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平顶山学院-法学-环境法
(单选题) 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本题2.0分) A. 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B. 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C. 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 D. 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单选题) 新环保法适用范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本题2.0分) A. 领域 B. 领土 C. 领海 D. 领空
(单选题)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 )。(本题2.0分) A. 责任 B. 行政责任 C. 民事责任 D. 刑事责任
(单选题) 新环保法规定: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 )给予奖励。(本题2.0分) A.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 人民政府 C.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单选题) 新环保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 )。(本题2.0分) A. 环境日 B. 中国环境日 C. 环境宣传日 D. 保护环境日
(单选题) 公民应当遵守( ),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本题2.0分) A. 公民行为准则 B. 社会道德规范 C.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D. 环境卫生标
(单选题)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本题2.0分) A. 排污费可以 B. 排污费专项 C. 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 D. 排污费全部
(单选题) 国家鼓励投保( )保险。(本题2.0分) A. 环境赔赏 B. 污染责任 C. 环境污染责任 D. 环境污染赔赏
(单选题) 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 )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本题2.0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单选题) 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 ),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本题2.0分) A. 有关省人民政府 B. 有关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D.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单选题) 在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法律关系中,负有法律义务的是( )(本题2.0分) A. 所有公民 B. 法律工作者 C. 国家 D. 打猎者
(单选题) 广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主要是指 ( )(本题2.0分) A. 污染控制与资源利用相结合 B. 污染预防与治理相结合 C. 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相结合 D.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的关系
(单选题) 按照( )原则,向排污者和捕捞者征收渔业资源补偿税。(本题2.0分) A. 谁污染谁治理 B. 谁受益谁负责 C. 谁开发水养护 D.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的是( )(本题2.0分) A. 建设项目概况 B.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C. 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限制 D.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单选题)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 ),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本题2.0分) A. 建立监测机构 B. 组织监测网络 C. 建立管理机构 D. 制定监测程序和标准
(多选题) 新环保法的立法目的是,(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题4.0分) A. 保护和改善环境 B.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C. 保障公众健康 D.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多选题) 国家采取有利于( )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本题4.0分) A. 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 B. 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 C. 保护和改善环境 D.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多选题)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 )的原则。(本题4.0分) A. 公众参与 B. 预防为主 C. 损害担责 D. 综合治理
(多选题) 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管理除了遵循国家管理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应遵守的特殊原则有( )(本题4.0分) A. 综合性原则 B. 区域性原则 C. 规划和协调性原则 D. 预测性原则
(多选题)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必须( )(本题4.0分) A. 由政府政策决定 B. 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特有 C. 体现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之中 D.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性
(问答题) 简述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本题10.0分)
(问答题) 简述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及其正确应对。(本题10.0分)
(问答题) 简述自然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及其意义。(本题10.0分)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