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四川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

按照植物学分类,水稻学名OryzasativaL.中哪一个是种名()
A. Oryza
B. sativa
C. L.
D. Oryzasativa
长日照作物是日照时间()某一临界时数才能开花的作物
A. 短于
B. 长于
C. 等于
D. 其它
下列作物中,()属于长日照作物
A. 水稻
B. 荞麦
C. 甘蔗
D. 小麦
短日照作物是日照时间()某一临界时数才能开花的作物
A. 短于
B. 长于
C. 等于
D. 其它
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作物
A. 水稻
B. 荞麦
C. 甘蔗
D. 小麦
下列作物中,()不属于禾谷类作物
A. 小麦
B. 豌豆
C. 玉米
D. 燕麦
按照苏联著名植物学家瓦维洛夫提出的作物起源中心有()个
A. 6
B. 7
C. 8
D. 9
大豆起源于()起源中心
A. 中国
B. 美国
C. 巴西
D. 阿根廷
玉米起源于()起源中心
A. 印度
B. 中亚
C. 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
D. 南美
油菜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地区
A. 东北
B. 西北
C. 长江流域和西南
D. 东南
作物生产是()
A. 第一性生产
B. 第二性生产
C. 第三性生产
D. 第四性生产
作物器官、个体、群体的生长规律呈现()
A. 直线上升
B. J形曲线上升
C. S形曲线上升
D. 其它
下列()过程不属于发育,而属于生长
A. 幼穗分化
B. 维管束发育
C. 分蘖芽形成
D. 叶片变大变厚
与种子萌发无关的环境条件是()
A. 光照
B. 温度
C. 水分
D. 空气
水稻和玉米的初生根数量分别为()
A. 1和2
B. 1和5
C. 1和1
D. 5和1
下面关于小麦初生根数量正确的是()
A. 1
B. 2
C. 5
D. 8
单子叶的作物为()
A. 棉花
B. 大豆
C. 油菜
D. 小麦
作物的开花是有一定的规律,开放顺序因作物而不同,小麦的开花顺序为()
A. 由下而上
B. 由中而上下
C. 由上而下
D. 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
自花传粉作物有()
A. 水稻
B. 玉米
C. 油菜
D. 向日葵
收获指数,也称经济指数,反映了作物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系数,计算公式为()
A.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B.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C.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
D. 经济产量/(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玉米按照每亩种植3330株,种子萌发率95%,出苗率90%,玉米千粒重300g,请问播种1公顷土地需要玉米种子量为()公斤
A. 1.17
B. 17.5
C. 7.15
D. 7.11
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中,()不属于直接因子
A. 气候因子
B. 土壤因子
C. 生物因子
D. 地形因子
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中,不属于气候因子的是()
A. 光照强弱
B. 温度高低
C. 降雨多少
D. 肥力高低
()通过改变某一生态因子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A. 施肥
B. 灌水
C. 密度调节
D. 除草
)有利于油料作物油分的积累
A. 高温
B. 少雨
C. 低温
D. 土壤水分充足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过春化作用的作物有()
A. 玉米
B. 小麦
C. 水稻
D. 大豆
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种,其中大量元素有()种
A. 16和7
B. 16和9
C. 20和7
D. 20和13
下面()是缺磷的症状表现
A. 老叶暗绿紫红,植株生长缓慢,纤细矮小,簇生状,根系不发达
B. 老叶首先表现症状,叶尖叶缘枯,缺绿斑点,叶色黄、茎秆柔弱易倒伏
C. 下部叶片开始失绿,往往是叶肉变黄而叶脉仍保持绿色
D. 其它
小麦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是()
A. 出苗~拔节
B. 拔节~孕穗
C. 孕穗~抽穗
D. 抽穗~乳熟期
()必须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在某一期间进入下一发育阶段
A. 玉米
B. 大豆
C. 小麦
D. 水稻
()不是土壤的组成部分
A. 固体
B. 液体
C. 气体
D. 其它
下列处理作物与环境关系问题上错误的是()
A. 克服限制因子,抓住主导因子
B. 环境因子并非孤立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 既要作物适应环境,又要环境满足作物的要求
D. 考虑和控制作物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因子
作物种植制度类型中按照集约度划分的集约种植制的土地利用率为()
A. 20%~50%
B. 低于50%
C. 100%
D. 100%~300%
作物种植制度类型中按照集约度划分的常年种植制的土地利用率为()
A. 20%~50%
B. 低于50%
C. 100%
D. 100%~300%
作物布局中作物需不需要种与()有关
A. 20%~50%
B. 低于50%
C. 100%
D. 100%~300%
下列符号代表间作的是()
A. —
B. /
C. //
D. →
两年三熟的复种指数为()
A. 100%
B. 200%
C. 300%
D. 150%
年平均气温为(),属于一年两熟区
A. 小于8摄氏度
B. 8~12摄氏度
C. 12~16摄氏度
D. 大于16摄氏度
降雨量在800~1000mm属于()
A. 一熟区
B. 两熟区
C. 三熟区
D. 四熟区
10摄氏度以上的积温大于5000的区域,熟制选择()
A. 一熟区
B. 两熟区
C. 三熟区
D. 四熟区
间作种植和套作种植的区别是()
A. 生育期长短
B. 共生期长短
C. 作物搭配
D. 作物习性
土地当量比大于1代表()
A. 增产
B. 减产
C. 平产
D. 其它
间套作增产技术中()不属于适宜的作物种类搭配
A. 株型上稀植和密植
B. 株型上高杆和矮杆
C. 叶型上直立与水平
D. 叶型上窄叶与窄叶
连作与轮作的区别是()
A. 作物类型
B. 种植时间
C. 作物种植顺序
D. 共生时间
忌连作的作物有()
A. 西瓜
B. 小麦
C. 玉米
D. 水稻
土壤耕作是()的重要组部分和基础环节
A. 养分利用
B. 作物生产
C. 作物生长
D. 蓄水保墒
)不属于翻耕的机械作用
A. 松
B. 碎
C. 翻
D. 平
土壤耕作措施中()不改变土壤的层次结构
A. 翻耕
B. 旋耕
C. 松耕
D. 中耕
()不属于旋耕的机械作用
A. 松
B. 碎
C. 翻
D. 平
()不属于翻耕的优点
A. 土壤松碎
B. 翻埋秸秆残茬
C. 保持水土
D. 减少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