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仪器分析

测定溶液pH时,所用的指示电极是( )
A、
玻璃电极
B、
气敏电极
C、
饱和甘汞电极
D、
离子选择性电极
滴定分析与电位滴定法的主要区别是( )
A、
滴定的对象不同
B、
滴定液不同
C、
指示剂不同
D、
指示终点的方法不同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目的在于( )
A、
清洗电极
B、
活化电极
C、
校正电极
D、
检查电极好坏
下列可作为基准参比电极的是( )
A、
标准氢电极
B、
饱和甘汞电极
C、
玻璃电极
D、
电极
在永停滴定法中,用I2标准溶液滴定Na2S2O3试液( )
A、
滴定剂属可逆电对,被测物属不可逆电对
B、
滴定剂属不可逆电对,被测物属可逆电对
C、
滴定剂与被测物均属不可逆电对
D、
滴定剂与被测物均属可逆电对;
若用二级微商法确定电位滴定的化学计量点,则化学计量点时电池电动势的变化特征是( )
A、
E=0
B、
△E/△ V=0
C、
△E=0
D、
△2E/△V2=0
酸度计在测定溶液的pH值时,选用温度为( )
A、
25℃
B、
30℃
C、
任何温度都可以
D、
被测溶液的温度
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
[H+]
B、
[C1-]
C、
[K+]
D、
溶液的Ph
当酸度计显示的pH与第一个标准缓冲液的pH不相同时,可通过调节下列哪个部件( )
A、
温度调节旋钮
B、
定位调节旋钮
C、
斜率调节旋钮
D、
pH-mV选择键
在永停滴定法中,用Na2S2O3滴定I2,在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
A、
电解电流受[I-]控制,不断增大
B、
没有电解电流产生
C、
电解电流受[I-]控制,先增大后减小
D、
电解电流恒定不变;
测定溶液pH时,用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校正的主要目的是消除( )
A、
不对称电位
B、
液接电位
C、
温度
D、
碱差
电位滴定法的优点有( )
A、
不受溶液颜色的影响
B、
不受溶液的浑浊程度的影响
C、
滴定突跃不明显的时候可以使用
D、
无适当指示剂时可使用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常选择的电极是( )
A、
饱和甘汞电极
B、
银-氯化银电极
C、
玻璃电极
D、
银电极
甘汞电极的组成有( )
A、

B、
甘汞
C、
溶液
D、
铂丝
永停滴定法的类型有( )
A、
可逆电对滴定不可逆电对体系
B、
不可逆电对滴定可逆电对体系
C、
可逆电对滴定可逆电对体系
D、
不可逆电对滴定不可逆电对体系
下列电极属于参比电极的有( )
A、
甘汞电极
B、
铂电极
C、
-氯化银电极
D、
玻璃电极
用两次测量法测定溶液pH的目的是( )
A、
消除玻璃电极的酸差
B、
消除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
C、
消除不确定因素产生的误差
D、
稳定Ph
下列电极的电极电位与[Cl-]相关的是( )
A、
甘汞电极
B、
银-氯化银电极
C、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
D、
锑电极
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为零
A、正确
B、错误
在电位滴定中,滴定终点的体积为△2E/△V2-V(二阶微商)曲线的零点所对应的体积。
A、正确
B、错误
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电子的转移
A、正确
B、错误
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通常将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
A、正确
B、错误
在电化学电池中能及时反映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的变化,并产生相应响应信号的电极称为参比电极。
A、正确
B、错误
pH标准缓冲溶液应贮存于烧杯中密封保存。
A、正确
B、错误
测定溶液pH只能用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
A、正确
B、错误
电位滴定法要求反应终点有明显颜色变化
A、正确
B、错误
若溶液是胶体或有颜色就不能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
A、正确
B、错误
电池符号的书写通常把负极写在电池符号表示式的左侧,正极写在右侧。
A、正确
B、错误
液-固色谱法属于
A、
吸附色谱
B、
分配色谱
C、
离子交换色谱
D、
分子排阻色谱
用离子色谱法分离碱性化合物,如果增加流动相的pH,被分离的碱性化合物K值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测定有机溶剂中微量的水,宜选用何种检测器
A、
TCD
B、
FID
C、
ECD
D、
FPD
在反相键合相色谱法中,常用的固定相是
A、
硅胶
B、
氧化铝
C、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D、
甲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定性的参数是
A、
保留时间
B、
半峰宽
C、
峰面积
D、
峰宽
凝胶色谱中,分子量较大的组分比分子量较小的组分
A、
先流出色谱柱
B、
后流出色谱柱
C、
几乎同时流出
D、
色谱柱对分子量不同的化合物没有影响
下列不属于非极性键合相的是
A、
ODS
B、
苯基
C、
辛烷基
D、
氨基
在纸色谱系统中分离极性物质时增加展开剂中极性溶剂的比例,极性物质的比移值如何变化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峰面积
D、
峰宽
以非极性的物质为固定相、甲醇-水的混合物为流动相,进行吸附柱色谱分离
A、
分子量大的组分先流出
B、
极性强的组分先流出
C、
极性强的组分后流出
D、
极性弱的组分先流出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峰高法定量时,对拖尾因子的要求是
A、
0.3~0.7
B、
>1.5
C、
≤2.0%
D、
0.95~1.05
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对分离度的要求是
A、
0.3~0.7
B、
>1.5
C、
≤2.0%
D、
0.95~1.05
在极性流动相中加入离子对试剂,与被测离子形成中性离子对的色谱是
A、
反相色谱法
B、
离子交换色谱法
C、
离子对色谱法
D、
离子抑制色谱法
在吸附色谱中,分离极性大的物质应选用
A、
活性大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剂
B、
活性大的吸附剂和极性大的洗脱剂
C、
活性小的吸附剂和极性大的洗脱剂
D、
活性小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剂
用离子色谱法分离酸性化合物,如果增加流动相的pH,被分离的酸性化合物K值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析酸类或带负电荷物质,可以选用的离子对试剂为
A、
正戊烷基磺酸钠
B、
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
C、
正己烷基磺酸钠
D、
十二烷基磺酸钠
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通过化学反应键合到载体表面而制得的固定相叫
A、
聚合固定相
B、
分配固定相
C、
键合固定相
D、
吸附固定相
反相键合相色谱分离一化合物,若化合物分子中引入极性基团,则该化合物的K值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下列哪种检测器,只能使用挥发性的流动相
A、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B、
紫外检测器
C、
荧光检测器
D、
示差折光检测器
化学键合相色谱中用于正相的固定相是
A、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B、
苯基
C、
甲基
D、
氰基
色谱柱加长,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
分析速度慢
B、
色谱峰分离加大
C、
峰宽变小
D、
使用氢气做载气有利
吸附柱色谱常用填料有
A、
凝胶
B、
氧化铝
C、
聚酰胺
D、
大孔吸附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