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检验学基础
阿米巴痢疾时粪便呈()。
A.红色果酱样
B.柏油样便
C.鲜血便
D.胨状便
E.米泔样便
临床上通过粪便检查可确定哪种疾病()。
A.消化道恶性肿瘤
B.消化道溃疡
C.肠道寄生虫
D.肝脏疾病
E.消化不良
粪便中找到何种细胞,有助于诊断细菌性痢疾()。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肠上皮细胞
D.巨噬细胞
E.红细胞
在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的粪便内可查到()。
A.包囊
B.大滋养体
C.小滋养体
D.包囊和滋养体
E.大滋养体和小滋养体
临床判断消化道出血完全停止的最可靠实验指标结果是()。
A.粪镜检无红细胞
B.无柏油样黑便
C.粪隐血试验阴性
D.粪胆素试验阴性
E.粪胆原试验阴性
正常粪便中的白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胃蛋白酶缺乏时,粪便镜检常见何种物质增多()。
A.淀粉颗粒
B.脂肪小滴
C.胶原纤维
D.肌肉纤维
粪便镜检,以白细胞、脓细胞为主,红细胞少而形态较完整,可见吞噬细胞,最可能()。
A.急性肠炎
B.慢性肠炎
C.细菌性痢疾
D.阿米巴痢疾
E.溃疡性结肠炎
正常人粪便检查中,见不到的成分是()。
A.大肠杆菌
B.脂肪滴
C.肠黏膜上皮细胞
D.肌肉纤维
E.淀粉颗粒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粪便呈()。
A.胨状便
B.柏油样便
C.米泔样便
D.白陶土样
E.鲜血便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持续2~3天仍见黑便排出,估计出血量已达()。
A.30ml
B.35ml
C.40ml
D.50ml
E.60ml
不属于正常粪便成分的是()。
A.食物残渣
B.消化道分泌物
C.寄生虫及其虫卵胞囊
D.大肠杆菌
E.肠球菌
检查蛲虫病首选方法是()。
A.粪便直接涂片法
B.粪便饱和盐水浮聚法
C.肛门拭子法
D.粪便直接找成虫法
E.粪便自然沉淀法
粪便检验时,应用图片观察的稀释物质是()
A.水
B.双蒸水
C.三蒸水
D.生理盐水
E.甲醇
消化道溃疡与恶性肿瘤所致出血,有鉴别价值的是()。
A.出血量的多少
B.出血时间的长短
C.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D.隐血试验敏感性
E.出现隐血试验阳性时间的早晚
直肠癌病人出血,粪便颜色为()。
A.蓝绿色
B.紫色
C.鲜红色
D.黄色
E.黑色
细菌约占粪便干重的()。
A.2021/1/3 0:00:00
B.2021/1/2 0:00:00
C.2021/1/4 0:00:00
D.2021/2/3 0:00:00
E.2021/1/5 0:00:00
上消化道出血量至少多少才能使大便呈黑色()。
A.50~80ml
B.100ml
C.150ml
D.200ml
E.500ml
粪便中最小的寄生虫卵是()。
A.钩虫卵
B.蛔虫卵
C.鞭虫卵
D.肺吸虫卵
E.华枝睾吸虫卵
粪便外观呈白陶土色,主要见于()。
A.消化道溃疡
B.阻塞性黄疸
C.胃癌
D.服用铁剂
E.肠道寄生虫感染
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主要的鉴别点是()。
A.粪便外
B.粪便气味
C.粪便量
D.粪便中找到病原体
E.患者里急后重的程度
关于黏液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理情况下,粪便中不会有黏液存在
B.黏液混匀在粪便之中,常见于大肠病变
C.黏液不与粪便混匀且较集中,可见于小肠病变
D.黏液黏附于粪便表面,常见于直肠炎
E.透明胶胨样粘液见于阿米巴痢疾
艾滋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粪便可呈()。
A.柏油样便
B.白陶土样便
C.鲜血便
D.稀汁样便
艾滋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粪便可呈()。
A.柏油样便
B.白陶土样便
C.鲜血便
D.稀汁样便
粪便采集后应于多少时间内检验完毕()
A.1h
B.2h
C.3h
D.6h
E.1天
粪便检验脂肪小滴,诊断脂肪排泄增多的标准是()
A.镜检脂肪小滴>30个/HPF
B.镜检脂肪小滴>20个/HPF
C.镜检脂肪小滴>60个/HPF
D.镜检脂肪小滴>100个/HPF
E.镜检脂肪小滴>500个/HPF
患者,男性,26岁,轻度发热,腹泻,里急后重就诊。实验室粪便检查:脓血便,隐血实验阳性,镜检见大量成堆白(脓)细胞黏液、红细胞及吞噬细胞,红细胞少于白细胞数且形态完整,则该患者最可能患()。
A.阿米巴痢疾
B.痔疮
C.细菌性痢疾
D.消化道出血
E.腹膜性肠炎
对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
A.草酸铵可使血细胞膨胀
B.双草酸盐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
C.对Ⅴ因子保护差
D.过去用于凝血象的检查
肝素抗凝主要是加强哪种抗凝血酶的作用()
A.抗凝血酶Ⅰ
B.抗凝血酶Ⅱ
C.抗凝血酶Ⅲ
D.抗凝血酶Ⅳ
E.抗凝血酶Ⅴ
关于双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说法是()
A.草酸钾可使红细胞缩小
B.草酸铵可使红细胞胀大
C.不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
D.过去用于凝血象的测定
凝血象检查时,抗凝剂最好用()
A.EDTA-K2
B.38g/dl枸橼酸钠
C.109mmol/L枸橼酸钠
D.肝素
E.草酸钠
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
A.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B.阻止血小板聚集
C.除去球蛋白
D.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
E.除去纤维蛋白原
EDTA盐抗凝剂不宜用于()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计数
C.血小板计数
D.白细胞分类计数
E.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
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操作是()
A.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B.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
C.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
D.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
E.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
成人静脉采血时,通常采血的部位是()
A.手背静脉
B.肘部静脉
C.颈外静脉
D.内踝静脉
E.股静脉
患者,女性,32岁,轻度发热,腹泻,腹痛就诊。实验室粪便检查:粪便为脓血便,有鱼腥臭味,果酱色;镜检见大量红白细胞,且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多粘连成堆,形态残碎;则该患者最可能患()。
A.细菌性痢疾
B.过敏性肠炎
C.胃出血
D.阿米巴痢疾
下列粪便标本采集,不必要的是()。
A.取多个部位的粪便
B.取黏液最多的粪便
C.取脓液和血液交界处的粪便
D.取脓液、血液和黏液交界处粪
E.最好选取晨便
可使粪便化学法隐血试验出现假阴性的物质是()。
A.铁剂
B.铋剂
C.维生素C
D.动物
E.食物鱼肉
目前被认为是大肠癌普查最适用的粪便隐血试验方法是()。
A.免疫法
B.愈创木酯法
C.邻联甲苯胺法
D.还原酚酞法
E.匹拉米洞法
有关粪便检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外观检查就可以查出是否出血
B.上消化道出血,呈柏油样便
C.小肠下段出血呈鲜红色血便
D.溃疡性结肠炎常为黏液血便
E.细菌性痢疾时常为黏液脓血便
粪便隐血试验能区别消化道良性出血与恶性肿瘤出血的关键,在于()。
A.出现阳性的程度
B.出现阳性的颜色深浅
C.出现阳性持续的时间
D.标本采集的方法
E.出现阳性的早晚
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正确的说法是()
A.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B.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C.细胞核蛋白为碱性物质
D.Hb为碱性物质
E.淋巴细胞浆为嗜酸性物质
关于瑞氏染色,错误的说法是()
A.室温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B.染液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C.细胞数量越多,染色时间越长
D.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
E.用缓慢的流水冲去染液
毛细血管采血法的注意事项包括()
A.采血部位不能有水肿等异常
B.采血针刺入深度以4~5mm为宜
C.消毒后,一定要待乙醇挥发干后穿刺
D.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
E.进行多项手工法检查时,应考虑采血顺序
关于EDTA盐的应用,正确的叙述是()
A.适合作血小板功能试验
B.对红、白细胞形态的影响很小
C.对血小板计数影响较小
D.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用EDTA-Na2作抗凝剂
E.适合作凝血象检查
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正确的说法是()
A.用于需血量少的试验
B.切忌用力挤压,否则标本中可混入组织液
C.手指血比耳垂血结果恒定
D.采血部位皮肤应完整
E.进行多项手工法检查时,无需考虑采血顺序
静脉采血时,导致溶血的原因包括()
A.注射器和容器不干净
B.未取下针头直接用力将血液注入容器
C.抽血速度缓慢
D.抗凝血混合时用力过猛
E.分离血细胞时操作不慎
真空采血的优点是()
A.特别适用于病房和野外流动采血
B.可避免对医护人员的感染
C.可避免标本间的交叉污染
D.可减少溶血现象
E.不能有效保护血液有形成分
关于肝素,正确的说法有()
A.可加强抗凝血酶Ⅲ的作用
B.有对抗凝血酶的作用
C.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是红细胞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E.适合于血液学一般检查
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主要用于()
A.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B.血细胞比容测定
C.血液保养液
D.血栓与出血检查
E.肝功能检查
不宜用肝素作抗凝剂的检查项目是()
A.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B.血细胞比容测定
C.临床生化分析
D.白细胞分类计数
E.血小板凝集功能检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