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煤矿地质学(高起专)

凡是在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渗入、滴入、淋入、流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采煤工作面的任何水源水,统称( )。
A
地表水
B
矿井水
C
老空水
D
地下水
井上下对照图以( )为底图。
A
地形图
B
等高线图
C
平面图
在任意两等高线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B,则AB为( )
A
高差
B
平距
C
斜长
煤层受力后产生断裂,并且断裂面两侧煤体发生了明显位移,此构造称为( )。
A
褶曲
B
断层
C
裂隙
断层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表现为等高线( )。
A
连续
B
中断
C
弯曲
褶曲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表现为等高线( )。
A
水平
B
中断
C
弯曲
关于等高线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
A
与走向线垂直
B
与走向线类似
C
与走向线斜交
等高线间距大致相等,表明( )。
A
走向稳定
B
倾角均匀
C
单斜构造
断层走向和煤(岩)层走向平行的为( )断层。
A
斜交
B
倾向
C
走向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是( )断层。
A

B

C
平推
煤层厚度依据煤层结构划分为:( )。
A
总厚度;
B
有益厚度 ;
C
可采度;
D
最低可采厚度
矿井中主要地质构造包括:( )
A
褶皱,
B
断层
C
岩浆侵入体
D
岩溶陷落柱
煤炭资源/储量的计算参数有煤层的( )等
A
灰分
B
平均厚度
C
倾角
D
密度
E
水分
对于沉积岩层的背斜构造(A、C )。
A
由核部向两翼岩层逐渐变新
B
由核部向两翼岩层逐渐变老
C
由核部向两翼岩层产状相反
D
由核部向两翼岩层产状相同
井下探放水应坚持( A、D )的原则。
A
有疑必探,
B
有水必探,
C
边探边掘,
D
先探后掘
矿井充水水源可分为( )和老空水
A、大气降水;B、含水层水;C、地表水;D、断层水
A
大气降水
B
含水层水
C
地表水
D
断层水
井下探放水应坚持( A、D )的原则。

A、有疑必探, B、有水必探, C、边探边掘, D、先探后掘

A
有疑必探
B
有水必探
C
边探边掘
D
先探后掘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作用是可以用来( )等
A
分析地质构造规律
B
编制生产计划
C
进行储量计算
D
布置井巷及勘探工程
低瓦斯矿井的条件是:( )
A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10 /t,
B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 /t,
C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40
D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
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发生弯曲、间距发生宽窄变化的原因是煤层的( )发生变化
A
厚度原因,
B
倾向原因,
C
断层原因,
D
倾角原因
自然界中地质构造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种。
A
1
B
2
C
3
煤炭自然发火的条件有三条,分别为:①有自燃倾向性的煤被开采后呈破碎状态,堆积厚度一般要大于0.4m;②有较好的蓄热条件;③有适量的通风供氧;只要满足( ), 煤炭即可自燃。
A
三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
B
三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
C
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
比例尺为1∶5 000的图纸上,1cm等于水平距离( )。
A
500 m
B
100 m
C
50 m
煤层按倾角可分为三类,其中缓倾斜煤层的倾角为( )。
A
5-25°
B
25°-45°
C
45°-90°
倾角在5°以下的煤层为( )煤层。
A
缓倾斜
B
近水平
C
倾斜
直径大于2mm颗粒的重量超过全重的50%,其定名为( )。
A
砾砂
B
粗砂
C
中砂
D
碎石
矿物受外力打击时,沿一定方向裂开而成光滑平面的现象称( )。
A
节理
B
层理
C
劈理
D
解理
按摩氏硬度计分级,石英属于( )级
A
6
B
7
C
8
D
5
变质岩的构造之一是( )
A
片状结构
B
带状构造
C
层状构造
D
流状构造
岩层的真厚度( )
A
大于伪厚度
B
小于为厚度
C
等于伪厚度
在煤矿井下,瓦斯的危害主要变现为( )
A
有毒性,
B
窒息性,
C
爆炸性、
D
煤与瓦斯突出
逆断层的倾角较低一般在( )
A
或更缓,
B
40°左右,
C
35°左右,
D
30°左右
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之间的关系分:( )
A
走向断层,
B
倾向断层,
C
斜交断层,
D
斜向断层,
E
顺层断层
根据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之间的几何关系分:( )
A
纵断层,
B
横断层、
C
斜交断层,
D
斜向断层,
E
斜断层。
每个煤层顶板都具有( )
A
伪顶,
B
直接顶,
C
基本顶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 ()种。 。
A
上层滞水;
B
潜水 ;
C
承压水 ;
D
老窑水
平板仪的安置包括( )工作。
A
对中
B
整平
C
定向。
闭和导线坐标计算过程中,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有( )。
A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B
其调整坐标增量
C
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
纵断面图地面线是根据( ) 。
A
中桩里程
B
地面高程
C
终点
D
中点
小三角网的布置形式有( )。
A
单三角锁
B
中点多边形
C
大地四边形
D
线形三角形
泥炭沼泽基底不平影响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
试述影响煤厚变化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