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信阳师范学院学-现代西方哲学

(单选题)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本题1.0分)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 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单选题) 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本题1.0分) A、 意识决定物质 B、 意识创造物质 C、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 意识依赖于物质
(单选题)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本题1.0分) A、 永恒性; B、 客观性; C、 不变性;; D、 终极性;
(单选题)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本题1.0分) A、 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 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 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单选题)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   )(本题1.0分) A、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 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 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单选题)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本题1.0分) A、 客观的物质世界 B、 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 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本题1.0分) A、 观察实验方法 B、 逻辑推理方法 C、 矛盾分析法 D、 归纳演绎方法
(单选题)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本题1.0分) A、 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单选题)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   )的历史观(本题1.0分) A、 唯物主义 B、 宿命论 C、 唯意志论 D、 循环论
(单选题)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本题1.0分) A、 科学技术 B、 劳动对象 C、 劳动者 D、 管理方式
(单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 )(本题1.0分) A、 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 B、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 既肯定又否定 D、 既前进又倒退
(单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本题1.0分) A、 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单选题)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本题1.0分) A、 纯粹是必然的 B、 纯粹是偶然的 C、 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 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27. (单选题)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本题1.0分) A、 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 宿命论的历史观 C、 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 循环论的历史观
(单选题)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本题1.0分) A、 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 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29. (单选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本题1.0分)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本题1.0分)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单选题) 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 )(本题1.0分) A、 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 B、 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C、 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 D、 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单选题)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本题1.0分) A、 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 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 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单选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本题1.0分)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单选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本题1.0分)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问答题) 叔本华的“世界是我的意志”:(本题2.0分)
(问答题) 尼采的“永恒轮回”:(本题2.0分)
(问答题) 现象学家所理解的“现象”:(本题2.0分)
(问答题) 萨特的“自我意识”:(本题2.0分)
(问答题) 伽达玛的效果历史观:(本题2.0分)
(问答题) 海德格尔的“此在”:(本题2.0分)
(问答题) 简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本题2.0分)
(问答题) 简述尼采所言的“酒神精神”(本题2.0分
(问答题) 祁克果的“生活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本题2.0分)
(问答题) 试析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本题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