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学(临床)
在等剂量时Vd小的药物比Vd大的药物
A、
血浆浓度较低
B、
血浆蛋白结合较少
C、
组织内药物浓度较低
D、
生物利用度较低
E、
能达到的稳态血药浓度较低
下列哪种说确的是
A、
Ⅰ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B、
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人体耐受情况及最适给药剂量、间隔及途径
C、
Ⅲ期临床试验是在较大围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D、
Ⅲ期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不少于200例
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时,其半衰期
A、
随药物剂型而变化
B、
随给药次数而变化
C、
随给药剂量而变化
D、
随血浆浓度而变化
E、
固定不变
临床试验最低病例数(实验组)要求Ⅲ期临床试验为()例
A、
20~30
B、
100
C、
200
D、
300
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A、
通过载体转运,不需耗能
B、
通过载体转运,需要耗能
C、
不通过载体转运,不需耗能
D、
不通过载体转运,需要耗能
E、
包括易化扩散
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性的,是指
A、
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B、
仅以人体为研究对象
C、
采用离体、在体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D、
所提供的实验数据是临床用药的重要参考资料
( ) 临床试验又称“微剂量”试验
A、
1期
B、
0期
C、
2期
D、
3期
符合新药报批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要求的是
A、
进行单次给药生物利用度研究时,除服药时饮用水外,试验期间不得再饮用水,以防止血药浓度波动
B、
进行单次给药生物利用度研究时,服药4小时后统一进食,用200~250ml的温水送服药物
C、
进行单次给药生物利用度研究时,实验前一天应当开始禁食(至少24小时),次日早晨随食物一起服用药物
D、
进行多次给药生物利用度研究时,药物和食物应当一同服用
Ⅲ期临床试验
A、
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
B、
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
C、
治疗作用确证阶段
D、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临床药理学的职能不包括
A、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B、
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C、
药物质量规律的研究
D、
开展临床药理服务
药物的临床研究包括
A、
临床试验
B、
生物等效性试验
C、
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
D、
药理、毒理试验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A、
效应增强
B、
吸收减慢
C、
吸收加快
D、
代谢减慢
E、
排泄加速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A、
GLP
B、
GCP
C、
GMP
D、
GSP
针对健康志愿者进行的临床试验为
A、
Ⅰ期临床试验
B、
Ⅱ期临床试验
C、
Ⅲ期临床试验
D、
Ⅳ期临床试验
有关IV期临床试验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
特殊对象临床试验
B、
确定新药对何种疾病有效
C、
确定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D、
确定新药的药动学参数
呼吸功能不全,颅内压升高、产妇临产时麻醉前用药应禁用
A、
Aspirin
B、
chlorpromazine
C、
Morphine
D、
Atropine
下列哪个镇痛药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且无成瘾性
A、
吗啡
B、
度冷丁
C、
可待因
D、
罗通定
锥体外系反应轻微的药物是
A、
氟哌啶醇
B、
氟哌利多
C、
氯氮平
D、
五氟利多
E、
氯丙嗪
属于5-HT再摄取抑制药抗抑郁症药是
A、
帕罗西汀
B、
阿米替林
C、
瑞波西汀
D、
地昔帕明
E、
吗氯贝胺
心源性哮喘可选用
A、
去甲肾上腺素
B、
异丙肾上腺素
C、
多巴胺
D、
吗啡
镇痛新与吗啡比较,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镇痛效力较吗啡弱
B、
呼吸抑制较吗啡弱
C、
大剂量可致血压升高
D、
成瘾性与吗啡相似
下列哪种药物几乎无锥体外系反应
A、
五氟利多
B、
氯丙嗪
C、
奋乃静
D、
氯氮平
E、
利培酮
者,男性,40岁,2年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用氯丙嗪,可有效控制症状发作。2天前,患者在起立过程中突然晕厥,被家人急送医院,入院检查,T:37℃,CR:20次/分,BP:70/40mmHg。可选用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素
C、
麻黄碱
D、
异丙肾上腺
E、
普洛奈尔
下列哪项符合吗啡的作用和应用
A、
单用治疗胆绞痛
B、
支气管哮喘
C、
心源性哮喘
D、
止吐
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是
A、
氯丙嗪
B、
度冷丁
C、
哌唑嗪
D、
苯巴比妥
度冷丁(哌替啶)临床应用不包括
A、
麻醉前给药
B、
人工冬眠
C、
镇痛
D、
止泻
哌替啶比吗啡应用多的原因是
A、
镇痛作用强
B、
对胃肠道有解痉作用
C、
无成瘾
D、
成瘾性及抑制呼吸作用较吗啡弱
对治疗各类癫痫均有效的药物是
A、
乙琥胺
B、
丙戊酸钠
C、
卡马西平
D、
扑米酮
E、
苯妥英钠
增加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是
A、
卡比多巴
B、
维生素B6
C、
利舍平
D、
苯乙肼
E、
丙胺太林
患者,女性,50岁,3年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用氟哌啶醇,开始剂量1mg/d,2周以后服用2mg/d维持剂量可有效控制症状发作。但2周前,患者出现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症状。导致这些症状发生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
精神分裂症(Ⅱ型)
B、
帕金森综合征
C、
静坐不能
D、
急性肌张力障碍
E、
迟发性运动障碍
具有抗焦虑抑郁情绪的抗精神分裂症药是
A、
氟哌啶醇
B、
氯普噻吨
C、
五氟利多
D、
氯氮平
E、
氯丙嗪
男,71岁,既往病史为记忆力明显下降,患者曾经常走失,并在自己家中迷失方向。另外一名与他患有类似症状的患者脑组织尸检结果发现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最适合该患者的药物是
A、
溴隐亭
B、
地西泮
C、
.多奈哌齐
D、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
E、
肌阵挛性发生作为首选的药物是
A、
氯硝西泮
B、
乙琥胺
C、
卡马西平
D、
苯妥英钠
E、
苯巴比妥
单用时无抗帕金森病作用的药物是
A、
苯扎托品
B、
卡比多巴W
C、
苯海索
D、
左旋多巴
E、
溴隐亭
某男童吃饭时突然僵立不动,呼吸停止,在去医院途中颠簸苏醒,经诊断为失神小发作,应该首选的药物是
A、
乙琥胺
B、
卡马西平
C、
地西泮
D、
苯妥英钠
E、
氯硝西泮K
治病癫痫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最有效的药物是
A、
苯妥英钠
B、
乙酰唑胺
C、
地西泮
D、
苯巴比妥钠
E、
乙琥胺
一名孕妇在临产前突然感觉恶心、头痛,继而发生抽搐,且面色青紫,同时下肢及腹部出现水肿,血压135/90mmHg。此孕妇宜选用下列哪种药物进行抗惊厥治疗
A、
地西泮
B、
水合氯醛
C、
硫酸镁
D、
苯巴比妥
E、
乙琥胺Q
患者,男性,40岁,2年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用氯丙嗪,可有效控制症状发作。2天前,患者在起立过程中突然晕厥,被家人急送医院,入院检查,T:37℃,CR:20次/分,BP:70/40mmHg。可选用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素
C、
麻黄碱
D、
异丙肾上腺素
E、
普洛奈尔
男,60岁,患者因眼内压升高,出现恶心呕吐、头疼眼胀和视力下降。近期患者又因出现如下症状到医院来就诊,主诉为上肢震颤,呈静止性,紧张时加重,休息时消失。下列治疗药物中,患者最好不要选用
A、
左旋多巴
B、
苯海索I
C、
卡比多巴
D、
溴隐亭
E、
金刚烷
关于苯巴比妥的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
A、
镇静
B、
催眠
C、
镇痛
D、
抗惊厥
E、
抗癫痫
大发作合并小发作时的首选药物,对其他药物未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也有效的药物是
A、
苯妥英钠
B、
乙琥胺V
C、
苯巴比妥
D、
卡马西平
E、
丙戊酸钠
与吗啡的镇痛机制有关的是
A、
阻断阿片受体
B、
激动中枢阿片受体
C、
抑制中枢前列腺素合成
D、
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
E、
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
阻断黑质-纹状体系统D2受体
B、
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样受体
C、
阻断结节-漏斗系统D2受体
D、
阻断肾上腺素α受体
E、
阻断M受体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A、
卡马西平
B、
丙戊酸钠
C、
苯妥英钠
D、
地西泮
E、
拉莫三嗪
下列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中,属于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药的是
A、
美金刚
B、
多奈哌齐
C、
石杉碱甲
D、
加兰他敏
E、
利凡斯的明
下列关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主体是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
B、
B.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评价流程是在线直报,分级评价
C、
C.市、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评价本行政区域内所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D、
D.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评价本行政区域内所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市、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时限是( )个工作日。
A、
A.立即
B、
B.3
C、
C.7
D、
D.15
ADR 与药品不良事件(ADE)有什么关系( )
A、
A.ADR和ADE的定义是一样的
B、
B.ADE 肯定是 ADR,但 ADR 不一定是 ADE
C、
C.ADR肯定是 ADE,但 ADE不一定是 ADR
D、
D.ADR 与 ADE 没有任何关系
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
A、
A.描述性研究
B、
B.创新性研究
C、
C.分析性研究
D、
D.实验性研究
自愿报告制度的优点不包括( )
A、
A.能覆盖全部用药人群,没有时间限制
B、
B.可以计算ADR的发生率
C、
C.无论常见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都能被监测
D、
D.费用低廉、覆盖面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