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政治经济学(高起专)
在实际决策中,厂商很难进行利润最大化决策的原因是( )
A
厂商无法准确地说出其现状是否为最佳选择
B
厂商不能准确地知道他们的需求曲线
C
时间因素
D
信息不完全性
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
A
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
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
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
货币和资本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能否作为流通手段
B
能否作为支付手段
C
能否购买商品
D
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新殖民主义在实质上同旧殖民主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 )
A
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B
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
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
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
面对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采取的政策是( )。
A
紧缩的财政策
B
扩张财政政策
C
人力政策
D
收入政策
经济学认为,在委托人——代理人关系上,往往是( )。
A
股东欺骗经理
B
经理欺骗股东
C
经理回避冲突,抱负变得保守。
D
经理大刀阔斧地拼命经营
政府把有限的财政收入用于公共物品,应如何决策( )。
A
考虑外部影响
B
考虑社会成本
C
权衡不同项目的收益
D
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社会主义工资是( )。
A
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B
劳动者新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
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D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 )是货币用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职能。
A
交流手段
B
价值尺度
C
价格标准
D
交换价值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 )。
A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B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C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
D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在国民收入循环流程中属于漏出部分的是( )。
A
政府支出
B
出口
C
消费
D
进口
货币主义主张采取的政策是( )。
A
消减庞大的政府开支
B
实行严格的进口管制
C
推行赤字财政
D
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避免国家干预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
社会化大生产
B
生产资料公有制
C
无产阶级专政
D
商品经济
凯恩斯认为( )。
A
通货膨胀与失业可以并存
B
二者不能并存
C
通货膨胀与失业交替出现
D
不能肯定
资本循环( )。
A
只包括流通阶段而不包括生产阶段
B
只包括生产阶段而不包括流通阶段
C
是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
D
是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两个阶段的统一
费雪公式是( )。
A
S=I
B
M=X
C
MV=PY
D
J=W
某国吸收商业存款2000亿美元,存款总和为13333.33亿美元,则货币创造乘数为( )。
A
15%
B
20%
C
6.67%
D
6.67
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的特征表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 )。
A
递增的
B
递减的
C
不变的
D
不确定
货币按实际价值划分有( )。
A
纸币和辅币
B
名义货币和实际货币
C
存款和汇兑
D
现金和非现金
表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之间关系的是( )
A
生产函数
B
生产可能性曲线
C
平均成本曲线
D
边际成本曲线
政府为干预经济,增加总需求所使用的政策是财政政策和( )。
A
通货膨胀
B
需求政策
C
货币政策
D
供给政策
下列情况中属于通货膨胀的是( )。
A
石油价格猛涨
B
工资水平普遍下降
C
政府支付的战费猛涨
D
能提高工资却导致钢铁成本增加的协议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反映在该国( )。
A
国际收支平衡表
B
国民生产总值
C
国内生产总值
D
对外贸易总量
需求的收入弹性等于( )。
A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B
收入的变化除以需求量的变化
C
收入变化的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D
需求量的变化除以收入的变化
某国居民手持现金500亿美元,银行各类存款2000亿美元,其中定期存款1200亿美元,大额定期存单380亿美元,则狭义货币为( )。
A
2500亿美元
B
2880亿美元
C
920亿美元
D
880亿美元
应计入GDP的项目是( )。
A
工厂购买厂房设备
B
某人获得一笔遗产
C
政府支出公债利息
D
政府发放救济金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
A
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
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
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
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当劳动由20下降为10时,资本使用量由3上升到5,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
A
-0.02
B
0.2
C
5
D
-5
在我国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变动的总趋势中,比重逐步提高的产业是 ( )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
劳动者的技能
B
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生产工具
利润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是二者( )
A
按相同的方向变化
B
按相反的方向变化
C
成正比变化
D
有时成反比有时成正比变化
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决定性阶段是( )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
D
流通阶段
从资本周转的角度看,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
A
生产资本
B
商品资本
C
货币资本
D
流通资本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
A
阶级斗争
B
物质资料的生产
C
生产关系的生产
D
科学教育活动
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 )
A
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使用价值
D
货币
维护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秩序,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
A
统一性
B
开放性
C
有序性
D
竞争性
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价格构成是 ( )
A
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
B
生产成本加利润
C
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D
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无法测定
劳动生产率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