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

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病因的数量与强度

B.
存在的诱因

C.
机体的抵抗力

D.
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E.
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
关于健康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体格健全

B.
不生病

C.
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D.
社会适应力的完全良好状态

E.
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萎缩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器官、组织的体积变小

B.
组织细胞变小

C.
组织的细胞减少

D.
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变小

E.
间质纤维细胞增多
肉芽组织的基本成分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毛细血管和炎性细胞

B.
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

C.
淋巴细胞和纤维细胞

D.
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

E.
成纤维细胞和毛细淋巴管
内脏器官的坏死组织经自然管道排出后留下的空腔称为(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瘘管

B.
窦道

C.
溃疡

D.
空洞

E.
糜烂
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 )。
单选题 (3 分) 0分
A.
肠、肝、脾

B.
肝、肾、心

C.
心、脑、肺

D.
脾、心、肝

E.
肠、脾、脑
支气管黏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增生

B.
再生

C.
化生

D.
萎缩

E.
肥大
一期愈合应具备的条件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B.
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无感染

C.
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有感染

D.
创缘整齐、无感染、组织缺损大

E.
创缘整齐、组织缺损大、有感染
肺淤血时,痰中出现含有棕褐色颗粒的巨噬细胞称为(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脂褐素细胞

B.
含铁血黄素细胞

C.
心力衰竭细胞

D.
异物巨噬细胞

E.
尘细胞
男,57岁,右大腿大隐静脉曲张6年,行大隐静脉切除术,术中见静脉腔内多个褐色物堵塞血管,与血管壁紧密相连,该褐色物最可能是( )。
单选题 (3 分) 0分
A.
静脉内凝血块

B.
静脉内血栓栓塞

C.
静脉内血栓形成

D.
静脉内瘤栓

E.
静脉内细菌栓子
心力衰竭细胞是指肺淤血时(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肺泡内吞噬粉尘的巨噬细胞

B.
肺泡内含有多量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C.
增生的肺泡上皮细胞

D.
血管内皮细胞

E.
肺泡腔内的巨噬细胞
下述不易出现血栓形成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大面积烧伤

B.
晚期胃癌

C.
严重创伤

D.
心肌梗死

E.
皮肤荨麻疹
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血栓形成

B.
血栓栓塞

C.
血管受压

D.
动脉痉挛

E.
动脉壁肿瘤
女,23岁,第二产程过长,在分娩过程中突发呼吸困难,口鼻黏膜大量出血而死。尸检镜下可见肺小血管内有胎脂及角化上皮。最可能的死因是( )。
单选题 (3 分) 0分
A.
血栓栓塞

B.
气体栓塞

C.
羊水栓塞

D.
脂肪栓塞

E.
瘤细胞栓塞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脑、心、肝等重要器管有较多血栓形成

B.
全身小动脉内广泛性的血栓形成

C.
全身小静脉内广泛性的血栓形成

D.
毛细血管内广泛性的微血栓形成

E.
全身小动,静脉内广泛性的小血栓形成
DIC发生的关键环节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凝血因子Ⅻ的激活

B.
凝血因子Ⅲ大量入血

C.
凝血酶大量生成

D.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生成

E.
凝血因子Ⅴ的激活
水肿时全身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单选题 (3 分) 0分
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
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D.
肾小球滤过增加

E.
静脉回流受阻
判断不同类型脱水的依据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体液丢失的总量

B.
细胞外液丢失的总量

C.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D.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化

E.
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
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散热减少

B.
产热增加

C.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D.
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E.
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
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 (3 分) 0分
A.
血浆白蛋白减少

B.
血浆球蛋白减少

C.
血液浓缩

D.
血红蛋白减少

E.
血Na+含量降低
细胞内的钾转移到细胞外引起高钾血症见于(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碱中毒

B.
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

C.
静脉输入大量胰岛素

D.
血管内溶血

E.
静脉输入大量氨基酸
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一周,静脉输入葡萄糖及生理盐水。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低血钠

B.
低血钙

C.
低血镁

D.
低血磷

E.
低血钾
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血钠降低

B.
血钾降低

C.
血镁降低

D.
血钙降低

E.
血磷降低
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
磷酸盐缓冲系统

C.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D.
还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
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答题要求:将关键词正确填在空格处


第三章 病例与分析


  病例:


  患者,男,56岁。因患肺癌、肺门淋巴结转移入院,于入院后一周行肿瘤切除术。术后一直安静卧床休息,遂出现轻度右下肢胀痛,病情稳定,恢复较好。术后7天拆线,患者下床去厕所,突然晕倒,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所见:营养状况良好,无明显恶病质。心脏冠状动脉轻度动脉粥样硬化,未见心肌梗死。肺脏:剖开肺动脉系统,可见一大的血栓栓子阻塞于肺动脉主干。


  分析:


  运用本章知识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并加以解释。(将关键词填放在合适的位置)


  关键词:凝血因子增加、呼吸循环衰竭、卧床、血栓形成并脱落、癌细胞、下肢深静脉、凝固性升高、血流速度变慢、肺动脉主干栓塞、猝死


  1.患者死因:患者是由于右下肢 1 ,致 2 ,患者发生 3 而 4 。


  2.死因分析:


  患者患肺癌, 5 可释放出促凝因子,如组织因子等,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患者手术后大量失血,血液中 6 ,并补充大量幼稚的血小板,使血液 7 ,而易于黏集,易形成血栓;患者术后安静 8 休息,使 9 ,又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因为患者出现右下肢胀痛,考虑血栓来源于右下肢静脉,并且肺动脉栓塞95%以上血栓栓子来自 10 。(每空1分,共10分)
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物质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硫酸盐

B.
尿素

C.
亚硝酸盐

D.
肌酐

E.
乳酸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心脏

B.
大脑

C.


D.


E.
胃肠道
不属于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B.
煤气中毒

C.
支气管痉挛

D.
严重贫血

E.
亚硝酸盐中毒
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细菌

B.
类固醇

C.
cAMP

D.
疟原虫

E.
抗原—抗体复合物
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细菌

B.
病毒

C.
致热性类固醇

D.
肿瘤坏死因子

E.
螺旋体
高热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浆液性炎

B.
假膜性炎

C.
出血性炎

D.
蜂窝织炎

E.
脓肿
肉芽肿性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是( )。
单选题 (3 分) 0分
A.
泡沫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郎罕斯巨细胞

E.
浆细胞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变性,坏死,增生

B.
变质,渗出,增生

C.
炎症介质的释放

D.
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E.
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溶血性链球菌

B.
绿脓杆菌

C.
白色葡萄球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草绿色链球菌
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
单选题 (3 分) 0分
A.
鳞状上皮损伤

B.
浆液性炎

C.
纤维素性炎

D.
出血性炎

E.
炎性充血
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生物性因子

B.
免疫反应

C.
物理性因子

D.
化学性因子

E.
机械性因子
男,40岁,肛门区皮下软组织中有一脓肿,形成一个向体表排脓的管道,这个管道最可能称为(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空洞

B.
瘘管

C.
溃疡

D.
窦道

E.
化脓性炎症
MODS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多发创伤同时损伤了多个器官而引起的综合征

B.
急性危重病中短时间内不止一个系统或器官发生衰竭

C.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D.
发生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的综合征

E.
一个器官衰竭导致另一些器官相继衰竭
.“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
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

E.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休克治疗时应遵循的补液原则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失多少,补多少

B.
需多少,补多少

C.
宁多勿少

D.
宁少勿多

E.
血压变化不明显时可不必补液
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少灌少流

B.
多灌少流

C.
不灌不流

D.
少灌多流

E.
多灌多流
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单选题 (3 分) 0分
A.
多灌少流

B.
不灌不流

C.
少灌少流

D.
少灌多流

E.
多灌多流
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少灌多流

B.
多灌少流

C.
少灌少流

D.
多灌多流

E.
不灌不流
不属于肿瘤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霍奇金淋巴瘤

B.
白血病

C.
血管瘤

D.
动脉瘤

E.
色素痣
发生肉瘤的组织不包括(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软骨

B.
横纹肌

C.
脂肪

D.
血管

E.
胆管上皮
肿瘤异型性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肿瘤肉眼形态的差异

B.
肿瘤间质的多样性

C.
肿瘤实质的多样性

D.
肿瘤实质与其来源组织的差异

E.
肿瘤实质与间质比例的差异性
肿瘤的发生与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肝癌

B.
肺癌

C.
鼻咽癌

D.
乳腺癌

E.
子宫颈癌
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肿瘤体积的大小

B.
肿瘤发生的部位

C.
肿瘤的生长速度

D.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E.
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