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中就很好地表达为人类而工作的志向,他高中毕业论文的题目是( )

(2.0分)2.0 分
A、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B、
《神圣家族》

C、
《哲学的贫困》

D、
《论犹太人问题》
2
【单选题】(2分)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

(2.0分)2.0 分
A、
青年黑格尔派

B、
社会民主党

C、
共产主义者同盟

D、
国际工人协会
3
【单选题】(2分)
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标志是,1848年2月发表的( )

(2.0分)2.0 分
A、
《德意志意识形态》

B、
《共产党宣言》

C、
《资本论》

D、
《反杜林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2.0分)0.0 分
A、
存在

B、
精神

C、
实物

D、
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2.0分)2.0 分
A、
实践性

B、
运动性

C、
客观性

D、
物质性
6
【单选题】(2分)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是( )

(2.0分)2.0 分
A、
运动

B、
实践

C、
精神生产

D、
物质生产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2.0分)2.0 分
A、
对立统一规律

B、
否定之否定规律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8
【单选题】(2分)
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

(2.0分)2.0 分
A、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2.0分)2.0 分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
源泉和动力
10
【单选题】(2分)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2.0分)2.0 分
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1
【单选题】(2分)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2.0分)2.0 分
A、
观察实验方法

B、
逻辑推理方法

C、
矛盾分析法

D、
归纳演绎方法
12
【单选题】(2分)
“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获得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特点在于( )

(2.0分)2.0 分
A、
直接性和具体性

B、
间接性

C、
抽象性

D、
全面性和真实性
13
【单选题】(2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2.0分)2.0 分
A、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B、
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

C、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2.0分)0.0 分
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

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说明自由是( )

(2.0分)2.0 分
A、
选择的随意性

B、
活动的主动性

C、
摆脱自然性

D、
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作为两个历史性概念,是指社会发展的( )

(2.0分)2.0 分
A、
两条不同的道路

B、
两个不同的模式

C、
两种不同的选择

D、
两种不同的状态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够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的道理是( )

(2.0分)2.0 分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2.0分)2.0 分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19
【单选题】(2分)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核心是( )

(2.0分)2.0 分
A、
传统文化

B、
价值观

C、
法律思想

D、
政治制度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2.0分)2.0 分
A、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B、
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

C、
产品分配关系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21
【单选题】(2分)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其核心是( )

(2.0分)2.0 分
A、
国家政权

B、
价值观念

C、
道德思想

D、
司法制度
22
【单选题】(2分)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相统一的原理

(2.0分)2.0 分
A、
质变与量变

B、
共性与个性

C、
前进与曲折

D、
原因与结果
23
【单选题】(2分)
社会形态更替中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 )的选择性

(2.0分)2.0 分
A、
宇宙精神

B、
圣贤哲人

C、
英雄人物

D、
人民群众
社会形态更替中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规律

(2.0分)2.0 分
A、
对立统一

B、
质变量变

C、
否定之否定

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5
【单选题】(2分)
唯物史观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于( )

(2.0分)2.0 分
A、
社会基本矛盾

B、
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

C、
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

D、
神明意志的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 )之间的矛盾

(2.0分)2.0 分
A、
落后的社会生产

B、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
不均衡的发展

D、
不平均的发展
27
【单选题】(2分)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 )这个轴心展开的。

(2.0分)2.0 分
A、
阶级统治

B、
国家政权

C、
经济利益

D、
思想控制
28
【单选题】(2分)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2.0分)2.0 分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活习惯的改变

C、
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29
【单选题】(2分)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0分)2.0 分
A、
量变和部分质变

B、
根本性质的变化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量变和根本性质的变化
30
【单选题】(2分)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另一方面是与一定的( )有关,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

(2.0分)2.0 分
A、
社会结构

B、
社会制度

C、
社会阶级

D、
社会阶层
31
【单选题】(2分)
社会革命根源于( )

(2.0分)2.0 分
A、
人口太多

B、
少数英雄人物的组织

C、
革命理论的传播

D、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范畴

(2.0分)2.0 分
A、
思想

B、
经济

C、
政治

D、
文化
33
【单选题】(2分)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的观点

(2.0分)2.0 分
A、
唯心史观

B、
折中主义

C、
唯物史观

D、
历史循环论
34
【单选题】(2分)
唯心史观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是( )

(2.0分)2.0 分
A、
停留在历史现象表面

B、
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C、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D、
人民的愚昧
35
【单选题】(2分)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2.0分)2.0 分
A、
是纯粹偶然的

B、
是纯粹必然的

C、
是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
有时偶然有时必然
唯物史观认为,( )是历史的创造者

(2.0分)2.0 分
A、
上帝

B、
英雄人物

C、
宇宙精神

D、
人民群众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2.0分)2.0 分
A、
劳动对象

B、
生产工具

C、
科学技术

D、
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是( )

(2.0分)0.0 分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呈无规则变化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货币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指它的( )职能

(2.0分)2.0 分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世界货币
40
【单选题】(2分)
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核心或焦点是( )

(2.0分)2.0 分
A、
剩余价值如何产生

B、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
劳动力成为商品

D、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中又不能离开流通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指( )

(2.0分)2.0 分
A、
剩余价值

B、
商品价值

C、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D、
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

(2.0分)0.0 分
A、
垄断高价

B、
垄断低价

C、
自由价格

D、
市场价格
43
【单选题】(2分)
资本主义的工资是( )

(2.0分)2.0 分
A、
工人的劳动报酬

B、
工人的劳动价格

C、
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D、
工人根据自己的劳动量参与分配的形式
44
【单选题】(2分)
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

(2.0分)2.0 分
A、
降低劳动力价值

B、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C、
追求绝对剩余价值

D、
追求相对剩余价值
45
【单选题】(2分)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

(2.0分)2.0 分
A、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B、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C、
资本积聚

D、
资本集中
研究资本周转涉及到个别资本运动的( )

(2.0分)2.0 分
A、
连续性问题

B、
速度问题

C、
实现条件问题

D、
内含矛盾的问题
下列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

(2.0分)2.0 分
A、
机器设备

B、
原材料

C、
工资

D、
辅助材料和燃料
垄断的形成是( )

(2.0分)2.0 分
A、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
生产输出的结果

C、
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
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正确答案是:A
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

(2.0分)2.0 分
A、
内容变化

B、
作用性质

C、
作用形式

D、
作用力度
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多采取( )

(2.0分)2.0 分
A、
垄断高价

B、
垄断低价

C、
自由价格

D、
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