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西安石油大学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 () 的态度。(3.0分)
A: 整理国故
B: 全盘否定
C: 完全肯定
D: 批判继承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 () 的哲学思想。(3.0分)
A: 神秘主义
B: 相对主义
C: 虚无主义
D: 浪漫主义
孔子以六经教授学生,其中 () 自汉始渐成为众经之首。(3.0分)
A: 诗经
B: 礼经
C: 乐经
D: 易经
文化是群众创造的,所体现的是群体本质,因而文化具()(3.0分)
A: 超个人性
B: 历史性
C: 地域性
D: 民族性
虽然孟子和荀子都认为应当以仁义治理天下,但其理论基础却不相同,其中旬子理想的人性论基础是(3.0分)
A: 性善论
B: 性恶论
C: 性无善恶论
D: 性有善有恶论
荀子主张“化性起伪”,其中他所认为的伪指()(3.0分)
A: 虚假之言
B: 圣人之言
C: 帝王之言
D: 百姓之言
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3.0分)
A: 文化特征
B: 文化现象
C: 精神文明
D: 物质文明
“至圣不凡,嬉戏六龄陈俎豆”,至圣指()(3.0分)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庄子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最大特征,是追求()(3.0分)
A: 个人理想
B: 国家民主
C: 群体道德与和谐
D: 个人尊严与自由
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因而主张(3.0分)
A: 隆礼重法
B: 性恶论
C: 性善论
D: 四端说
下列观点属于孔子思想的是(3.0分)
A: 人之初,性本善
B: 性相近,习相远
C: 性善者伪也
D: 生之谓性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 () 的观点。(3.0分)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荀子
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精神是以 () 为基础。(3.0分)
A: 个体道德
B: 君主至上
C: 法律
D: 群体道德
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的眼光看问题。(3.0分)
A: 以悲为乐
B: 排恶崇善
C: 生命发展
D: 绝对差异
()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最要影响。(3.0分)
A: 儒家治理
B: 家国同构
C: 宗族关怀
D: 宗产继承
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时代。(3.0分)
A: 殷周
B: 近代
C: 宋明
D: 先秦
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成果是()(3.0分)
A: 改变全部原来教义
B: 分化为大、小乘
C: 创立唯识宗
D: 创立禅宗
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3.0分)
A: 道德观
B: 逻辑观
C: 逻辑观
D: 五行观
中国古代“多子分继财产制”取代“嫡长子继承制”的财产分配形式渊源于汉代的()(3.0分)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贵族制
D: 推恩制
中国文化系统保持动态性的其中一个表现是()(3.0分)
A: 具有完备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机制
B: 具有独特的时空观
C: 具有整一不变的思维结构
D: 具有稳定的历史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断变化演进的。(4.0分)
A: 对
B: 错
中国文化是不求变化的文化。(4.0分)
A: 对
B: 错
中国的系统观是到了近代才出现。(4.0分)
A: 对
B: 错
老子认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不做任何行动。(4.0分)
A: 对
B: 错
《周易》只是一本筮占的封建迷信书。(4.0分)
A: 对
B: 错
孔孟荀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因而其思想并没有差别。(4.0分)
A: 对
B: 错
老庄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重自由,庄子重自然。(4.0分)
A: 对
B: 错
推恩令的实施,是古代社会实施“多子分继财产”的开始。(4.0分)
A: 对
B: 错
中国文化不关注个性,只讲中庸之道。(4.0分)
A: 对
B: 错
在不同的个体中建立统一关系,必须有一方是权威, 以控制对方。(4.0分)
A: 对
B: 错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