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贵州医科大学-卫生统计学

变异是指: A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B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C各观察单位某测定值差异较大 D各观察单位有关情况不同
按随机方法抽取的样本特点是: A能消除系统误差 B能消除随机测量误差 C能消除抽样误差 D能减少样本偏性
当两组(或几组)资料均数相近、度量单位相同时,标椎差大的那组资料: A均数的代表性差 B均数的代表好 C无法据此判断出均数的代表性 D均数也大
抽样误差是由: A计算引起 B测量引起 C抽样引起 D采样结果不准引起
对于同一份正偏态的资料,求得的几何均数与算术均数: A几何均数大于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小于算术均数 C几何均数等于算术均数 D几何均数可以大于算术均数,也可以小于算术均数
以下关于t分布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自由度时,|t|值越大,概率p越小 B在相同t值时,双尾概率p为单尾概率p的两倍 Ct分布是一条非对称分布曲线 Dt分布的极限分布时标准正态分布
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其中小于μ+2.58s的变量值有: A5% B95% C97.5% D99.5%
二项分布B(n,n)近似正态分布的条件是 An较大且π接近0 Bn较大且π接近1 Cn较大且π接近0或1 Dn较大且π接近0.5
变异系数CV的数值 A一定小于1 B一定大于1 C可大于1;也可小于1 D可以等于零
对于对称分布的资料来说: A均数比中位数大 B均数比中位数小 C均数等于中位数 D均数与中位数无法确定孰大孰小
概率p的范围: A-1≤p≤1 B0≤p≤1 Cp≥1 D-1≤p≤0
对于一组呈负偏态分布的资料,反映其平均水平应用哪个指标: A几何均数 B中位数 C算术均数 D均数
统计工作的最关键步骤是: A设计与收集资料 B整理分组 C分析资料 D审核资料
μ确定后,ξ越大,则正态曲线: A越陡峭 B形状不变 C越平缓 D向左移动
习惯上,下列属于小概率事件的概率为: Ap=0.09 Bp=0.10 Cp=0.15 Dp=0.03
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计算 以表示其平均水平。 A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全距
某市120名12岁男孩平均身高算术平均数=143.10cm,s=5.67cm,则身高在131.96-154.22cm范围内的理论人数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114 B119 C64 D60
为表示某地近20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宜绘制 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直条图 D散点图
标准差一定: A不比均数大 B不比均数小 C取决于均数 D比标准误小
将某疾病的治疗效果判定为有效或者无效,这样的资料属于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等级资料 D半定量资料
SIR为: A实际死亡/预期死亡数 B预期死亡数/实际死亡数 C实际发病数/预期发病数 D预期发病数/实际发病数
属于计数资料的是: A20例患者的血型构成 B20例患者的粪便潜血实验-、+、++ C20名学生的考试分数 D10只小鼠染毒后细胞转化率分别为20%,75%...
关于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p值,不正确的是 A可信区间可回答假设检验p值的问题 B可信区间用于说明量的大小,假设检验p值用于推断质的不同 C可信区间比假设检验可提供更多的信息 D可信区间用于说明量的大小和质的不同
比较两个率时,不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的情况有 A内部构成不同 B内部构成相同 C未知各年龄别人口数 D缺乏各年龄别死亡人数
观察何种疾病死因是造成当地居民死亡的主要死因,用 A死亡率 B死因构成比 C疾病别死亡率 D生存率
对于一组样本来说,若标准差固定不变,可减少抽样误差的技术是 A增大样本含量 B增大样本均数 C减小变异系数 D减小几何均数
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IQ得分 B心率 C住院天数 D性别
为显示对照的作用,设立对照时应满足的原则是 A随机化分组 B重复 C均衡 D随机数字表
在样本率p与总体率π0比较时,用近似正态z检验的条件是 A样本含量m较大、总体率π0接近0.5 B样本含量n较大、总体率π0接近1 C样本含量n较大、样本率p接近0.5 D样本含量n较大、样本率p接近1
在以下检验方法中,不属于非参数统计方法的是 At检验 BH检验 CT检验 D卡方检验
变量变换的目的是 A方差齐性化 B曲线直线化 C变量正态化 D以上均对
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 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 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D可用甲地和乙地的数据或两地的合并数据
欲反映某种疾病对人群生命的威胁程度,计算指标为 A某病病死率 B某病患病率 C某病死亡率 D某病构成比
对甲乙两县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若两县均有各年龄组死亡率,进行标化最好选择的标准是 A两县各年龄组人口合并 B甲县的人口构成资料 C乙县的人口构成资料 D全国或省人口普查所得的人口构成
某医院的资料,计算了各种疾病所占比例,该指标为: A发病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标化发病率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A重复、随机、配对 B随机、盲法、抽样 C对照、随机、重复 D随机、盲法、配对
设α为Ⅰ型错误的概率,β为Ⅱ型错误的概率,当两总体均数确定且抽取的样本含量不变时 Aα增大,β减小 Bα增大;β增大 Cα减小,β减小 Dα的改变不影响β的大小
某厂男职工370人,女职工456人,慢性苯中毒人数男女分别为8和10人,2.18%为 A标化患病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平均率
当两总体确有差异,按规定的检验水准α所发现该差异的能力的是 Aα Bβ C1-α D1-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老年人口系数是构成比 B少年儿童人口系数是构成比 C负担系数是构成比 D性别比是相对比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两组样本例数相等),如果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 A两组秩和相等 B两组秩和的绝对值相等 C两组秩和相差很大 D两组秩和相差一般不会很大
求得y倚x变化的直线回归方程后,必须对回归方程作显著性检验,其目的是为了推断 A样本斜率 B样本分布 C样本均数 D总体斜率
对3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的目的是推断 A样本斜率 B总体斜率 C样本均数 D总体均数
两因素之间有显著性的交互作用,意味着 A因素A的作用随因素B的作用增强而增强 B因素A的作用随因素B的作用减弱而减弱 C因素A的作用随因素B的作用变化而不变化 D一个因素的各水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随另一个因素水平的改变而改变
欲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无效、好转、显效、痊愈)孰优孰劣,最好选择 At检验 B方差分析 Cx2检验 D秩和检验
适合分析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水平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A配对比较的t检验 B成组比较的t检验 C相关分析或回归分析 D卡方检验
等级资料比较时应选用 At检验 Bt’检验 C卡方检验 D秩和检验
线性回归分析的原理是对因变量Y的总体变异进行分解,它不可能出现 Ass剩=ss回 Bss总>ss剩 Css总=0 Dss总=ss回
已知r=1,则一定有 Ab=1 Ba=1 Css剩=0 Dss总=ss剩
设ρ为总体相关系数,根据实际资料算得样本相关系数r后,需进行显著性检验,其无效假设应为: AH0:r=0 BH0:r≠0 CH0:ρ=0 DH0:ρ≠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