268
D1/7288
水准测量原理要求水准仪必须提供一条( )。
A水平视线
B平行视线
C铅垂视线
D切线
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 )。
A消除或减弱管水准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
B消除或减弱仪器管水准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
C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
D消除或减弱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经纬仪粗平操作应( )。
A
升降脚架
B
调整脚架位置
C
调节脚螺旋
D
平移仪器
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 )误差的影响。
A
横轴
B
度盘分划
C
视准轴
D
指标差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
A使物像位于十字丝分划板面上
B使视准轴水平
C使望远镜对准目标
D看清十字丝
6″级经纬仪观测某水平角3个测回,第二测回度盘配置应位于( )位置。
A120°稍大
B60°稍大
C90°稍大
D0°稍大
微倾水准仪由( )组成。
A脚架
B照准部
C望远镜
D水准器
E基座
经纬仪安置包括( )。
A
调焦
B
读数
C
整平
D
瞄准
E
对中
在角度测量过程中,造成测角误差的因素有( )。
A目标偏心误差
B照准误差
C仪器误差
D观测人员的错误操作
E读数误差
钢尺按照起点刻线位置可分为( )。
A厘米分划尺
B30m
C刻划尺
D端点尺
E50m
在A、B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往、返测高差为hAB=+0.005m,hBA=-0.009m。已知A点高程HA=417.462m,则( )。
A
B点高程为417.460m
B
往、返测高差闭合差为+0.014m
C
B点高程为417.469m
D
往、返测高差闭合差为-0.004m
E
B点高程为417.467m
全站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
A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
B放大倍率
C最大测程
D测角精度
E测距标称精度
全站仪在使用时,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即完成一些必要的设置。下列选项属于全站仪的必要设置的有( )。
A视准轴的设置
B仪器参数和使用单位的设置
C棱镜常数的设置
D仪器高的设置
E气象改正值的设置
经纬仪安置包括( )。
A读数
B瞄准
C整平
D对中
E调焦
距离测量的方法有( )。
A光电测距
B普通视距
C钢尺量距
D三角测距
E全站仪测距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 )。
A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
B在水准尺上的估读误差
C水准管灵敏度较低的误差
D水准尺竖立不直的误差
E仪器和水准尺的下沉误差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