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力学

一细长压杆当轴向压力P=Pj时发生失稳而处于微弯平衡状态。此时若解除压力P,则压杆的微弯变形(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完全消失

B.
有所缓和

C.
保持不变

D.
继续增大
只有荷载才能使结构产生内力。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超静定结构的反力、内力影响线为三角形。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力法的基本结构必须是静定的,但不是唯一的。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只有支座移动才能使结构产生内力.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力法的最后计算结果(内力图)是否正确完全可以用平衡条件来校核.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结构发生变形,则结构内就必有定有内力.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只有温度变化才能使结构产生内力。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位移法典型方程的右端项一定为零。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受弯直杆发生弯曲变形后,杆件两端点间的距离不变。”是位移法中受弯直杆的“轴向刚度条件”。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位移法方程是静力平衡方程.所以位移法只考虑了结构的静力平衡条件,无需考虑变形连续条件。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在下面关于梁、挠度和转角的讨论中,结论正确的是()。

单选题 (6 分) 6分
A.
挠度最大的截面转角为零;

B.
挠度最大的截面转角最大;

C.
转角为零的截面挠度最大;

D.
挠度的一阶导数等于转角
圆截面细长压杆的材料和杆端约束保持不变,若将其直径缩小一半,则压杆的临界压力为原压杆的(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1/2

B.
1/4

C.
1/8

D.
1/16
对矩形截面的梁,以下结论中( ) 是错误的。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出现最大正应力的点上,剪应力必为零。

B.
出现最大剪应力的点上,正应力必为零。

C.
最大正应力的点和最大剪应力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截面上。

D.
梁上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截面,即该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均为零。
对于等截面梁,以下结论中( )是错误的。
单选题 (6 分) 6分
A.
最大正应力 必出现在弯矩值为最大的截面上。

B.
最大剪应力 max必出现在剪力值为最大的截面上。

C.
最大剪应力 max的方向必与最大剪力 max的方向一致。

D.
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在数值上必定相等.
矩形截面梁的两端受力偶矩M0作用。设横截面积为A,横截面上的应力σ=Cy,(C为长量),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


(1) 因横截面上的轴力为零,故∫AydA=0。


(2) 因横截面上绕y轴的弯矩为零,故∫AyzdA=0.


(3) 因横截面上绕z轴的弯矩为M0,故C∫Ay2dA=M0。
单选题 (6 分) 6分
A.
(1),(2)

B.
(1),(3)。

C.
(2),(3)。

D.
全对.
矩形截面梁,若截面高度和宽度都增加1倍,则其强度将提高到原来的多少倍(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2

B.
4

C.
8

D.
6
矩形截面梁剪切弯曲时,在横截面的中性轴处( )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零;

B.
正应力为零,剪应力最大;

C.
正应力和剪应力均最大;

D.
正应力和剪应力均为零
T形截面梁在剪切弯曲时,其横截面上的(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σmax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处,τmax发生在中性轴上;

B.
σmax发生在中性铀上,τmax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处;

C.
σmax和? τmax均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处;

D.
σmax和?τmax均发生在中性轴上.
等强度梁各个横截面上的()。
单选题 (6 分) 6分
A.
最大正应力相等;

B.
最大正应力都等于许用正应力[σ];

C.
最大剪应力相等;

D.
最大剪应力都等于许用剪应力[τ].
在下面这些关于梁的弯矩与变形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弯矩为正的截面转角为正;

B.
弯矩最大的截面挠度最大;

C.
弯矩突变的截面转角也有突变;

D.
弯矩为零的截面曲率必为零.
一空心圆截面梁弯曲时,若外径增大1倍,内径及其余条件不变,则其最大挠度()。
单选题 (6 分) 6分
A.
是原来的1/4;

B.
是原来的1/8;

C.
是原来的1/16;

D.
不到原来的1/16。
实心园轴的抗扭截面系数为Wp=(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πd3/32

B.
πd4/32

C.
πd4/16

D.
πd3/16
强度条件有三方面力学计算它们是()。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内力计算、应力计算、变形计算

B.
强度校核、截面设计、计算许可荷载

C.
荷载计算、截面计算、变形计算

D.
截面计算、内力计算、应力计算
刚化公理适用于()。
单选题 (6 分) 6分
A.
任何受力情况下的变形体;

B.
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变形体;

C.
任何受力情况下的物体系统;

D.
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
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
单选题 (6 分) 6分
A.
体系几何可变

B.
体系几何瞬变

C.
体系几何不变

D.
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 )梁在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压应力绝对值是不相等的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圆形截面

B.
矩形截面

C.
T形截面

D.
热轧工字钢
其他条件不变时,细长压杆的长度增加一倍,则其临界压力将()。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增加一倍

B.
变为原来的1/2

C.
增加到原来的4倍

D.
变为原来的1/4
有两根细长压杆,甲杆为正方形截面,乙杆为圆形截面,杆两端为铰支约束,且材料、长度和横截面面积亦相同,从抗失稳的能力看,( )是合理的。
单选题 (6 分) 6分
A.
优先使用甲杆

B.
使用其中任何一杆都

C.
优先使用乙杆

D.
使用其中任何一杆都不
计算简支梁跨中最大弯距和支座最大剪力时()。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均用计算跨度

B.
弯矩计算用净跨,剪力计算用计算跨度

C.
均用净跨

D.
剪力计算用净跨,弯矩计算用计算跨度
位移法中杆端弯矩正负的规定与作弯矩图时的规定相同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在位移法中,若计算结果梁的杆端弯矩为正,则表示为下侧受拉。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用位移法计算有侧移刚架时,其基本未知量就是刚结点转角。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除荷载外,其他因素例如温度变化、支座位移等会使超静定结构产生位移,因而也就有可能使静定结构产生内力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位移法基本结构(或单跨超静定梁)仅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杆端剪力和杆端弯矩叫固端剪力和固端弯矩,统称固端力或载常数.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位移法中,是通过将各杆的杆端与将它们连接起来的部分(如结点、柱端横梁等)的位移相一致来考虑变形协调条件的。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内力影响线上某点纵标表示该点横截面的内力值.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汇交于同一结点的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力矩分配法适用于任何超静定结构。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力矩分配法只适用于静定结构。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三种不同的截面形状(圆形、正方形、空心圆)的等截面直杆,承受相同的轴向拉力P,比较材料用量,则(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正方形截面最省料

B.
圆形截面最省料

C.
空心圆截面最省料

D.
三者用料相同
拉杆的最危险截面一定是全杆中 ( ) 的截面.
单选题 (6 分) 6分
A.
轴力最大

B.
面积最小

C.
应力 最大

D.
不能确定
截面大小相等的两根细长压杆,形状一为圆形,另一为圆环形,其它条件相同,为()。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圆形的柔度大

B.
圆形的回转半径大

C.
圆形的临界力大

D.
圆形的临界应力大
两端支承情况和截面形状沿两个方向不同的压杆,总是沿着 ( ) 值大的方向失稳。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强度

B.
刚度

C.
柔度

D.
惯性矩
刚化公理适用于(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任何受力情况下的变形体;

B.
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变形体;

C.
任何受力情况下的物体系统;

D.
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
采取什么措施,并不能提高细长压杆的稳定性(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增大压杆的横截面面积;

B.
增加压杆的表面光洁度;

C.
减小压杆的柔度;

D.
选用弹性模量E值较大的材料.
一理想均匀直杆收到轴向压力P=PQ;时处于直线平衡状态。当其受到一微小横向干扰力后发生微小弯曲变形,若此时解除干扰力,则压杆(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弯曲变形消失,恢复直线形状;

B.
弯曲变形减少,不能恢复直线形状;

C.
微弯充到状态不变;

D.
弯曲变形继续增大
一细长压杆当轴向力P=PQ,时发生失稳而处于微弯平衡状态,此时若解除压力P,则压杆的微弯变形(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完全消失

B.
有所缓和

C.
保持不变

D.
继续增大
两根细长压杆a,b的长度,横截面面积,约束状态及材料均相同,若a,b杆的横截面形状分别为正方形和圆形,则二压杆的临界压力Pae和Pbe;的关系为(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Pae< Pbe

B.
Pae= Pbe

C.
Pae> Pbe

D.
不可确定
细长杆承受轴向压力P的作用,其临界压力与( )无关.
单选题 (6 分) 6分
A.
杆的材质

B.
杆的长度

C.
杆承受压力的大小

D.
杆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