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Python程序设计

Python是一种( )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A.面向过程
B.面向对象
C.面向数据
D.面向用户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Python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
B.Python语言具有可移植性的特点。
C.Python语言是一种编译性语言。
D.Python语言具有可扩展性的特点。
以下哪项不是Python的标准库( )。
A.os
B.math
C.random
D.numpy
使用( )命令可以查看Python3的版本。
A.python3 -B
B.python3 -V
C.python3 -X
D.python3 -W
Python中可以使用( )函数实现交互过程。
A.print
B.import
C.input
D.output
在Python中,符号( )可以给变量进行赋值。
A.<-
B.=
C.==
!=
在Python中,以下变量名错误的是( )。
A.a
B.a_001
C.001_a
D.a001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a = 123
print(a)
a = .ABC.
print(a)
A.123
123
B.ABC
ABC
C.123
ABC
D.123
.ABC.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a = .ABC.
b = a
a = .XYZ.
print(b)
A.ABC
B..ABC.
C.XYZ
D..XYZ.
下列选项中,( )不是字符串。
A.“123”
B.‘123’
C. 123
“一2三”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print(r...hello,\n
world...)
A.hello,\n
world
B.hello,world
C....hello,world...
D.r...hello,\n world...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print(.%.2f. % 3.1415926)
A.%.2f
B.3.1415926
C.3.14
D.%3.1415926
在Python中使用( )表示 % 符号。
A.%
B.%%
C.100%
D.%-%
在Python中使用( )表示两个对象相加。
A.+
B.-
C.*
D./
在Python中使用( )表示两个对象取整除。
A./
B.%
C.//
D.%%
在Python中使用( )表示两个对象不相等。
A.=/
B./=
C.=!
D.!=
以下语句等效于( )。
c **= a
A.c = c ** a
B.c = c * a
C.c = a ** a
D.a = c ** c
在Python中,&表示按位( )运算符。
A.与
B.或
C.异或
D.取反
( )不是Python中的逻辑运算符。
A.and
B.or
C.no
not
以下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的是( )。
A.&
B.<
C.is not
D.**
x的y次方表达式正确的是( )。
A.x^y
B.x**y
C.x^^y
D.Python没有提到
22%3表达式输出结果为( )。
A.7
B.1
C.0
D.5
3*1**3表达式输出结果为( )。
A.27
B.9
C.3
D.1
如果表达式的操作符有相同的优先级,则运算规则是( )。
A.从左到右
B.从右到左
C.随便
D.同时运算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x = True
y = False
z = False
if x or y and z:
print("1")
else:
print("2")

A.1
B.2
C.True
D.运行出错
下列选项属于列表的是( )。
A.(1,2,3)
B.[1,2,3]
C.{1,2,3}
{a:1,b:2,c:3}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 )函数在列表末尾添加新的对象。
A.add()
B.index()
C.append()
D.pop()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a = [1,2,3]
b = a.copy()
print(b)
A.[1,1,2,2,3,3]
B.[1,2,3][1,2,3]
C.[1,2,3]
D.[6]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x = []
n = len(x)
print(n)
A.0
B.NA
C.NULL
D.-1
( )变量是元组类型。
A.3
B.[3]
C.(3)
D.(3,)
a是一个列表,a = [.A., .b., .C., .d., .E.],若要获取列表a的前三个元素应当采用( )。
A.a[3]
B.a[0,1,2]
C.a[:3]
D.a[1,2,3]
以下那种数据结构不含重复元素( )
A.列表
B.元组
C.字典
集合
以下不能创建一个字典的语句是( )。
A.dic1 = {}
B.dic2 = {123:345}
C.dic3 = {[1,2,3]:.abc.}
D.dic3 = {(1,2,3):.abc.}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是( )。
a=(1,2,[.1,2.])
a[2].append(3)
print(a)
A.(1, 2, [.1,2., .3.])
B.(1, 2, [.1,2., 3])
C.[1, 2, [.1,2., 3]]
D.报错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可能是( )。
print(set(.121323.))
A.(.1.,.2.,.1.,.3.,.2.,.3.)
B.{.121323.}
C.{.1., .2., .3.}
D.(.1., .2., .3.)
以下关于字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字典是键值对的集合
B.字典长度是可变的
C.字典中的键可以对应多个值信息
D.字典中元素以键信息为索引访问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x = True
country_number = {}
def example(country):
if country in country_number:
country_number[country] += 1
else:
country_number[country] = 1
example(.中国.)
example(.美国.)
example(.中国.)
print(len(country_number))
A.0
B.1
C.2
D.3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a = {}
a[1] = 1
a[.1.] = 2
a[1] += 1
sum = 0
for k in a:
sum += a[k]
print(sum)
A.1
B.2
C.3
D.4
Python中,( )函数是用于输出内容到终端的。
A.echo
B.output
C.print
D.console.log
input()函数的返回结果类型为( )
A.整数
B.浮点数
C.字符串
D.文本
布尔值不可以用( )运算。
A.and
B.or
C.not
D.is not
在Python程序中,条件判断的实现用( )语句实现。
A.for
B.if
C.while
D.do
代码块的规则不包括( )。
A.当缩进增加时,代码块就开始了。
B.代码块需要用{}包括起来。
C.代码块可以包含其他代码块。
缩进减少为零或减少为外面包围代码块的缩进,代码块就结束了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a = "1"
if a == 1:
print("苹果")
else:
print("香蕉")
print("西瓜")
A.苹果
香蕉
B.苹果
西瓜
C.香蕉
西瓜
香蕉
if 语句不包括包含以下( )部分。
A.if关键字
B.条件
C.冒号
D.大括号
else语句不包括包含以下( )部分。
A.else关键字
B.条件
C.冒号
代码块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name = "张三"
age = 18
if name == .张三.:
print(.你好, 张三.)
elif age < 16:
print(.16岁以下.)
elif age > 22:
print(.22岁以上.)
A.张三
B.你好, 张三
C.16岁以下
D.22岁以上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a = 1
b = 2
if a:
a = 3
print(b)
else:
b = 4
print(a)
A.1
B.2
C.3
D.4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a = 1
b = 1
c = 2
if a == b and a == c:
print("a+b")
else:
print("a-b")
A.2
B.0
C.a+b
D.a-b
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为( )。
b1 = [1,2,3]
b2 = [2,3,4]
b3 = [x for x in b1 if x in b2]
print (b3)
A.[1,2,3,4]
B.[2]
C.[2,3]
D.程序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