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解剖生理学(高起专)
肌激动器所产生的肌力是一种矫形力,下颌每向前移动1mm,可产生多大的力:
A
25g
B
50g
C
E100g
D
150g
E
200g
成人正畸治疗的生理特点有:
A
生长潜力有限,组织反应较慢;口腔疾病较多,咬合已趋于稳定
B
成人对治疗中的微小变化更敏感
C
E成人对正畸治疗的态度主动合作
D
成人对美观要求更高,更偏重口唇区的美观及整体容貌的改善
E
成人治疗疗程长,治疗结束后需长时间戴保持器
以下哪个属于暂时性错(牙合)的表现:
A
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
B
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C
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初期,可能为尖对尖的关系
D
上下恒切牙萌出早期,可出现前牙深覆(牙合)
E
以上都是
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后保持与一般正畸患者有何不同:
A
没什么不同
B
需要长期保持
C
允许有较多牙移动
D
吃饭时不必戴用
E
可采用正位器作牙列最后精细调整移动的保持法
后牙反(牙合)的可能病因错误:
A
乳磨牙早失或滞留
B
后牙区拥挤
C
单侧咀嚼
D
唇腭裂
E
前牙反(牙合)
以颈部和额、颊、颅等骨作为作为支抗的力属于:
A
重度力
B
间歇力
C
矫形力
D
颌外力
E
肌力
功能性矫治器最常用于:
A
任何年龄的下颌后缩
B
乳牙期反合
C
E替牙期远中错合
D
恒牙初期拥挤病例
矫治器的缺点是:
A
固位良好支抗充
B
能使多数牙移动
矫治器的分类下面那个是按力源分类的:
A
机械性,功能性
B
唇侧,舌侧,隐形矫治器
C
预防性,矫治性,保持性
乳牙期前牙反牙合,下和矫正的一般年龄为:
A
0~1岁
B
1~2岁
C
2~3岁
D
3~6岁
E
6岁以上
吮拇指不良习惯不可能造成:
A
前牙反颌
B
腭盖高拱,牙弓狭窄
C
前牙开合
D
远中错颌
E
上前牙前途
牙列缺失修复时,后牙主要力应该集中在:
A
尖牙区
B
切牙去
C
第一前磨牙区
D
第二磨牙区
E
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区
年轻恒牙牙根约在牙齿萌出后多久形成:
A
半年
B
1年
C
2年
D
3~5年
E
5~9年
舌根的淋巴管汇入:
A
腮腺淋巴结
B
颈线淋巴结
C
颌下淋巴结
D
颈深上淋巴结
E
以上都不是
患者,女性,45岁,缺失,为过小牙,造成缺牙间隙过宽,下列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根据缺隙大小排一个相应大小的牙
B
利用视觉差,对所选用的比稍大的人工牙,进行磨改,加大唇面突度
C
加大所选人工牙近远中倾斜度,磨改切角
D
与之间留有适当间隙
E
在之间加排一小牙
复合树脂充填时窝洞消毒剂除以下之一外均禁用:
A
50%麝香草酚
B
樟脑酚
C
丁香油
D
木榴油
E
75%乙醇
牙列中最常见的过小牙是:
A
上颌中切牙
B
上颌侧切牙
C
上颌尖牙
D
下颌中切牙
牙列中先天性缺牙率最高的牙齿为:
A
第一磨牙
B
第二磨牙
C
第三磨牙
D
第一前磨牙
下列错牙合畸形哪项不是是功能矫治器的适应症:
A
长度不调
B
宽度不调
C
高度不调
D
牙齿错位
上皮的棘层或者基底层出现个体或者成群的细胞角化称为:
A
过度角化
B
过度正角化
C
过度不全角化
D
错角化
E
棘层增生
上颌磨牙的主要功能尖是:
A
近中颊尖
B
近中舌尖
C
远中颊尖
D
远中舌尖
E
第五牙尖
关于牙演化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牙数由多变少
B
牙根从无到有
C
牙列从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变
D
牙形从异形牙向同形牙演化
E
牙的生长部位从分散到集中
牙萌出的一般规律为:
A
最早萌出的乳牙是上颌乳中切牙
B
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下颌第一磨牙
C
最晚萌出的乳牙是下颌第二乳磨牙
D
最晚萌出的恒牙是下颌第二磨牙
E
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上颌第一前磨牙
舌习惯矫治器舌刺,需于何处伸出:
A
上前牙舌侧离基托边缘2~3mm
B
上前牙舌侧离基托边缘4~5mm
C
上前牙舌侧离基托边缘5~6mm
D
上前牙舌侧离基托边缘1~2mm
ICP又称为:
A
下颌姿势位
B
正中合位
C
牙尖交错位
D
下颌后退接触位
下列哪一项决定牙移动的方式:
A
力
B
力偶矩
C
力偶矩/力
D
力偶矩*力
乳尖牙磨耗不足易引起:
A
上颌前突
B
上颌后缩
C
前牙反牙合
D
下颌后缩
下列哪个是最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A
反牙合
B
牙列拥挤
C
深覆盖
D
开牙合
关于乳、恒牙区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乳磨牙体积依次减小
B
乳牙冠根分界明显
C
乳牙颈嵴明显突出
D
牙体积小,色乳白
E
乳牙根分叉大
替牙期矫治的适应症是:
A
上侧切牙近中旋转
B
后牙锁合
C
上中切牙远中倾斜
D
中度拥挤
乳前牙反合最佳矫治年龄为:
A
1~2岁
B
3~5岁
C
6~7岁
D
8~9岁
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是:
A
理想正常
B
理想
C
个别正常
D
平衡
造成前牙开合的不良习惯是:
A
偏侧咀嚼
B
口呼吸
C
咬下唇
D
吮拇指
临床上固定矫治器一般间隔多久加力一次为宜:
A
1周
B
2-3周
C
4-6周
D
半年
颌面部发育的第三快速期为:
A
8-9岁
B
9-10岁
C
10-11岁
D
11-13岁
下颌切牙的严重拥挤常由于:
A
牙齿的近中移动
B
乳牙早失
C
多生牙的存在
D
牙齿大小与牙弓长度不调
中国儿童错颌畸形发生率大概是:
A
30%
B
50%
C
70%
D
90%
E
以上都不是
从正畸学观点看,早期充填乳磨牙邻面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A
防止食物嵌塞
B
恢复咬合功能
C
防止乳尖牙磨耗不足
D
保持牙弓长度完整
正畸牙发生进行性根吸收的x片表现为
A
根尖呈蚕蚀状
B
根侧锯齿状
C
牙根变短而钝
D
根管腔增大
正畸牙移动后仍能维持稳定且牙根本身很少发生吸收的生物学基础是
A
牙槽骨具有可塑性
B
牙骨质具有抗压性
C
牙周膜能维持其内环境的稳定
D
a+b+c
适合牙齿矫治作用的牙齿有以下临床症状,除了
A
无明显自发疼痛
B
叩诊无明显反应
C
对温度高度敏感
D
松动度不大
E
移动效果明显
方丝弓矫治器最主要的特点是
A
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B
能有效大地控制牙各个方向移动
C
体积小戴用舒适
D
价格低易于推广
E
支抗力大
与下颌管关系密切的牙齿是:
A
下颌第二磨牙
B
下颌第三磨牙
C
下颌第一磨牙
D
下颌第一双尖牙
E
下颌第二双尖牙
以下哪项不是破骨细胞的功能:
A
骨基质形成
B
吸收钙化的软骨
C
吸收骨
D
吸收牙本质
E
以上都不是
面部的发育畸形主要发生在胚胎第几周:
A
8~9周
B
10~12周
C
6~7周
D
2~3周
E
4~5周
乳牙萌出完成时间 :
A
3岁左右
B
2岁半左右
C
1岁半左右
D
2岁左右
E
以上都不是
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用两位数记录牙位。左下区恒牙用几表示:
A
4
B
5
C
3
D
1
E
2
口内牙根最长的牙是:
A
上颌尖牙
B
下颌尖牙
C
上颌中切牙
D
上颌第一恒磨牙
E
下颌第一恒磨牙
最早萌出的恒牙:
A
上颌第一恒磨牙
B
下颌第一恒磨牙
C
下颌侧切牙
D
上颌中切牙
E
下颌中切牙
一侧口角歪斜可能是损伤了面神经的:
A
颊支
B
颧支
C
下颌缘支
D
颞支
E
颈支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