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商丘师范学院文学概论(高起专)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 )的自觉运用。(本题1.0分) A、 人物活动 B、 语言符号 C、 具体形象 D、 叙述场景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本题1.0分) A、 象征 B、 蕴藉 C、 假设 D、 模仿
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 )文本。(本题1.0分) A、 再现型 B、 表现型 C、 象征型 D、 创意型
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本题1.0分) A、 神学 B、 文学 C、 佛学 D、 诗学
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本题1.0分) A、 随意性 B、 指意性 C、 独创性 D、 特殊性
“寓教于乐”说是西方文学观念中( )的最典型的理论描述。(本题1.0分) A、 实用论 B、 摹仿论 C、 表现论 D、 体验论
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本题1.0分) A、 象征型 B、 表现型 C、 再现型 D、 创意型
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本题1.0分) A、 个人创造 B、 商业运作 C、 集体行为 D、 历史演绎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 )。(本题1.0分) A、 表情性 B、 表象性 C、 意识性 D、 语境依托性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按照( )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本题1.0分) A、 因果逻辑 B、 人物行动 C、 叙述视角 D、 时间顺序
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本题1.0分) A、 情感 B、 观众 C、 文采 D、 文化
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本题1.0分) A、 媒体宣传 B、 商业炒作 C、 文学阅读 D、 消费导引
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 )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本题1.0分) A、 英国 B、 美国 C、 俄国 D、 德国
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本题1.0分) A、 媒体宣传 B、 商业炒作 C、 文学阅读 D、 消费导引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 )。(本题1.0分) A、 表情性 B、 表象性 C、 意识性 D、 语境依托性
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本题1.0分) A、 随意性 B、 指意性 C、 独创性 D、 特殊性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 )的自觉运用。(本题1.0分) A、 人物活动 B、 语言符号 C、 具体形象 D、 叙述场景
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本题1.0分) A、 情感 B、 观众 C、 文采 D、 文化
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本题1.0分) A、 象征型 B、 表现型 C、 再现型 D、 创意型
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本题1.0分) A、 文学阅读 B、 商业炒作 C、 消费导引 D、 媒体宣传
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本题1.0分) A、 表志 B、 表象 C、 表情 D、 表意
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 )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本题1.0分) A、 英国 B、 美国 C、 俄国 D、 德国
( )文体是批评和历史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一个作家总体性的思想和艺术的评价。(本题1.0分) A、 评点式 B、 评传式 C、 序跋式 D、 随笔式
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本题1.0分) A、 个人创造 B、 商业运作 C、 集体行为 D、 历史演绎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按照( )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本题1.0分) A、 因果逻辑 B、 人物行动 C、 叙述视角 D、 时间顺序
“寓教于乐”说是西方文学观念中( )的最典型的理论描述。(本题1.0分) A、 实用论 B、 摹仿论 C、 表现论 D、 体验论
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俄国( )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本题1.0分) A、 解构主义 B、 形式主义 C、 新批评 D、 结构主义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本题1.0分) A、 象征 B、 蕴藉 C、 假设 D、 模仿
(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本题1.0分) A、 散文 B、 小说 C、 诗 D、 剧本
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本题1.0分) A、 神学 B、 文学 C、 佛学 D、 诗学
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 )。(本题2.0分) A、 媒体型 B、 学者型 C、 读者型 D、 学院型
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 ( )(本题2.0分) A、 简便快捷 B、 真切生动 C、 易于保存 D、 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E、 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 ( )(本题2.0分) A、 口语媒介 B、 文字媒介 C、 印刷媒介 D、 大众媒介 E、 网络媒介
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本题2.0分) A、 观赏的日常性 B、 社会关怀 C、 个性化趣味 D、 语言形式创新 E、 文体的模式化
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 )。(本题2.0分) A、 情景交融 B、 虚实相生 C、 真实写照 D、 感同身受
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 )。(本题2.0分) A、 较为单纯 B、 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C、 呈现空灵的追求 D、 显得意味多样
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除了“文学文本中的语言”这一显著标志之外,还是( )的语言。(本题2.0分) A、 情感化 B、 富有文采 C、 充满理性 D、 哲理化
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 )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本题2.0分) A、 色彩 B、 语言 C、 线条 D、 形体
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 )(本题2.0分) A、 简便快捷 B、 真切生动 C、 易于保存 D、 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E、 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余意层、衍意层。(本题2.0分) A、 语言层 B、 语音层 C、 意蕴层 D、 形象层 E、 文法层
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主要包括( )。(本题2.0分) A、 史诗 B、 诗剧 C、 田园诗 D、 故事诗 E、 咏史诗
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除了“文学文本中的语言”这一显著标志之外,还是( )的语言。(本题2.0分) A、 情感化 B、 富有文采 C、 充满理性 D、 哲理化
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 )。(本题2.0分) A、 较为单纯 B、 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C、 呈现空灵的追求 D、 显得意味多样
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 )。(本题2.0分) A、 媒体型 B、 学者型 C、 读者型 D、 学院型
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 )(本题2.0分) A、 简便快捷 B、 真切生动 C、 易于保存 D、 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E、 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余意层、衍意层。(本题2.0分) A、 语言层 B、 语音层 C、 意蕴层 D、 形象层 E、 文法层
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本题2.0分) A、 省略 B、 减缓 C、 概略 D、 停顿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本题2.0分) A、 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 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 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 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 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 )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本题2.0分) A、 色彩 B、 语言 C、 线条 D、 形体
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 )。(本题2.0分) A、 情景交融 B、 虚实相生 C、 真实写照 D、 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